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断裂到平衡

2014-07-07 13:17吴伟华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公德

摘要:社会公德的建设从来不是单一的仅仅限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事情,而是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密切相关,其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公德的灵魂,而外现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制度、机制则构成了社会公德建设的丰厚的土壤,当然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自身的规范建设也是社会公德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社会公德 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公正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并维系社会正常运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整套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的总称,它是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从整体上看,我国公民社会公德呈不断进步的状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公德滑坡、失序、缺失的问题也严重地存在着,究其原因,不能不与我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决定、制约着社会公德发展的内容及其发展程度,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建立起来,社会公德的建设才有了深厚的土壤与基础。

1 社会公德的失序及其渊源:从荆州“挟尸要价”说起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两名少年获救,而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与这一英壮举相伴随的,是在对3位英雄遗体打捞过程中的令整个社会蒙羞的“挟尸要价”事件:荆州八凌打捞公司在少年及大学生溺水后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在得知三名大学生被江水吞没后,在江边学生的跪求下,边谈价钱边开始了漫不经心打捞,捞到尸体后竞然不顾死者最起码的人道尊严,船老大把尸体用绳子拴起来,尸体浸在江水中,时隐时现,而船老大一手牵着系绑着尸体的绳子,一手比划着与岸上人谈着捞尸的价格,这一幕被《江汉商报》记者张轶用相机拍了个正着。2010年张轶的《挟尸要价》照片因其强烈的冲击力连续获得新闻摄影奖,更被评为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从而再一次提醒国人在我们土地上曾经上演过多么丑陋的一幕。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概率极低的个案,但只要我们稍稍关注一下近期热点新闻,一些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就扑面而来:什么深圳的“缝肛门”事件①,什么七旬老头被进行妇科检查事件②,什么丽水市小区顶头事件③,什么暴力拆迁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事件绝不是个案,而是我国当前一些领域社会道德滑坡、沦丧的集中体现。

