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综合症病因研究报告(二)—细菌和原虫的分离鉴定

2014-07-05 15:09何雷堂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458030何丽丽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拥军河南省浚县新镇镇畜牧兽医站张艳瑞李淑沛河南省鹤壁市雨田兽药经营部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副伤寒综合症鸡场

何雷堂 (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 458030) 何丽丽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拥军 (河南省浚县新镇镇畜牧兽医站) 张艳瑞 李淑沛 (河南省鹤壁市雨田兽药经营部)

鸡肠毒综合症病因研究报告(二)—细菌和原虫的分离鉴定

何雷堂 (河南省鹤壁市畜牧局 458030) 何丽丽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拥军 (河南省浚县新镇镇畜牧兽医站) 张艳瑞 李淑沛 (河南省鹤壁市雨田兽药经营部)

选取18个发生肠毒综合症的鸡场进行细菌分离和球虫卵囊镜检。结果分离出大肠杆菌(16个场)、鸡白痢菌(1个场)、副伤寒菌(4个场)、禽霍乱菌(2个场)、魏氏梭菌(1个场)、球虫卵囊(1个场)。分离到的细菌和球虫通过消化道传播,呈现点发、散发规律,很少出区域性流行,与肠毒综合症流行规律不一致,据此推断细菌或球虫不是肠毒综合症的原发病因。

肠毒综合症 病因

鸡肠毒综合症自发现以来,在兽医临床上一直不间断的发生,以前呈现散发、点发现象,近年来呈现大面积流行。并呈现以下共性特征:(1)症状典型:料粪、肉便、采食量降低;(2)治疗特点明显:治疗有效、不去病根、反复发病;(3)发生率高。几乎90%以上的鸡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4)病因解释多种多样,计19种之多,囊括了细菌、病毒、寄生虫、营养、环境、毒素等能引起致病的各个方面,其中权威解释是“魏氏梭菌和小肠球虫混合感染”;(5)隐性损失大。表现在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后期往往与大肠杆菌、新城疫混合感染,造成死亡上升。这个病对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已构成了重大威胁。笔者长年工作在兽医临诊一线,从2007年开始,对发生肠毒综合症的鸡群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弄清了肠毒综合症的病因。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菌分离

1.1.1 病料 无菌取出的病死鸡肝脏、脾脏,涂抹于培养基表面,置于37℃培养,分别有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之后挑出单个菌落进行划线纯培养。

1.1.2 培养基 麦康凯培养基、营养琼脂、血琼脂培养基。同时进行厌氧培养,以期发现厌氧菌。

1.1.3 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 所有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悬滴镜检,纯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用纸片法,生化试验用生化微量管进行。

1.2 小肠球虫的检查

饱和盐水漂浮法:饱和盐水的配制方法:用500ml水加氯化钠约180g,使其充分搅匀溶化即成。取新鲜的鸡粪5~10g或小肠内容物,放入小玻璃杯内,然后加少量饱和盐水混匀,静置15~30min左右,此时球虫卵即飘浮至液面上,再用直径8mm左右的铂丝环,平行接触液面,沾取一层水膜,将此水膜抖在载玻片上,然后,加盖玻片进行镜检。

2 结果

4年内,先后对18个鸡场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情况汇总如表1。

表1 18个鸡场分离细菌情况汇总表

2.1 大肠杆菌的分离结果

2.1.1 培养特性 营养琼脂上,菌落形态是:圆形微凸起、表面光滑湿润、浅灰色、半透明。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湿润的粉红色菌落。

2.1.2 镜检 分离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用悬滴法做细菌运动性检查,可发现细菌快速移动、转动,证明有鞭毛。

2.1.3 生化试验

表2 大肠杆菌生化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这16株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产酸产气,M.R.阳性,V.P.阴性,蛋白胨水呈阳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鉴定该菌为大肠杆菌。

2.1.4 药敏试验 挑出4株分离菌,在麦康凯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

表3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抑菌圈直径) (mm)

由表3可知,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谱较广。试验所用4个菌株均对磷霉素钠高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部分菌株对痢特灵中度敏感;对其它8种药物均不敏感。

2.2 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2.2.1 培养特性 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透明、无色、圆形凸起,直径为1~2mm。在普通琼脂上,菌落分散,光滑,闪光,透明,微隆起。

2.2.2 镜检 分离菌呈红色、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单个、成对或成丛分布,形态均一。悬滴法检查,有的分离菌株能运动。凡是能运动的统认定为鸡副伤寒沙门氏菌。

