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安·贝蒂研究述评

2014-07-14 03:50郭颖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515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
关键词:贝蒂短篇小说文学

⊙郭颖[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515;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国内安·贝蒂研究述评

⊙郭颖[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515;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安·贝蒂是近年来美国文坛非常引人注目的女作家,也是美国“简约派”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四次被收入欧·亨利小说奖作品选集,并入选《二十世纪最佳美国短篇小说选》。本文以CNKI为搜索依据,对国内安·贝蒂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不但译作资料匮乏,整体研究也非常稀缺,系统性的总结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安·贝蒂国内研究述评CNKI

一、安·贝蒂简介

安·贝蒂(Ann Beattie,1947—)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早年就读于康涅狄格大学,专修文学。1972年在《西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A Rose for Judy Garland’s Casket。1974年开始在著名文学杂志《纽约客》上发表作品A Platonic Relationship,并从此成为主要撰稿人之一。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名为Distortions(1976),首部长篇Chilly Scenes of Winter更是两度被改编为电影,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商业角度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文评家J.D.奥哈拉称赞她为“自唐纳德·巴塞尔姆以来最为优秀的新一代作家”。

由兰登书屋出版的短篇集Secrets and Surprises(1979)和长篇小说Falling in Place(1980)使贝蒂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文学批评界经常将她与约翰·奇弗、厄普代克以及塞林杰相提并论。随后,她不断有提升文学声望的佳作问世,包括短篇集The Burning House(1982)、长篇Love Always(1985)。1989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Picturing Will一经出版销量即达到十万册,获得了一致好评和巨大成功。之后的两个短篇小说集Where You’ll Find Me(1986)和What Was Mine(1991)则使其彻底摆脱了“六十年代代言人”的狭隘称号。

笔耕不辍的贝蒂陆续推出其他作品:Another You(1995),My Life,Starring Dara Falcon(1997),Park City:New and Selected Stories(1998),Perfect Recall(2001),The Doctor’s House(2002),Follies:New Stories(2005)以及收入了三十年间发表于《纽约客》的四十八个短篇The New Yorker Stories(2010)和第八部小说Mrs.Nixon:An Novelist Imagines a life(2011)。

安·贝蒂在文坛激起的波澜和所获的荣誉甚多:“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1978)、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文学奖(1980)、1998—1999年任美国文学艺术学会文学副会长、国际笔会短篇小说终身成就奖(2000)。她的作品四次被收入欧·亨利小说奖作品选集,并被选入约翰·厄普代克所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

与安·贝蒂在美国文坛备受瞩目所不相称的是,中国学者和读者们对其的关注明显不多,相关译作或研究也极为匮乏。仅仅只有第五部短篇小说集《什么是我的》(What Was Mine,1991)在2001年被翻译出版。

国内关于贝蒂的学术性研究也十分匮乏。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搜索到的资料为依据,于的《美国作家安·贝蒂及其短篇小说〈像玻璃〉》(1995)是最早的对其小说进行评论的学术性论文。该文简要地介绍了贝蒂其人并对小说的主题、人物以及艺术手法进行了评论。由于研究资料的不充分,评析的内容和深度也略显浅薄。

随后,李晨歌、罗桂保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名家安?比蒂其人其作》(2008)、杨向荣的《美国的短篇小说作家们(二)》(2009)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贝蒂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胡朗则从新作速递的角度将优秀作品引荐给广大读者。宋明炜的《丰富的简约》(1997)更多的是从“简约派”的角度来评析贝蒂的极简主义文风。

再者,李秀凤于1997年在《外国文学研究》上所发表的《科技的发展与家庭的危机——评美国女作家安·贝蒂短篇小说集〈燃烧的房子〉》一文,重点从小说的主题、别出心裁的构思和第一人称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剖析了贝蒂的小说特色。

