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2014-07-08 03:41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卢翠香邱春锦郑永德
中国食用菌 2014年5期
关键词:花脸培养料个数

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卢翠香,邱春锦,郑永德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莆田 351144)

花脸香蘑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卢翠香,邱春锦,郑永德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莆田 351144)

通过对花脸香蘑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在栽培过程中的幼蕾总数、有效子实体数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的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居中,产量最高,是最理想的栽培模式。

花脸香蘑;栽培模式;产量

花脸香蘑(Lepistasordida)又名紫晶香蘑、紫晶口蘑、丁香蘑[1],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还富含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2,3],具有养血、益神、补肝和补五脏之功效[4]。其香味浓郁、口感清脆、色泽怡人,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是1种珍稀优质的野生食用菌。为了探索花脸香蘑在莆田地区的人工栽培技术,笔者进行本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1种最省工、省本的栽培模式,并为花脸香蘑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本试验花脸香蘑子实体采自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顶坑村山上的草丛中,经组织分离获得花脸香蘑菌株。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料)配方

母种培养基为普通PDA;原种培养基:棉籽壳40%、木屑42%、麦麸15%、石灰2%、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65%;栽培种培养基:麦粒82%、牛粪15%、石灰2%、轻质碳酸钙1%,pH6.5~8.5,含水量65%;栽培培养料配方:稻草51%、牛粪粉30%、棉籽壳15%、石灰2%、轻质碳酸钙2%。

1.2.2 栽培模式设计

栽培模式1(袋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然后将稻草切成长3 cm~4 cm,再同牛粪粉、棉籽壳等其它辅料拌匀并提前1 d预湿;第2天将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用17 cm×33 cm×0.05 cm规格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湿料800 g(折合干料350 g),再进行常规灭菌、接种、菌丝培养。

栽培模式2(发酵料床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然后预湿并混拌均匀建堆,堆制发酵12 d~13 d,期间翻堆3次,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移入栽培房的床架上铺放紧实,最后进行播种和菌丝培养。

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先按配方称取培养料,在培养料进床上架前,提前1 d用4%的石灰水浸泡稻草6 h后捞起沥干,并将棉籽壳和牛粪粉预湿;第2天按比例加入轻质碳酸钙把4种培养料拌匀,再移入菇房均匀铺放在栽培床架上,并注意铺放紧实;最后进行播种和菌丝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料时进行覆土出菇管理(栽培模式1采用袋内覆土出菇方式,3种栽培模式覆土厚度均为3 cm~4 cm,栽培模式2和栽培模式3的投料量均为18 kg·m-2,每平方米播种量均为750 mL菌种瓶2瓶,其管理模式与姬松茸栽培相同,待子实体菌盖平展,孢子未弹射时采收)。

1.3 观察项目和统计分析方法

栽培过程中计数各栽培模式花脸香蘑的第1潮、第2潮幼蕾个数与有效子实体个数,并分别称得产量。每种栽培模式统计3次重复,其中栽培模式1按85袋为1 m2换算。多次花脸香蘑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头2潮菇的产量可占总产量的80%左右,所以本试验只取头2潮菇所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第1潮、第2潮菇幼蕾个数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的第1潮、第2潮菇幼蕾个数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栽培模式的第1潮、第2潮菇幼蕾个数

注:表中数据为每个处理3次重复的平均数,栽培模式1按85袋为1 m2换算。下同。

由表1可知,栽培模式2的第1潮、第2潮菇幼蕾个数最多,栽培模式1的第1潮、第2潮菇幼蕾个数最少,两者相差1倍左右。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幼蕾总个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第1潮、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个数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的第1潮、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个数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栽培模式的第1潮、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个数

由表2可知,栽培模式2的第1潮菇有效子实体个数最多,栽培模式3的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个数最多,而第1潮、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总个数以栽培模式2为最多,栽培模式1为最少。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模式2和栽培模式3的第1潮、第2潮菇有效子实体总个数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与栽培模式1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第1潮、第2潮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第1潮、第2潮菇子实体产量见表3。

表3 不同栽培模式第1潮、第2潮菇子实体产量

由表3可知,不同栽培模式的花脸香蘑子实体产量不同,栽培模式3的平均产量最高,为4.69 kg·m-2,栽培模式2的平均产量为4.37 kg·m-2,而栽培模式1的平均产量仅为2.93 kg·m-2。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模式2和栽培模式3的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与栽培模式1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4 子实体大小比较

不同栽培模式花脸香蘑子实体大小双较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栽培模式花脸香蘑子实体大小比较

在花脸香蘑不同栽培模式试验过程中,发现栽培模式1的子实体个数较少,朵型较大,平均单个子实体重为5.22 g,菌盖直径为5.28 cm,厚度为0.91 cm,菌柄较粗壮,而栽培模式2的子实体个数最多,朵型最小,栽培模式3的子实体个数和朵型居中。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脸香蘑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栽培模式1(袋栽法)的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最少,子实体产量最低,生物转化率更低;栽培模式2(发酵料床栽法)的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最多,但由于朵型较小,所以产量并不是最高;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的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总数居中,但产量最高。

由于不同栽培模式对花脸香蘑培养料的处理方法不同,而花脸香蘑菌丝长势旺盛,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强,可采用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进行栽培,培养料不要经过高温灭菌或堆制发酵而直接被分解、吸收和利用;栽培模式2(发酵料床栽法)中的培养料通过堆制发酵,由于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大量繁殖的活动,纤维素初步分解,使它们的养分由无效态、缓效态变为有效态、速效态,培养基营养丰富有利于花脸香蘑菌丝的吸收和利用,造成原基太多,成菇率低,以致营养浪费,后期养分不足,反而影响花脸香蘑的产量,这可从本试验中的栽培模式2的第2潮子实体产量比栽培模式3的第2潮子实体产量低得到证实。

通过花脸香蘑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从整体上看,栽培模式3(生料床栽法)是最理想的栽培模式,虽然在产量上与栽培模式2相比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但在栽培过程中可省略装袋灭菌或培养料堆制发酵的工序,不仅省工、省本,而且产量较高,栽培效益较好,值得在花脸香蘑生产上推广应用。

[1]黄年来. 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13.

[2]罗心毅,洪江,张勇民. 人工栽培花脸香蘑的研究进展[J]. 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03,25(3):14-15.

[3]罗心毅,洪江,张勇民. 花脸香蘑元素测定[J]. 中国食用菌,2003,22(4):43-44.

[4]谢福泉,胡七金. 野生优良食药用菌花脸香蘑的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2005,3(4):52-56.

Comparative Test ofLepistasordidaCultivated by Three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l

LI Bi-qiong, CHEN Zheng-ming, LIN Jun-yang, LU Cui-xiang, QIU Chun-jin, ZHENG Yong-de

(Put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utianFujian351144)

The number of young bud, fruit body and yield ofLepistasordidacultivated by 3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l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d of raw material model was the most suitable. The number of young bud, fruit body were at the middle and yield ofLepistasordidawas the highest.

Lepistasordida; Cultivation model; Yield

*项目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科技攻关项目“莆田市食药用菌资源利用与示范推广”(2010N10)。

李碧琼(1974-),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模式研究。E-mail: Libiq8236@126.com

2014-07-20

S646.9

A

1003-8310(2014)05-0033-02

猜你喜欢
花脸培养料个数
花灯和花脸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草菇出菇为何怪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有猫如弟
有猫如弟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