2.2.3 生化试验 挑取以上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无色小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选择革兰氏阴性菌落,分别斜面上画线,于37℃培养24h。用接种针挑取纯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肌醇、鼠李糖、H2S和木糖等生化试验管,各接种3管,37℃培养24h,观察反应情况。

表4 鸡白痢、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生化试验

由表4中可以看到S1为鸡白痢沙门氏菌,S2~S5为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的特性,从而证明分离菌均为沙门氏菌,命名为S1、S2、S3、S4、S5。

2.2.4 药敏试验

表5 鸡白痢、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抑菌圈直径) (mm)

卡那霉素 8 N 9 N 12 M 10 N庆大霉素 7 N 8 N 7 N 8 N氟哌酸 6 N 6 N 6 N 6 N丁胺卡那霉素 22.5 G 21.7 G 22.3 G 21.1 G磷霉素 16 G 17 G 15 M 13 M痢特灵 12 M 13 M 11 M 16 G

从药敏试验结果来看,四株沙门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高敏,部分菌株对磷霉素、痢特灵高敏,其它药物大多数为不敏感,少部分为中敏。

2.3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鉴定试验

2.3.1 培养特性 菌落圆形,光滑,半透明,在鲜血琼脂平板上无溶血现象,在普通平板上生长贫瘠,形成细小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

2.3.2 镜检 将细菌纯培养物制片,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菌,用美蓝或瑞氏染色法染色,显微镜检查,可见两极着色的卵圆形短杆菌。悬滴检查,无运动性。

2.3.3 生化试验

表6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生化试验结果

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生化试验,结果如上,生化试验结果符合巴氏杆菌的特性,从而证明分离菌为巴氏杆菌,命名为B1、B2。

2.3.4 药敏试验

表7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mm)

可见两株巴氏杆菌均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磷霉素高度敏感,对痢特灵、红霉素、氟哌酸、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呈现不同的敏感性。

2.4 魏氏梭菌的分离和鉴定

2.4.1 培养特性 鲜血琼脂上可见灰白色、圆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的直径2~4mm的大菌落,周围可见溶血环。无菌采集肠内容物直接接种于厌氧肉汤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培养物混浊。挑一铂金耳培养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较纯的魏氏梭菌。

2.4.2 病料镜检 用无菌术取病死鸡的肠壁刮取物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大量两端稍钝圆粗短和部份有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梭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亦有呈短链者。

2.4.3 生化鉴定 可见分离出的细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蔗糖,不发酵甘露醇。

2.4.4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将分离的细菌做6种药敏感性试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青霉素17mm、庆大霉素16mm属于高敏;林可霉素9mm属于低敏;氟哌酸、链霉素与磺胺嘧啶为6mm,不敏感。

2.5 小肠球虫卵囊

在检验的18个鸡场中,只有浚县小河乡梨园村郑良庆鸡场检出了球虫卵囊,而其它17个鸡场未检出。

3 讨论

(1)18个鸡群中分离出了16株大肠杆菌,1株鸡白痢菌,4株副伤寒菌,2株禽霍乱菌,1株魏氏梭菌,1株小肠球虫。这些细菌性或原虫性疾病单独发生时,不会出现本文中所述的肠毒综合症的症状,说明肠毒综合症的发生另有病因,这些细菌性疾病或原虫疾病只是以并发病或继发病的身份出现。(2)肠毒综合症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发生率高。有时在一个村、乡或县域内,几乎90%以上的鸡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细菌和小肠球虫是通过饮水和饲料,而非空气进行传播,因此,上述分离到的细菌和小肠球虫在一个地方不会造成大面积流行,而只是呈现点发病例。从这一点上看,分离的细菌或原虫也不会是肠毒综合症的原发病因。

[1] 王新华. 禽病检验[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 美国禽病学家协会编辑委员会. 禽病原分离鉴定实验室手册[M](第3版).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3] [美]Y.M.Saif.禽病学[M](第11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4] 杨树华. 鸡肠毒综合症的综合防制[J]. 现代畜牧兽医, 2008(2)∶ 32-33.

[5] 陈东. 鸡肠毒综合征的再认识[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 5∶ 39-41.

[6] 王凯. 一起蛋鸡球虫病并发肠毒综合症的诊治报告[J]. 家禽科学, 2013(5)∶ 39-40.

[7] 李春花. 一例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治与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 2010 (2)∶ 31-32.

S858.31

A

1007-1733(2014)11-0006-03

2014–07–08)

猜你喜欢
副伤寒综合症鸡场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关注夹腿综合症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山区规模鸡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