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小说人物的态度

2014-07-07 15:48张迪
关键词: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傲慢与偏见

摘要: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强调会话的参与双方要遵循某些合作性的原则以求会话得以顺利进行。常与会话原则共同出现的还有礼貌原则,它更细致地解释了人们在对话中所要遵循的准则。但是小说中的对话并不完全遵循这两种原则,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尝试从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小说主人公之间态度和看法的转变,讨论小说人物如何通过违反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展现他们关系的变化,推进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傲慢与偏见》 人物态度

1 简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1967年,格莱斯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简称CP。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将这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归纳为几种准则,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在现实会话中,参与者常因某些目的而违反这些准则。说话人以违反这些准则为代价,表达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将双方配合的态度视为在另一种意义上遵守了合作原则。在格莱斯之后,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他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礼貌原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礼貌原则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故意要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个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共包含有六条准则,分别是策略准则、慷慨准则、称赞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2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人物态度的转变

小说中的会话含义,常常与字面意义不同,这为我们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了可能性。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安排了大量富有戏剧张力的会话描写,这些会话赋予了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整部小说以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态度和看法为主线,经历了初步印象的形成,误会加深,偏见形成和偏见消除几个阶段。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看法的转变在二人的对话中也都有迹可循。

在开篇的舞会上,宾利极力请达西,但达西用“在这样的舞会上跳舞,简直是活受罪”为借口拒绝了他,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和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不难看出他对朋友生硬直接的态度。宾利打算把“坐在达西身后的那位可爱美女”介绍给他做舞伴,达西明知宾利所指伊丽莎白,却反问到“你指的是哪一位?”,他这样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在他眼中乡下女子粗鲁、没教养,他这样拒接展示了自己的高格调,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伊丽莎白的不屑。坐在附近的伊丽莎白完全可以听到达西与宾利间的对话,达西的话直接威胁了伊丽莎白的面子,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伊丽莎白充分感受到达西的傲慢无礼,她对达西的偏见在这场舞会中初步形成。

达西、宾利小姐、伊丽莎白三人共处一室,宾利小姐夸达西的字“如何好,如何整齐,信如何长,被夸的却完全不以为然,两人一热一冷,好不有趣”。宾利小姐恭维达西所写的信,但达西多闭口不言,并没有提供进行对话所需要的信息。后达西回应“你这话可说得不对,我写得相当慢”则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在这个场景中,前者过分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后者多次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样强烈的反差在伊丽莎白看来,充分肯定了她对达西的初步印象,即达西先生十分傲慢。

后来,伊丽莎白与费茨威廉聊天,费茨威廉说“请你记住,我并没有足够的理由猜想他所说的那个人就是宾利”,他提供的信息没有足够的证据,这违反了质量准则。费茨威廉本意想用这番话证明达西很关心朋友,总是能给宾利出主意。但是在伊丽莎白看来,达西并不了解姐姐的为人,仅凭主观臆断就认为她姐姐不适合宾利的做法是拆散她姐姐和宾利先生大好姻缘的罪魁祸首。与费茨威廉的这次谈话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但是所有的偏见和傲慢无礼的态度都随着一封信的到来化解了。这是一封达西写给伊丽莎白的信,在写信的前一天,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的求婚,这使得达西反省了自己的行为,他希望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消除之前的误会和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在信中达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信写到此我不得不谈的这件事本来我巴不得忘记才好,如果不是出于迫不得已的情况……我有个妹妹,比我小十岁……在说出乔治亚娜的荒唐事,我也得告诉你,我知道这件事还是多亏了她自己……威克姆先生的目的无疑是要把我妹妹的财产弄到手,数目有三万磅之巨,但我也不能不猜想,另一个重要动机是报复我。的确,他的报复得逞了……”字里行间都显示出达西说话态度和方式的转变,从语用学角度,他遵守了合作原则,并以损害自己的面子为代价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他的这段真挚的话语帮助他扭转了伊丽莎白对他的看法,成就了小说最后美好的结局。

3 结语

用语用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一直备受亲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温了一遍《傲慢与偏见》构思的巧妙之处。读者能够感受到男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变化,让读者在喜悦中体味爱情的美好,不得不感叹简·奥斯丁这位伟大作家的语言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经浩译.傲慢与偏见[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董辉.从语用学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会话[J].语文建设,2013,6.

[3]陈玲.《傲慢与偏见》中偏见形成的语用学分析[J].海外英语, 2012,6.

[4]徐晓莹.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J].学术交流, 2009,11.

作者简介:张迪(1987-),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学生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傲慢与偏见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简析好友对话中的不礼貌语言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