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14-06-30 09:56彭丽梅
文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彭丽梅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来探讨客家山歌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指出文化翻译观对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指导作用及解释性,为客家山歌的传播做贡献。因为文化负载词种类的特殊性、复杂性,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客家山歌 文化翻译观

一.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及翻译现状

翻译的质量决定了中西交流的效率,随着中西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对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中西之间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和难点,这也给译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正是难点之一。所谓文化负载词就是指那些带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它是有别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时这些文化负载词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时代背景、政治风貌、物质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负载词的产生。文化负载词在原文中一般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为了实现概念意义,也就是字面意思。二是为了传达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角色决定了在翻译时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如果是为了实现概念意义,此时译者可采用直译的方法表达字面意思而不需把文化内涵翻译出来。反之,要采用意译等方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文化内涵又可以分几种。第一原文的文化负载词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第二不能再目的语中找到与原文相似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与目的语中的文化内涵是否一致也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上述可见,文化负载词的复杂性,特殊性必然给我们翻译时带来一定的困难。尽管翻译文化负载词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译者们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应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也为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中提出了很好的借鉴。有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为其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翻译实践活动。本文采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来指导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二.文化翻译观与翻译

文化翻译观是巴斯奈特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时,译者们的翻译不是仅仅局限于文本之间的翻译,而更多的是把翻译置身于文化范畴之中。即翻译不仅仅关注文本内部之间的联系还有注重文化之间的交流。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只停留在文本内部的翻译已经不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的目的。巴斯奈特将自己的文化翻译观诠释为以下几点。第一,翻译的单位是动态多变的,以前的句子、语篇为单位的翻译应该被文化翻译单位所取代。第二,翻译不是简单的译码解码过程,更多的时候应该是重组信息的过程,而目的就是为了交流。第三,翻译不是对原文的重复,以前认为只需要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算达到的翻译的目的,现在强调的是原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拥有等值的文化功能。第四,既然翻译是为了达到文化之间的交流,那么不同时期的文化交流必然有不同的规则,相应的翻译时也会有不同的规范和原则。

由此可见,翻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为我们的翻译提供的不同的新视角。例如生态学、文学、语言学等为我们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新角度。因此,译者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他们译者的主体性,把目的语文化的需要和读者的接受考虑进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三.客家山歌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及相关策略

客家山歌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客家山歌丰富的内容中完整的保留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深厚的心理性格奠基,它反映出客家人的精神风貌、思维特征、审美情调、风俗习性,从客家山歌中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客家的社会风貌。客家山歌中包含了许多文化词。这里的文化词是广义角度上的,我们把它分类如以下。第一,物质文化。这是一种非隐性的文化,它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服装、饮食、甚至交通工具等。不同的民族间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第二,方言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隐形文化。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有自己各自的语言,而客家人的语言客家话也是具有自身的特色。不管是从词汇的表达还是句子的组合规则都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第三,山歌文化。山歌文化属于民间文化一种。它采用独唱和对唱的形式演绎,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主要以爱情、劳动为题材。山歌是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也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那我们在翻译这三类文化负载词时应该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我们通过以下例子来分析。首先第一类物质文化方面的负载词。客家婚俗文化中有哭嫁这么一风俗,这是客家婚俗中一种独特的婚礼形式,也是客家人进行伦理礼仪和婚育教化的一种传统形式。哭嫁分为平常哭和出嫁哭两种。平常哭就是出嫁之前的哭,这一时期的哭嫁不用受任何规矩的约束。而出嫁哭是要按规矩来办的,因为哭嫁也是展示新娘智慧和家教礼仪的一种传统形式,不然就会被族人视为没出息不懂规矩,这也是为什么客家女孩子在十几岁时会安排做“伴娘”的原因,目的在于让她们长见识,以便自己出嫁时能够懂规矩的哭嫁。那我们在翻译哭嫁这一礼仪时,简单翻译成cry before marriage 显然是不大妥当的,这样的翻译会让读者更多的关注为什么要哭而不能理解这是客家人的风俗,读者可能误认为这场婚姻是不幸福的,还没开始就已经哭了,他们殊不知哭嫁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客家人的婚俗。因此我们应把哭嫁翻译成Rites of marriage-cry这样的翻译直白的告诉读者这是一种礼仪并不涉及婚姻的幸福感。但是简单的rites也不能完成的诠释哭嫁这一婚俗。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加注解释的方法。因此整个完成的翻译应该是:Rites of marriage-cry, which a traditional marriage custom. It divides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one is common cry which means bride can cry anytime in anywhere without any rules to be obey. The second one is marriage cry,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rriage, the bride must cry within family rules, because this kind of cry is a way to demonstrate the wisdom of bride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As for this reason, the younger Hakka girls must be send to be bridesmaid, in order to know the process of cry and learn the rules of crying.endprint

再如客家人结婚时必须吃的“酒酿蛋”这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通食物,也是在客家人结婚时用来招待上门提亲的媒婆的必备佳肴。酒酿蛋是客家人有特有的食物,做法很简单就是往米酒里面加入蛋再煮。但翻译时外国读者并不知道米酒是什么,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制作酒的材料是小麦、高粱、葡萄等并不知道米酒如何酿成。因此翻译时米酒直接翻译成外国的beer还是wine 呢?其实都不合适,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来翻译将米酒的原材料作为中心词来翻译,米酒是有糯米制作而成的,因此翻译即可为glutinous rice wine再则可以在后面加注解释酒酿蛋的做法。Put the egg into glutinous rice wine while it was boiling 第二种方言文化。客家山歌大多数以客家方言的形式呈现。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考虑如何把客家方言中的原汁原味给翻译出来。例如客家人中管哥哥叫阿哥阿郎,但是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brother或者翻译成外国人之间的gay显然失去了客家方言的味道,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出来,将阿哥翻译成lad既能展现出客家山歌的淳朴风貌也把人物关系脉络给理顺了。还有客家人把看风水称为行地理。如果我们按字母意思翻译必然会闹笑话,doing geography business 这样的译法显然是望文生义行不通的。因为这是客家方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首先得知道看行地理就是看风水的意思。我们采用音译的方法直接译成 doing Fengshui business 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风水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的方法。第三种山歌文化。山歌文化主要是山歌这一特殊的形式,如果按照文本类型来说属于呼唤性文本,目的在于大家的传唱性但是又必须考虑到山歌作为音乐的韵律、节奏感。例如桂花爱等贵客到,贵客唔到花唔开这是客家山歌通常采用的七言四音步。因此我们翻译时尽量保留原来的格式osmanthus in flower until the special guest,no special guest no osmanthus flower简短的句式符合了原文的格式。

翻译朝着文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用文化翻译观来指导客家山歌的翻译对于以后客家山歌的翻译或者客家其他文化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性。而文化负载词种类的多样性,例如物质文化负载词、方言文化负载词以及山歌文化负载词等等要求我们译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理解客家山歌中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其次将客家山歌中的文化内涵在目的语中找到等值的文化词,最后在对目的语中的等值文化词进行修改,修改时不仅考虑意思层面还不能忽略客家山歌作为歌曲的韵律感。客家山歌中多种多样的文化负载词要求我们翻译时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为我们的文化翻译提供可参考之处。

参考文献:

[1]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作者介绍: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
浅析《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针灸学通用术语》文化负载词音译浅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从美剧字幕看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