进入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安·贝蒂小说的研究稍微有所增多。李晨歌在2011年7月和9月陆续发表了两篇对《刻画维尔》的评析,她将小说置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进行解读,进一步体现了美国简约派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本质特征。曹艳在《无“家”可回的现代人——〈两面神〉主题探幽》(2009)中探究了使得人们产生了“无

二、国内研究

家”可回感觉的原因。姚晓威重点解读了两篇作品,《后现代写作方式在〈蜂蜜〉中的应用》(2011)和《简析安·贝蒂〈女工〉的元小说特征》(2012)。前者揭示出当代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在混乱无序的社会中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和迷茫心境;后者关注的是小说中的后现代元小说特点,力求将小说的虚构性揭露给读者。

此外,查询显示,仅有两篇以安·贝蒂为选题的硕士论文,没有相关的博士论文。李晨歌的《平实之中见奇崛——安·比蒂的小说〈刻画维尔〉中的新现实主义》(2006)具体论述了小说在写作主题和技巧上所表现出的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最新的解读来自刘晓丹的《安·贝蒂〈纽约客故事集〉的女孩形象研究》(2013),其着重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说中的女孩形象展开主题研究。

三、问题与展望

从国内关于安·贝蒂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极为欠缺,仍处于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初级阶段。

首先,译作资料匮乏。仅有一部短篇小说集的中文译本,而国外研究贝蒂的专著、评论、访谈等资料的译本则几乎全无,极需扩大研究队伍,加大对其作品的引进以及翻译力度,推动读者的认识和接受。

再者,研究缺乏系统性并存在局限性。由于资料匮乏,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们对安·贝蒂作品的认识还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面上,论题零散,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为主且数量不多,至今尚无相关研究专著或是评论集出版。另外,研究的选题大多集中在对主题内容的解读和写作风格的剖析,对作者生平、创作的整体观照、读者的接受研究、比较研究等领域都几乎是一片空白。

综上所述,尽管安·贝蒂是美国文坛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之一,但中国读者对她的认识不多,学者们的研究也十分薄弱,还有许多学术空白急需填补。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国内研究资料,拓宽研究文本,突破研究定势,尝试用更多的研究方法进行多元化的诠释,从而更深入全面地揭示出安·贝蒂作品的文学意义。

[1]杨怡,吴洪译.安·比蒂什么是我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李晨歌,罗桂保.美国新现实主义名家安·比蒂其人其作[J].甘肃高师学报,2008(4):39—42.

[4]李秀凤.科技的发展与家庭的危机——评美国女作家安·贝蒂短篇小说集《燃烧的房子》[J].外国文学研究,1997(2):108—109.

[5]杨向荣.美国的短篇小说作家们(二)[J].作家,2009:16—118.

[6]宋明炜.丰富的简约[J].书屋,1997(4):70—72.

[7]乔雪瑛.简约并非简单——为当代美国文学“简约派”正名[J].英语研究,2007.

[8]李晨歌,吴颖.母性的迷失——论安·比蒂小说《刻画维尔》的主题[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4):93—96.

[9]李晨歌.心灵的沼泽——解读安·比蒂的小说《刻画维尔》[J].陇东学院学报,2011(5):39—41.

[10]胡朗.安·贝蒂出版新的短篇小说集[J].外国文学动态,2001:46.

[12]胡朗.安·贝蒂出版小说新作《跟男人们同行》[J].外国文学动态,2010.

[13]曹艳.无“家”可回的现代人——《两面神》主题探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12—13.

[14]姚晓威.后现代写作方式在《蜂蜜》中的应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1(8):21—24.

[15]姚晓威.简析安·贝蒂《女工》的元小说特征[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

[16]李晨歌.平实之中见奇崛[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17]刘晓丹.安·贝蒂《纽约客故事集》的女孩形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作者:郭颖,硕士,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暨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贝蒂短篇小说文学
短篇小说中的时间——评余静如短篇小说《好学生》《平庸之地》
我们需要文学
怎样写短篇小说
百变猫咪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