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2014-06-30 09:43潘云忠
文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外阅读方法

潘云忠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教育,而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基础上,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途径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课外阅读 能力培养 方法

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对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其关键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掌握各项技能与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而在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中,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只有热爱阅读,并且通过阅读才能实现知识的积累,最终达到能力提升。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完成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在语文教学开展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需要在教学中不局限于课本与教材中内容,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扩大课外阅读的范围与内容,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基础上,实现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突破,在教学中建立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结构框架,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开展,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现实要求,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拓展与培训,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进行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应注意对于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对于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培养自身对于读书的兴趣上做起,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自身具有比较高的读书兴趣和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自然不会采用强制性的教学方式强迫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他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接近自然、生活,注意通过阅读、欣赏、感悟、体验的方式,进行知识积累和阅读学习,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更加合理合情地应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进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注意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不对于学生的阅读提出硬性要求等,鼓励学生去读,引导学生去读,以使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与趣味,真正喜欢阅读,喜欢积累,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最后,应注意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比如,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时间与机会,并通过长期坚持,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2.改进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后,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关键是要注意课外阅读方法的合理。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把握阅读的重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重点突破的课外阅读意识,以提高阅读效率,实现知识积累和增长。

此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中,老师还应注意采取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听说写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学校互动相结合、课外阅读过程中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阅读与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改进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真正实现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实现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需要通过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同时注意对于阅读方法的合理应用,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积累,实现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广丰县永丰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课外阅读方法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