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专业人员流失的思考

2014-07-07 19:59杨庆稳
关键词:专业人才煤炭思考

杨庆稳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的今天,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特别是专业人才。我国的煤炭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煤矿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对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造成了国有煤炭企业专业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煤炭 专业人才 思考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进步,从整体上看现今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这一优异成果与国内众多的专业人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现今,我国不少国有煤炭企业都面临着专业人员不断流失的问题,这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一大难题,因此,解决这一难题,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1 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1.1 流失人员特征

调查资料显示,现今国有煤炭企业的劳动力年龄越小,流动性就表现出了越大的趋势。年龄较小的专业人员的精力十分充足,没有对企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加之他们没有承受生活压力,因此,这部分人群的流动性就相对较大[1]。不仅如此,年龄相对较小的人员在未踏入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对未来的工作投入较大的期望,其中不乏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当入职之后现实与期望发生冲突时会大失所望。实际上,专业人员的流动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人员自身的个性影响。有些拼搏精神非常强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具备了其他人没有的能力,自愿成为企业中的一员来发展和磨练。而一部分毕业生则认为要想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就必须要自立自强,但是一旦这部分毕业生没有在煤炭企业中实现期望后就马上会选择离开。

1.2 国有煤炭企业内部条件因素

1.2.1 企业文化因素

站在狭义的角度来讲,企业文化是意识的一种,它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事物。从这一方面来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之后所构成的某种观念,有时也可能是某一种传统[2]。不少新建企业,包括煤炭企业在内,在开始发展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商业利益与产品的竞争力作为了两大主要的奋斗目标,而将文化建设进程推迟甚至是完全忽视。员工在没有企业文化的工作环境中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积极性也就十分缺乏了,最终导致了员工的流失。

1.2.2 人才引进因素

众所周知,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比较恶劣的,与其他工作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煤炭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待遇比较低。加之它在引进人才时过于死板,使其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力非常低下。除此之外,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煤炭专业的招生人数比过去有了明显的下降,使得国有煤炭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选择余地小。也正是如此,我国国有煤炭企业无法吸引人才,甚至还时刻面临着人员流失的压力。

2 解决国有煤炭企业专业人员流失的对策

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文化的最初雏形到发展阶段,再到宣传阶段,到最终的形成往往会耗费很长一段时间[3]。尽管我国国有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和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我们还是能从国外的大型企业中学到一些经验的,如合作精神等。除此之外,我国国有企业对自身文化认知程度的浅薄使得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而却使西方国家受益,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人的我们来说是一大打击。因此,国有煤炭企业必须要加快本企业的文化建设速度,从而为广大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进一步减少专业人员的流失。

2.2 改革分配制度,按照市场价位来确定人才的价值

完善薪酬制度,对人才有科学的定位才能留住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市场交易的公平性[4]。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改革自身的分配制度,做到员工收入水平和市场平均水平大概相同。对于现今煤炭企业中存在的科技人员收入低的问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完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煤炭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则是要多渠道的引进人才,以此来增加本企业的员工人数。其次,则是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最后,则是要有正确的人才流动观念,诚招广大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对待员工的流失。

3 总结

煤炭行业的工作环境通常都比较恶劣,但是责任却非常重大,而接连几年煤炭行业所表现出的发展缓慢情况使得不少专业人员流失。对此,国有煤炭企业必须要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本企业的专业人员流失。

参考文献:

[1]龚荒,陈文.国有煤炭企业科技人才结构分析与管理创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02):65-68.

[2]余琴.直面煤矿专业人才流失——中国矿业人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J].现代职业安全,2005(02):34-35.

[3]韩国田.关于培养选拔工作指导类期刊编辑人才的几点思考[J].人事,2013(03):22-23.

[4]张辉.加入WTO与新疆企业人才资源战略[J].实事求是,2010(06):42-23.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煤炭思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煤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