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引导机制

2014-07-07 03:45王金丹沈瑾薇
关键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职

王金丹 沈瑾薇

摘要: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形成的引导机制,需要通过深入隐性行为规范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建立师生之间行为规范的链接、依附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行为规范,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职 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 引导机制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推动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树立和谐社会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高等院校首先端正认识,客观评定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对与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和谐社会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体要求,加强其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倡导良好的校园风气,促成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这对于大学生优良品行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1 提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最独特之处是整个教育过程都围绕就业活动开展。因此,在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计划安排中,往往会比较侧重就业相关的考证与技能需要,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任务中,也会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招聘单位满意为侧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高职学生毕业后顺利就职。但从高职学生多面可持续的发展来说,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三年的学习后,知识储备以及技能熟练程度几乎相差不大,但是能否有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会直接影响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育人,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點,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注重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的基础,也是决定他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2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现状

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为性格张扬的90后。信息时代快速高效的发展环境为其知识面的拓展创设了先决条件,他们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对于新鲜事物有独特的视角,需要保护与激励。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同样面临困境。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淡薄、跟风意识加剧,逆反情绪加重。不妨以现实状况来说明一下:现如今,在一个学生班级群体中,比拼学习的良性竞争渐渐变少,勾心斗角妒忌等心理行为与日俱增。在这个群体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以扰乱课堂秩序、甚至以违反学生正常行为规范的行为的学生为模仿学习的榜样。如:那些极少数政治上要求上进,专业上力求学有所成的学生,他们认真对待每门课的学习,对于学校的各类活动也同样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和校内生活的追求并不高,只要不挂科,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在校内生活上,旷课隔三差五、穿着随心所欲,逃课、睡觉、聊天;回到宿舍打游戏、上网通宵聊天,晚归;做操凭兴致、打扫卫生看心情,对于评优评先漠不关心,无批评处分,平平淡淡毕业即可。而对于成绩差、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来说,成绩落后、挨批挨处分似乎习以为常,甚至被劝退也无所谓,总之对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漠不关心,无疑给教育者出了大难题,面临这类问题,再敬业的教育管理者也难免毛躁。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正视这一现象,针对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症下药,必要时刻通过完善机制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3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引导机制

3.1 深入隐性行为规范教育,引导知行理念形成

良好的行为规范会让人一生受益。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行为规范的养成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思政管理者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方面的隐形教育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们认知自身的不足之处。如:通过在学生班级、教室、寝室楼道等可见之处张贴各类文明行为规范的图片或者文明标语,让学生在无形中看到、学到、认识到真正的文明规范行为;还可通过主题班会交流——文明规范之行,我们要做什么?同时学习行为规范楷模以及工作就业中体现行为规范重要性的视频,直观准确地让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最后也可通过年级之间交流会,讨论不规范的日常行为的危害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省。在交谈的过程中增强每位同学行为规范管理的意识,从而提升自我的管理能力。

3.2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心理教育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是鞭策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成熟的思想意识,多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理性思维能力欠缺,在学习生活中极易跟风违纪,英雄主义过度膨胀,而且在面临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冲动和不冷静尤为明显,有时甚至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行为举动。如:上课玩手机、交头接耳、睡觉等不文明行为,在受到老师的点名批评后,往往不是认为自身有很多问题存在,而是一味的认为大学学习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被纪律约束,一而再的扰乱课堂纪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呈现出诸如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追求自我形象的完美与状况的矛盾交织,智力水平较高,学习自制力和生活自理力偏低等特点。因此,深入研究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而这项要求可通过心理教育来实施。比如开设校内心理诊所,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和意愿,从而更直接和高效的改善和端正自身的行为方式。

3.3 师生、生生之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链接

教师是学生们学习和提高认知的参照物,教师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各项行为规范,因此,加强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也极具价值意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多的群体也是学生本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交往的群体中,学生先进程度参差不齐,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虚心的向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制的收效将会是很可观的。

3.4 依附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就业。因此,如何真正的做到适应就业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基本技能证书和能力的水平要求都是相同的。但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逐渐成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综合素质考核的一项内容。书本知识经过三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大家的学习水准都不相上下,但是自身行为习惯的标准就千差万别了,因此提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刻不容缓。同时,不同的岗位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幼儿园教师,“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幼师的服务群体是3-6岁幼儿,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直接的影响到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因此,这个职业对于毕业生的行为习惯要求很高,要求每位毕业生心态阳光,热情善良,同时具备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需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严要求,高水准的养成教育。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每位大学生来说都会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郝瑞经.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校园[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4):73-75.

[2]浅谈大学生日常管理机制约束力相对弱化环境下的思想政

治教育[OL].

[3]张继英,孙兆霞.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探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7-40.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浅析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