我国社会公德失序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从改革开放起我国社会就进入到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相伴随的是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在某些领域的持续下滑:在公权领域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当下已经发展到贪污受贿金额动辄上亿元,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动辄几十亿的程度,领导干部本来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为整个社会树立起道德建设的标杆,而一些领导干部非但不能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相反成了道德败坏、沦丧的先行者,从贪污受贿到包养情妇,从“裸体做官”到偷逃国外,从欺压百姓到与黑恶势力勾结,一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社会乱象的背后无不有着这一些腐败官员或隐或现的身影;在经济领域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然已卓有成效,但是有些领域的改革到现在仍然迟迟不能推进,其深层原因就是既得利益者的百般阻挠,既得利益者是不讲平等的,是不讲按贡献取酬的,它们追求的是垄断利益、特权利益,既得利益者已经成为寄生在中国经济躯体上的一个毒瘤,这一毒瘤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以从高房价、看病难、上学贵中窥其一斑,它们的存在成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大障碍。在文化思想领域,本应承担起思想教化之责的思想文化界,近年来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现象也愈演愈烈,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丢掉了自己的最其码的社会良知,沦为特权者、既得利益者的辩护者与维护者。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发生诸如“挟尸要价”、“缝肛门”、“小区顶牛”等事件,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我国社会道德滑坡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寒,它的发生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非浅层单一原因所能说明,它与我国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离开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就不能深刻在理解我国社会道德失序的现实存在,这其中就包括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构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正是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迟迟不能建立起来,导致了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失去灵魂,失去了主心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2 社会公德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及其整合:从民生问题说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一些民生问题日渐突出出来,最为社会所关注就是高房价、高学费、看病贵、保障低等问题。民生问题对社会公德有什么作用呢?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是民生问题久拖不决损害了社会秩序的合法性,从而影响着社会公德的建设。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是一个社会得以顺利运行、健康有序的基本保障,社会公众是社会秩序合法性资源的深厚基础,民生问题往往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长期不能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其秩序的合法性就大打折扣,一个缺乏社会合法性的社会是无力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这一现象我们可能从南美洲一些国家因贫富差距悬殊而犯罪丛生就可以看出来。二是民生问题久拖不决使社会公德建设失去了深厚的民众基础而显示其苍白无力。社会公德是由广大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民生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公众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操守,古语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近年来,我国社会形形色色的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经济领域的失序、乱象是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三是有些民生问题直接表现为社会公德问题。如环境污染既是民生问题,又是社会公德问题,一方面环境污染是近年来社会公众所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保护环境又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公德。由此可见,社会公德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及显性的民生问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其关系可以用以下图示来显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核心地位,从内到外依次为伦理价值及其规范、政治价值及其规范、经济价值及其规范、社会生活价值及其规范,可见最外层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及其规范取决于多种因素,非单一因素所决定。endprint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④从根本上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公德建设,一方面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整个社会意识的核心,社会公德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行为规范的体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决定、制约、影响着社会公德;另一方面,社会公德又不是被动的,社会公德一旦形成,又有其独立性,它会维护、巩固、影响、扩大、深化一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上图可以看出,社会生活价值及其规范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更广泛的空间,但其深层次的成因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伦理、政治、经济方面的价值观及其规范。近年来我国社会公德沦丧、坍塌其根本原因在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阙如。平等、公正、民主、自由、和谐、创新、进取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核心理念,只要这些理念深入人心并扎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厚的土壤中,社会公德就有了深厚、优质的生长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上怎么可能产生“挟尸要价”、“缝肛门”这样的恶性事件呢?可见,社会公德的失序、沦丧的原因在社会公德之外,在于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价值理念、制度建设及其社会信念。一个贪污受贿成为社会常态的社会是不可能建设积极向上进取和谐的社会公德的。而近年来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乏力是不争的事实,高房价、高学费、高医价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堪承受的民生之痛,这些社会问题的背后无不有着既得利益集团的与民争利的影子,这些问题既损害着广大民众的现实利益,也侵蚀着社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3 社会公德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平衡与重构:从社会公正说起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原则。社会公正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者缺一不可。从实质公正的角度看,社会公正是由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保证、机会平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以及社会调剂(社会再分配)四项基本规则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除此之外,从程序、流程的角度看,社会公正还包括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实质公正的必要保证,没有程序公正,就不可能有实质公正。社会公正所昭示的对个人权利的保障、机会平等、按贡献分配、社会再分配等理性精神正是社会公德的深层构成要素。社会公德从其本质上看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对每个人个体权利的尊重正是社会公德的首要原则,没有了社会成员的权利的完整保障,社会公德就失去了其最基本的内容,如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正是对其它公众身体健康权的尊重。机会平等是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又一基本原则,也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石,专制社会之所以是最不稳定的社会,就是因为它不能做到起码的社会公正,每一个社会成员享受到公正的社会待遇,是他们认可、信任、接纳、建设这个社会的基本前提,而这种认可、信任就包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规范——社会公德的认可与信任。按贡献分配及社会再分配尽管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制度设计,但它又是社会公共生活制度基础,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构成内容。如扶危济困、诚信勤劳、奉献社会既是按贡献分配及社会再分配的内容,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同时社会公正所强调的程序公正是新时期社会公德所倡导的契约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公德既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与时代适应的社会公德内容,其中讲究契约、遵守契约是新时期需要大力弘扬的社会公德,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是政府的社会公德,重合同、守信誉、讲责任是企业的社会公德,遵法守纪、照章办事是公民的社会公德,这些社会公德无不与契约精神息息相关,而契约精神是社会公正的基本精神,所以社会公正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公德的构成、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有了社会公正,一个社会就有了长治久安、蓬勃向上、诚信有序的良性生态,社会公德的建设就有了丰厚的土壤,一个讲信修睦、礼让宽容、进取向上的社会道德环境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社会公正以外,还有诸如民主、自由、和谐、创新、进取等内容,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其支撑。从社会公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秩序规范的关系出发,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遏制目前出现的社会公德滑坡、失序的基本路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公正、民主、自由、和谐、进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适性的基本价值,它当然应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念。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新的时代发展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如中华悠久文化传统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君轻民贵、和为贵、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斗争精神、平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创新求变的精神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融汇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借鉴人类文明的基本成果,响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反映时代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我们时代最基本的信念,才能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公德建设就有了自己的内在精神与灵魂。

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丰厚的土壤。仅有核心价值理念,而没有实质的制度安排,核心价值理念就成了一种空洞的口号。如果我们一边口口声声宣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边又在制度设计上留下对广大民众利益进行肆意侵害的漏洞,这样的核心理念怎么能深入人心、被社会公众认可接受。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制度安排、设计得以显明的表现出来,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制度机制构成了社会公德的丰厚土壤。endprint

三是脚踏实地、积极有为、创新进取、多干实事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现实突破口。社会公德建设取决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但我们又不能成为绝对论者,社会道德领域自身建设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引导、扶助、培育社会正气。尽管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主流是好的,在许多领域正气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些领域正气与歪风交织在一起激烈斗争着,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正气一边,全社会形成一种褒奖正气、支持正气、弘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正气扬则社会兴,正气旺则民风、政风清。如近期甘肃舟曲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在这场灾难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奉献爱心的普通民众,这就是正气,全社会大力弘扬了这样的正气,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迈上新的台阶。其次,坚决打击、遏制、消除社会歪风邪气,静化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近年来,我国社会一些领域的歪风邪气一度呈现出甚嚣尘上的局面,坑蒙拐骗、见利忘义、巧取豪夺不一而足,对些现象的处理态度成了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标识,一个容忍或者对坑蒙拐骗打击不力的社会怎能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只有做到对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不断打击、清除、化解,才能为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是加大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但包括经费投入,还包括时间、精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只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中去,就可以及时总结社会公德建设的规律、经验,就可以不断给社会主义公德注入新的活力,就可以把我国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注释:

①相关新闻参见: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06:25新民网《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被缝上肛门》。

②参见相关新闻《七旬老汉被进行妇科检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0-08-25/content_763334.html.

