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话西游》与《西游记》二者的关系

2014-07-04 04:54黄艳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话西游西游记

黄艳燕

内容摘要:成就了周星驰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地位的香港影片《大话西游》,一方面固然使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式破除了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权威话语、颠覆了唐僧等人的传统文学形象,而另一方面它却也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深刻意义,弥补了《西游记》小说创作的缺陷。本文将以小说和电影对取经主题的表述分析入手,从电影“孙悟空”形象的的塑造角度进行分析,去论述《大话西游》对小说西行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西游记 大话西游 主题回归

成就了周星驰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地位的香港影片《大话西游》,从它开始上映的那天起就被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印记,此后经久不衰,其影响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至今尚无哪部华语电影能与之相提并论。而关于电影《大话西游》与古典名著小说《西游记》乃至传统文化的关系,历来评价使用最多的关键词大都是:“后现代主义”、“解构”、“重建”等等,认为“《大话西游》不但完全抛弃了传统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还对所谓的忠诚、义气进行嘲讽,走向商业化、娱乐化”①,“所谓‘化中心、去主体、游戏、追求无深度平面叙事等后现代精神都在《大话西游》中得到了彻底的体现”②。

再观这部被称为开创了周星驰“无厘头”表演方式的经典电影代表作《大话西游》,笔者认为:电影《大话西游》一方面固然使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式破除了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权威话语、颠覆了唐僧等人的传统文学形象,但另一方面它却也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深刻意义,弥补了《西游记》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尤其是“孙悟空”形象塑造上的缺陷,实现对西行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一.小说《西游记》取经主题探究

古典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主线贯穿全书,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就像这条线上的一颗颗珍珠,使全书情节延续又能自成段落。《西游记》以神话世界为背景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世态人情,读来使人感觉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西游记》是一部最优秀的神话小说,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西游记》对取经由来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小说第8至12回,从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的某日,如来升座说法讲起,至三藏领命西行,正式拉开了西游取经的序幕。因此,要分析唐僧取经的原因,主要从这部分着手,而对唐僧取经的原因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争论,观点主要有三种:

(1)取经是朝廷的需要。《西游记》第12回写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认为唐僧取经因为朝廷的需要,是唐太宗受了泾河龙王鬼魂的惊吓,神游地府,要用大乘佛法超度死在他手下的冤魂,以保自己千秋万岁,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安稳,因此唐太宗派遣唐僧去帮他取经。

(2)取经是发扬佛教的需要。《西游记》第8回里,如来说需要东土来人取经的原因是:“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正因如此,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路上除了斩妖除魔,还宣扬了佛法无边,诸如说祭赛国、灭法国、车迟国等原本毁佛灭僧的国家到最后都纷纷尊崇佛教。

(3)取经是佛教不同发展时期的反映。纵观佛教发展史可以看到,大约公元5-6世纪中期大乘佛教兴起,至隋唐形成诸多宗派并逐步占据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西游记》第12回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便是认为大乘优于小乘,更应该在东土流传,这一时期的唐僧取经便是在大小乘佛教之争历史发展趋势下顺势而生的活动。

以上三种观点在书中都有迹可循,因此都有各自的道理。而笔者认为,如果不去关注政治、宗教的因素,从唐僧自身的角度出发,那么唐僧取经其实是在普渡众生、劝人为善这一大爱精神关照下的行为,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小说《西游记》最先谈到取经一事是在第8回,如来在评价四大洲时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可见如来传经的目的在普渡众生、“劝人为善”。但如来不是将“三藏真经”直接叫人送入南赡部洲,却是“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这也暗示了取经将会是困难重重、非有毅力之人不能完成的事。明代李贽对此曾评到:“如来忒也妆腔,然不妆腔不得,只为东土愚顽故耳。”综合分析,如来对取经人的要求就一目了然了:有普渡众生、劝人为善的慈悲之心,又要有面对困难的毅力与勇气。

那么,为什么唐僧最后能成为取经的人选呢?这就要从小说的《附录》来分析。《西游记》小说共一百回,唯一的一个特殊章回《附录》放在了第8回结束后以,而不是按小说正常章回排序为第9回,在这一特殊的《附录》里只交代了一个故事——唐僧身世的由来。唐僧一家因贼人见色起意弄得家破人亡,父亲被害沉江,母亲被贼人霸占为妻,虽然最终贼人束首,家仇得报,父亲归来,但母亲自尽身亡,唐僧自己也最终回到金山寺继续做了和尚。可以看出,唐僧的身世十分可怜,他的家庭正是因为世人的“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才经历了诸多变故。而且唐僧自小在金山寺长大,在寺院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充满了慈悲心,身世与修养的碰撞完全有可能让他产生想要“劝人为善”想法。而当时盛行的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的小乘佛教满足不了他的需要,在这时,如来的“可以劝人为善”的大乘三藏真经正好满足了唐僧的需要。唐僧身世坎坷,在得知家仇后能隐忍不发,暗中奔走联络各方,最终得报家仇,可见唐僧的性格中坚忍、勇敢的一面,这样的性格才有可能完成如来对取经人“苦历千山,询经万水”的考验。至此,小说《附录》以插叙的形式,交代了唐僧的身世,也为唐僧的人物性格奠定了基调:慈悲心、毅力、勇气。这些条件正符合了如来寻找的取经人的要求,于是有了唐僧西天取经。因此笔者认为,唐僧取经的目的与如来传经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普渡众生、劝人为善,取经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行为。

