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位置可以“私人定制”
——百度LBS应用概况

2014-07-01 23:46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张传明
卫星应用 2014年5期
关键词:私人定制百度定位

● 文|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张传明

让位置可以“私人定制”
——百度LBS应用概况

● 文|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张传明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原先不温不火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又一次成为了业界的焦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手机性能提升、移动应用越来越多,使人们突破了只有在电脑上才能实现的各种互联网应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手机端的定位能力大大加强,使移动应用能够基于更准确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三,由于个人对定位、目的地等私人化信息需求不断提升,移动定位和LBS应用受到欢迎。举例来说,以下应用都是和位置密切相关的:“我现在在哪儿”、“附近有乘客叫车”、“包裹动态查询”、“旁边影院打折”、“摇一摇前排的妹子”、“周围的人在看什么电影”、“手机找回”、“附近特色餐厅”,等等。

目前在室外移动位置服务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民用手机上用得较多的是GPS。近两年一些旗舰手机的卫星导航定位解决方案中,还加入了GLONASS和北斗,三者的共同应用使位置服务更精准。卫星导航定位的特点在于连续性和精度好,因此,卫星导航定位最适合在导航类应用中使用。

然而,仅靠卫星导航定位还远不足以产生良好的实时定位精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立交桥、高楼附近,卫星导航定位的解算误差会增大,而恰恰是这种区域道路密集,对定位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区区10m的精度误差,都足以发生主路到辅路、高架到地面的定位错误。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基于相关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并结合路网数据进行惯性导航,比如在导航仪里经常能看到进入隧道后,车辆依然在往前走,甚至在有岔路的隧道里,导航仪还能推测出车辆走了哪个岔路,这就是惯导推算的结果。这种推算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手机硬件误差。以目前的状况看,手机的传感器还不足以做到完美的惯性导航,毕竟手机的成本太低了。

那么退一步说,如果手机硬件基本一致,不同导航应用的体验就会一致吗?当然也不是这样。实际上,导航会因为数据错误(如某条路已经不通、未提示摄像头)、路径规划(舍近求远、未避开拥堵路段)、诱导时机(过早或过晚提示用户变道)等问题而产生不良体验。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才能真正区分一个导航软件的竞争力。

非导航类移动应用对位置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用户的应用场景多数在室内——卫星在这种场景下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有遮挡的区域便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2)用户没有耐心,他们需要瞬间的定位——需要一种在1s内快速响应的定位方式;

3)用户并不总是需要最高的精度——在许多时候,应用只要精确到几十米就足够了;

4)用户、商户都需要低成本的服务接入代价——如果需要某种专门设备才能定位,则对于定位设备的部署和用户的使用都是负担。

网络定位很好地迎合了非导航类应用的需求,这类定位方式主要依靠基站、WiFi定位,此外还有一些小众定位方式,如蓝牙、紫峰(ZigBee)、脉冲无线电(UWB)乃至光定位等,这些定位的特点是:

1)存在某些发射信号的设备;

2)移动客户端能扫描到上述设备发出的信号;

3)移动客户端将这些信号采集,通过互联网发往服务器端,查找数据库,推算出当前最可能的位置。

一般来说,大部分能精准定位的设备,覆盖范围只有几米到几十米,由此可以想象,实现这种网络定位的部署成本也不低。正因为如此,专门部署发射设备以构建一个精准定位网络的方式,只能应用于局部范围,最典型的是一个方圆几百米商场的室内定位。对于大范围的应用(比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遍地部署设备成本太高,所以一般都是直接“借用”运营商部署的基站、以及用户自己部署的WiFi路由器来解决问题。这样便有了一个关键问题——虽然这些信号源是免费的午餐,但我们又如何知道基站和WiFi在哪里?如果既不知道这些信号源的真实位置,也不知道设备离信号源的距离,那又如何给出精准的位置呢?实际上,解决这种问题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各种误差的存在,定位精度与理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般来说,在这种受限的情况下,一次定位能做到20m以内,就已经不错了。

百度在LBS方面的应用,总体来说,包括出行工具、开发平台和生活服务这几个方面。

2009年,百度上线了完全自主研发的网页版地图map.baidu.com。从2010年开始,逐步推出了覆盖多个平台的百度手机地图,解决用户的出行问题。作为一个出行工具,各种基础服务的稳定性、速度和准确性是最关键的。尤其在各家互联网公司激烈竞争的时代,用户很容易就会从某家地图转投另一家的阵营。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点之一,是地图数据的时效性问题。经常使用地图的用户都有过被地图错误指路的经历,而隐藏在这背后的问题实际上是数据的时效性。如何在互联网地图服务中及时反映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这是所有地图服务商都在考虑的问题。关键点之二是如何理解用户需求。很多用户不仅“表达能力有限”,而且是“懒惰贪婪的”。基于这个局面,对于地图应用来说,“要求用户如何使用地图”显然是无法得到用户认可的,更可行的方法是基于大数据来洞察出用户的真正需求。

★ 百度LBS应用示意图

在地图产品上线的同时,百度地图开放平台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各个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是以大量实际开发需求为背景的。由于开发LBS应用需要有精准的位置服务,比如需要知道用户在哪里,用户周围有哪些商店,开发者甚至还希望在应用程序中嵌入一个可交互的地图,这些需求的门槛很高(主要是数据与计算),远非个人开发者可以做到,因而大型互联网公司便有这个责任去承担这些开放平台的构建。目前,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免费地使用相应操作系统的百度地图API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LBS应用。

2012年,百度在地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要成为用户的生活服务的入口,并在手机地图中逐步添加了团购、打车等生活服务的链接。这样做首先方便了用户,使用户只要一个客户端(App)而非过去的许多App(比如打车App、公交App、购物App、天气App),其次也给合作伙伴带来了新的推广渠道。当这些合作良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地图完全可能盈利,只不过对于百度来说,目前并没有太关心盈利,打造最好的用户出行工具,给用户提供更多生活中的便利,才是百度的第一要务。

猜你喜欢
私人定制百度定位
定位的奥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
报喜鸟集团 云翼互联 实现服饰“私人定制”
高校首推教师“私人定制”,是创新还是噱头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