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鬼魅部队”

2014-07-08 17:10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国士兵鬼魅莱茵河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几天后,两个法国人骑着自行车穿过美国陆军司令部第二十三特别部队的警戒线,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深感震惊:他们看见4个美国士兵抬起了一台约40吨重的谢尔曼坦克。

这支特别部队的士兵除了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没有其他超人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坦克是充气坦克。这支部队被称为“鬼魅部队”,士兵都是艺术家,包括歌手、插画家、电台播音员和音效师等。1944年1月,这些人从纽约和费城的艺术院校应征入伍,任务是愚弄德军。他们的方法包括布置充气坦克,使用500磅重的扩音器播放军队集结声音,以及一些假的无线电报。

从1944年初加入战斗到二战结束,他们总共演出了20次“瞒天过海”的好戏,挽救了大约1.5万到3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他们从未露出过“庐山真面目”,甚至参战的其他士兵对此都一无所知。

兵不厌诈,障眼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战争史的一部分,特洛伊木马也许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鬼魅部队将这种伪装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进行声光电的“巡回表演”,在战场上“演戏”,设计声音,创建布景。而且,在第一天的演出结束之后,他们将所有的表演道具打包,第二天再赶往另一个地方,上演同样的好戏。为了弥补盟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这支部队可以使用充气坦克,并用扩音范围达15英里的大型音响制造大部队集结的假象,再加上一些假无线情报,这些战场上的“骗局”屡试不爽。

从诺曼底登陆到阿登战役,这支鬼魅部队进行了多场逼真的“军事演出”。他们最成功的一次演出是在二战结束前不久进行的。当时德军已经退守国内,凭借莱茵河顽抗。美国第9集团军准备渡过莱茵河深入德国作战。第二十三部队的任务是吸引德军的注意力,分散其防守力量。只有1100名士兵的第二十三部队需要伪装成第30师和第79师,这两个师总共约有3万人的兵力。

第二十三部队将真坦克和充气坦克混在一起,制造了大军压境的假象来迷惑敌人。他们制作的假冒侦察机甚至骗过了自己人:一些美国飞行员试图把飞机停在这些假飞机旁边。他们的逼真演出帮助盟军的先头部队顺利渡过莱茵河,几乎没有遇到德军的抵抗。德军拱手让出了莱茵河的桥头堡,“鬼魅部队”也因此受到嘉奖。

1945年7月,鬼魅部队返回国内。在日本投降之后,这支部队也于1945年9月15日结束使命,就地解散。

这支特殊部队中的很多人后来都从事艺术工作,在机密文件解密前,不允许他们将自己在二战中的经历告知妻子、家人和朋友,二战的官方历史中也并没有关于这支部队的陈述。鬼魅部队的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的伪装部队非常有创意,充满想象力。

摘自《中华读书报》

猜你喜欢
美国士兵鬼魅莱茵河
2020年9月27日,美国士兵在在叙利亚东北部执行“内在决心”行动
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摄影作品
美士兵竟在拉脱维亚纪念碑下小便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莱茵河有多深
勤奋的莱茵河
“鬼魅”的权力斗争
——当代美国作家诺曼·梅勒作品主题思想再思考
阿自杀袭击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