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因素调查分析综述

2014-07-07 13:16刘洪松
关键词:调查因素对策

刘洪松

摘要:目前,职业紧张已经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过度的职业紧张会对职业者的工作能力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因素做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紧张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护理 职业紧张 因素 调查 对策

1 概述

职业紧张对健康形成危害并导致企业生产率下降,职业紧张正演变成广泛影响人们健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日益受到职业医学界的重视。护理人员作为高压力的群体,每天都要面临各种职业紧张因素,职业紧张已经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是疲劳的高发群体。因此,本文对职业紧张做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并对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因素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

2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因素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广大职业者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职业紧张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职业紧张所引起的职业卫生问题愈显重要。脑力劳动的增加、新技术迫使劳动者快速学习新的工作方法、时间紧迫感、超时工作、工作不规律、信息超载、不良工作气氛、持续不断的变化、失业的威胁、工作中的暴力危害等等都提高了劳动者的心理负荷而造成紧张反应。与护士SCL-90呈负相关的因子是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心情平静和工作满意感(P〈0.01);呈正相关的因子是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缺乏社会支持(P〈0.05)[3]。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 又称职业应激,主要指在一定的职业条件下,当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出现失衡时,职业者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同时当其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时,职业者也会出现一些功能性紊乱的情况。而造成职业紧张的因素主要有脑力劳动的增加、新技术迫使劳动者快速学习新的工作方法、时间紧迫感、超时工作、工作不规律、信息超载、不良工作气氛、持续不断的变化、失业的威胁、工作中的暴力危害等等都提高了劳动者的心理负荷而造成紧张反应。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因素。例如,对于教师而言,当其主观适应能力和职业的客观要求出现失衡时,如教学任务过重,教师无法完成。这可能就会成为造成职业紧张的紧张源之一,从而诱发职业紧张,给职业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职业紧张理论认为个体处于各种强度的紧张因素环境之中,可产生一些急性紧张反应,包括情感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反应,若长期存在,可导致明显的慢性效应。长期持续或反复的职业紧张,在引起上述的各种消极反应并失代偿后, 可促使多种疾病发病或加重。很多研究己证明,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紧张因素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卫生。劳动者易发生工作满意度和应对能力下降、情绪低落、焦虑、厌倦、偏执、敌对情绪、强迫感、恐怖、丧失信心、孤独和忿恨等症状。对于生理方面:心血管系统——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职业紧张有使高血压、冠心病(CHD)、心肌梗塞(MI)、缺血性心脏病(IHD)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免疫系统——许多研究发现紧张对免疫系统有影响,认为工作环境中紧张因素可以引起免疫力下降,并影响人体健康状况。消化系统——大量资料表明,职业应激源能促进和加重慢性胃炎、胃溃疡、溃疡性肠炎和过敏性结肠炎等多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改制已全面铺开,加入WTO后,各领域均要与世界接轨,这些必然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的研究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职业应激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建立职业应激负荷的心理学评价量表和生理学评价指标,建立系统评价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方向。

3 小结

在现代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紧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医学心理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也越来越大。过度紧张会使人们出现身心疲惫、焦虑、抑郁、工作效率下降等情况。而医护职业作为我国职业紧张度最高的职业之一,出现职业紧张的几率最高。本文就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因素做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影响职业紧张的因素,为我国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新伟,王治明,金泰廙,等.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研制[J].卫生研究,2006,35(5):594-598.

[2]余善法,张锐,马良庆,等.职业紧张测量工具研究,河南医学研究,2000,9(2):171-174.

[3]邹志方,李伯灵,杨翠婵,等.某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职业心理相关回归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40-1642.

[4]田宏迩,李涛,杨树东,等.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紧张因素及对紧张应付能力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4):260-262.

[5]Zurlo M C,Pes D,Cooper C L.Stress in teaching:a study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its determinants among Italian schoolteachers[J].Stress and Health,2007,23:231-241.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查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解石三大因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