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4-07-07 03:45刘斌廖超如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院校服务

刘斌 廖超如

摘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与本地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赢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职院校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 服务 路径

1 对接产业,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1.1 合理规划,凸显区域特征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呼唤高校与地方企业更加紧密地开展合作。地方高职院校大多分布在地级域市,目前地级域市经济转型已经起步: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正处在探索阶段;第二产业通过优胜劣汰逐步形成规模,但所占比重将有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逐步成为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因。地方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转型的区域变化,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及时关注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规划,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

1.2 注重实效,优化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鉴于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地缘性特征,因此要以区域产业结构为出发点调整和设置专业,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地方高职院校要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重点扶植传统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和一些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最有活力的专业,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对一些发展相对较早,已基本趋于稳定的专业,通过专业课程的延展实现专业的纵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将培养目标不明确或就业空间萎缩的专业进行改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 融入企业,实现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共赢

2.1 教学适应企业,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方式和手段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高职教育要瞄准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宏观层面,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在中观层面,采用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实现培养目标与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在微观层面,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用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全真环境下实习,感受实际工作环境,熟悉实际生产流程,通过产教合一,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2.2 教师深入企业,建设德技双馨的双师队伍 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落实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践锻炼和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制度,让教师系统掌握从事高职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实用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秀专业带头人。

2.3 科研走进企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科研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企业开展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地方高职院校要发掘自己独特的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主动为区域企业提供服务。首先,地方高职院校要组建一批科研团队,及时深入企业并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共同攻关,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渗透。其次,加强对科研活动的整体规划,强化科研管理。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科研方向,积极联系政府科研部门,掌握科技实施计划和动态,联手本地中小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另一方面,完善制度,探讨以科研成果入股创建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园区等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及时将自身专利发明、技术创新等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技术难题得到解决,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学校竞争力得到提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企业、教师、学校三赢局面。

3 定位职业,培养本地适用性技术人才

3.1 注重课程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开发是人才模式改革的重点。在课程开发中,一要具备前瞻性。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二要具備实用性。把行业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并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社会实践、市场就业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的同时,地方高职院校要体现“工学交替”、“双证互促”的办学思路,让开发的课程体现后劲足、上手快、适应面宽的特色,构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3.2 适应职业岗位需要,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实训中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保证,而实训中心是否与与职业岗位适应成为关键。地方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职业技能拓展训练等实践教学方式,形成全方位、多环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车间环境里学习,让教学在生产性实训中开展,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翌鸣,王小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3]刘合强,郭沙.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关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6).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GZYLX

1213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斌(1967-),男,湖北广水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政研究;廖超如(1965-),男,湖北天门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高职院校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