二.《大话西游》中的“轮回一梦”

电影《大话西游》分为《月光宝盒》和《仙履奇缘》两部,剧情已被大众所熟知,这里不再重复。在此处,笔者只想从电影所塑造的“孙悟空”这一角色,去分析《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取经主题。

《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的经历可以概括为“孙悟空到至尊宝再到孙悟空”这样一个轮回转生的过程。《大话西游》一开头就描述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半路却和牛魔王合谋要杀害唐僧。观音大士闻讯赶到,欲除掉孙悟空以免其危害苍生。唐僧慈悲为怀,愿以命相换,观音遂令孙悟空五百年后轮回转世,重新投胎做人以赎其罪孽。五百年后孙悟空转世为五岳山下的土匪头子至尊宝,遇上了蜘蛛精的化身春三十娘及白骨精的化身白晶晶,并对白晶晶一见钟情。之后至尊宝为了救白晶晶,使用月光宝盒使时光倒流,几次后产生故障,竟将其带回五百年前,遇到了紫霞仙子,同时卷入紫霞与青霞、白晶晶与春三十娘、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等人的爱恨纠葛。几经波折,经历了种种人世纷争的至尊宝为了救出被牛魔王抓去的唐僧师徒及紫霞等人,决定戴上金箍成为孙悟空,重新保唐僧取经。最终在孙悟空杀死牛魔王之后,月光宝盒带着师徒四人穿梭时空消失,孙悟空睁眼醒来,发现原来一切只是自己的一个梦。

从“孙悟空→至尊宝→孙悟空”是一个轮回,孙悟空在轮回转生前,能为一己私利欺师灭祖,伙同结义兄弟牛魔王一起杀唐僧,可谓是无法无天。而转生后的至尊宝,虽出身草莽,有时会贪生怕死,但也算是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在月光宝盒的作用下,至尊宝经历了与白晶晶、紫霞、铁扇公主、香香之间的爱恨纠葛,也见证了牛魔王、白晶晶、春三十娘等人持续了500年的人世纷争,自己最后更是莫名的死在春三十娘的剑下。在经历了爱恨纠葛、人世纷争后的至尊宝对人世有了新的认识,在水帘洞中他曾与观音有过这样的对话:“观音大士,我开始明白你说的话了,以前我看事物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死去的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的那么清楚......”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不过我真的不明白,恨一个人可以十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这样恨下去,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呢?”观音给他的答案是:“所以唐三藏去取西经,他就是想指望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最终至尊宝领悟到唐僧取经的真谛,自愿戴上金箍变回孙悟空,重新保唐僧取经。

影片最后,当孙悟空一觉醒来,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所有的人和物都变了样。但是他的心境已经改变,在经历了“轮回一梦”对取经真谛的领悟,孙悟空的思想有了质的转变。在看到了至尊宝和紫霞的化身并且帮助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后,孙悟空心事终了,舍小爱(与紫霞的爱)而取大爱(化解人世纷争,普渡众生),义无反顾的踏上西天的征程。

三.《大话西游》对《西游记》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西游记》第1回曾说:“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看得出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日子是自由自在的。接下来小说用六章描述了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官封齐天大圣,最后更是“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西游记》第7回)。小说《西游记》以整整七回的篇章,把孙悟空塑造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形象并且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但在第14回被迫皈依佛教后,孙悟空就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孙悟空从无法无天到衷心耿耿的前后转变之突然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第8回如来在遣观音去寻找取经人之前,曾给了她三个金箍:“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可以看出通过金箍收徒的行为明显带有强迫改造的性质。而这个金箍却是唐僧“骗”孙悟空戴到头上的。

无论是通过小说原著或者电视剧认识《西游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疑惑:为什么原本敢大闹天宫、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会突然心甘情愿保护一个骗自己戴上金箍、束缚自己自由的人去取西经呢?

正如之前论述的,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是普渡众生、劝人为善,取经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行为。电影《大话西游》里,孙悟空在经历了“轮回一梦”后领悟了唐僧取经的真谛。正是通过《大话西游》的后现代主义解构重建,让读者(观众)体会到,西行取经是孙悟空自己的选择,为了自己的信仰,他愿意舍弃红尘的一切,背负责任、艰辛与痛苦,与他人无涉。这样的孙悟空形象更为感性、生动,也弥补了小说创作在孙悟空形象塑上行为、经历的突然转变给读者造成突兀感的缺陷。

笔者前面已经通过对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原因的分析,认为唐僧取经的目的在普渡众生、劝人为善。《大话西游》从新的角度,通过孙悟空“轮回一梦”的经历,说明唐僧取经的目的在于“化解人世间的仇恨”,这与小说中唐僧取经的目的一致。电影《大话西游》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取经的意义,实现了对小说《西游记》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从这点上看,《大话西游》不但不是“追求无深度平面叙事”,反而是深化了主题,即从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使唐僧取经主题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

注释:

①林秋耘,《大话西游》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回归[J],电影评介,2010年09期

②王瑾,经典的解构与重建:互文性:名著改写的后现代文本策略——《大话西游》再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2期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大话西游西游记
大话西游
西游记
西游记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再度重映,情怀难再
西游记
《大话西游3》:弃之可惜的中庸之作
《大话西游3》
《大话西游》交流会刘镇伟:“韩庚演的不是周星驰”
光阴的祭品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