③参见《两辆车堵在弄堂口顶牛八小时》http://news.sina.com.cn/s/2009-03-26/040217482643.shtml.

④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

参考文献:

[1]万时乐.社会公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日常生活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9(01).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使命[J].道德与文明,2009(02).

[3]陈余芳.论社会公德[J].黑河学刊,2009(09).

[4]毛蔚兰.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探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吴伟华(1958-),男,浙江丽水人,丽水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及其现代化发展。endprint

三是脚踏实地、积极有为、创新进取、多干实事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现实突破口。社会公德建设取决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但我们又不能成为绝对论者,社会道德领域自身建设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引导、扶助、培育社会正气。尽管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主流是好的,在许多领域正气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些领域正气与歪风交织在一起激烈斗争着,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正气一边,全社会形成一种褒奖正气、支持正气、弘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正气扬则社会兴,正气旺则民风、政风清。如近期甘肃舟曲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在这场灾难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奉献爱心的普通民众,这就是正气,全社会大力弘扬了这样的正气,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迈上新的台阶。其次,坚决打击、遏制、消除社会歪风邪气,静化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近年来,我国社会一些领域的歪风邪气一度呈现出甚嚣尘上的局面,坑蒙拐骗、见利忘义、巧取豪夺不一而足,对些现象的处理态度成了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标识,一个容忍或者对坑蒙拐骗打击不力的社会怎能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只有做到对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不断打击、清除、化解,才能为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是加大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但包括经费投入,还包括时间、精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只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中去,就可以及时总结社会公德建设的规律、经验,就可以不断给社会主义公德注入新的活力,就可以把我国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注释:

①相关新闻参见: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06:25新民网《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被缝上肛门》。

②参见相关新闻《七旬老汉被进行妇科检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0-08-25/content_763334.html.

③参见《两辆车堵在弄堂口顶牛八小时》http://news.sina.com.cn/s/2009-03-26/040217482643.shtml.

④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

参考文献:

[1]万时乐.社会公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日常生活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9(01).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使命[J].道德与文明,2009(02).

[3]陈余芳.论社会公德[J].黑河学刊,2009(09).

[4]毛蔚兰.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探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吴伟华(1958-),男,浙江丽水人,丽水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及其现代化发展。endprint

三是脚踏实地、积极有为、创新进取、多干实事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现实突破口。社会公德建设取决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但我们又不能成为绝对论者,社会道德领域自身建设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引导、扶助、培育社会正气。尽管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主流是好的,在许多领域正气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些领域正气与歪风交织在一起激烈斗争着,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正气一边,全社会形成一种褒奖正气、支持正气、弘扬正气的良好社会氛围,正气扬则社会兴,正气旺则民风、政风清。如近期甘肃舟曲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在这场灾难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奉献爱心的普通民众,这就是正气,全社会大力弘扬了这样的正气,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迈上新的台阶。其次,坚决打击、遏制、消除社会歪风邪气,静化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近年来,我国社会一些领域的歪风邪气一度呈现出甚嚣尘上的局面,坑蒙拐骗、见利忘义、巧取豪夺不一而足,对些现象的处理态度成了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标识,一个容忍或者对坑蒙拐骗打击不力的社会怎能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只有做到对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不断打击、清除、化解,才能为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是加大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但包括经费投入,还包括时间、精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只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中去,就可以及时总结社会公德建设的规律、经验,就可以不断给社会主义公德注入新的活力,就可以把我国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注释:

①相关新闻参见: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06:25新民网《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被缝上肛门》。

②参见相关新闻《七旬老汉被进行妇科检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0-08-25/content_763334.html.

③参见《两辆车堵在弄堂口顶牛八小时》http://news.sina.com.cn/s/2009-03-26/040217482643.shtml.

④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

参考文献:

[1]万时乐.社会公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日常生活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9(01).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使命[J].道德与文明,2009(02).

[3]陈余芳.论社会公德[J].黑河学刊,2009(09).

[4]毛蔚兰.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探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

作者简介:吴伟华(1958-),男,浙江丽水人,丽水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及其现代化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公德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