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古窑址出土陶瓷欣赏(一)

2014-07-14 07:55魏传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淄川釉瓷釉色

魏传来

山东省淄博市 淄川 255100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还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记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

《史记》:“黄帝命宁封为陶正”。《吕氏春秋》:“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周书》:神农作瓦器。《物源》:神农作瓮。《左传》:炎帝以火纪官。说明早在上古炎黄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制陶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不仅烧造陶器,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制作陶器的官职。

考古发现:早在距今1万年前,淄博先民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制造陶器的技术。2007年,国家文物部门对淄博沂源“扁扁洞”新石器早期人类居住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认定这里是目前我国最早的文化层完整的陶器制作遗址。上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淄博先民们,“抟土制器,掘地筑窑,焚柴而陶”,创造出华夏大地上第一件粗粝朴拙的陶器,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历史的帷幕。

距今6500年的淄川口头村大汶口文化遗址,已发现这时有手制烧成的泥质红、白陶器。在距今4500年的淄川北沈马村和淄川三台村龙山文化遗址,轮制磨光黑陶的烧制已十分普遍和成熟了。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春秋战国,齐桓公欲想拜田完为大夫,田完坚辞,表示只盼能承父业,做自己擅长的制陶业,齐桓公就让他做了“工正”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工业部长。田完在指导督造齐国窑务的同时,亲自筑窑烧成,烧造的陶器,工艺精湛,质地优良,专供齐国国君供奉周朝天子之用。齐国上至国君下至百姓尊称田完亲自掌烧的窑口为“陶正官窑”。据考证:我国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考工记》这部书,就是田完所作,记述了田氏家族管理齐国手工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结晶。

图1 汉代人面足黄釉陶鼎

图2 汉代s耳黄釉陶壶

位于淄川区东北部黉山脚下的寨里大张古窑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产地之一,初建于历史上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其产品主要有盘(图3)、碗(图4)、瓶(图5)、壶(图6)、罐、尊等,以青瓷饼底碗居多,其造型厚重,胎质灰白,杂质较多,烧结度很高。早期产品大都釉色斑驳,凡器外均涂半截釉,腰部以下露胎质,颇具初创时期的风格。晚期工艺改进,从胎料、釉料的选择和配制,到成型、施釉、建窑和烧成,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成型技术上已熟练地采用了慢轮拉坯成型。产品质地细腻坚实,釉层加厚,釉色青中泛黄,明亮润泽,造型更加秀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代,除寨里窑继续烧造外,淄川城西二十多里的磁村窑开始兴起,初期烧制青瓷产品,(图7)造型轻巧别致,釉色纯净,唐代中期以盛产黑釉瓷独秀一方,釉色晶莹润泽,色黑如漆(图8)。除黑釉产品外,已能生产白釉瓷和酱釉瓷,白瓷都用化妆土(图9、10),釉色较纯正,并盛行在白釉上点绿彩,开创了中国北方瓷器生产彩瓷的先河窑(图11)。在唐代晚期大量烧造色釉瓷的同时,开始试烧艺术釉瓷器,并在窑址发现了我国北方目前所知最早的雨点釉瓷(图12)、兔毫釉瓷(图13)和茶叶末釉瓷(图14、15、16)。磁村窑在经过五代进入宋朝以后,迎来了它的全盛辉煌时期,烧造瓷器的地点迅速增多,烧造规模日益扩大,以磁村窑为龙头向颜神店(今博山)周围迅速扩展。现已发现的窑址为郝家窑,巩家坞窑,大街窑、八陡窑、山头窑等。

图3 寨里窑早期青瓷盘

图4 寨里窑青瓷碗

图5 寨里窑青瓷瓶

图6 寨里窑唐代青瓷注子

图9 白瓷洗

秦代,淄博临淄、淄川一带大量烧制日用陶及建筑用砖瓦,至汉代,陶塑艺术已非常发达,品种有各种文官俑、武士俑、骑士俑、宴饮俑及动物陶塑等,并已开始烧造釉陶。1976年在磁村出土了完整的汉代黄丶绿釉陶器(图1、2)。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生产,是开始于距今约1400年前的北朝时期的淄川寨里窑。

图7 青瓷灯

图8 黑釉谷仓

图10 白釉壶

图11 白瓷点绿釉渣斗

图12 雨点釉碗

图13 兔毫釉碗

图14 茶叶末釉胡人骑狮

图15 茶叶末釉瓷虎

图16 茶叶末釉臥童

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建南宋,都杭州,偏安一隅。时山东为大金朝政权统治。金代是女真族于我国北方继辽而起建立的又一个王朝,,雄距祖国半壁河山,和南宋对峙长达一百多年。虽社会动荡,但淄博的陶瓷业仍有很大发展。产品造型多样,装饰简单,其粗犷不羁、洒脱生动的时代特点非常明显。这个时期生产的黄绿釉彩瓷更是别具一格,既沿袭了“唐三彩”、“宋三彩”的制造工艺,又在诸多方面有所创新,可以称为淄博窑“金三彩”(图17)。

和唐三彩相比,淄博窑金三彩生产的不是冥器,而是当时社会人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用器。主要是集工艺陈设与实用于一体的日常生活用器,如各种各样的象生灯,狮子枕(图18),三足香炉(图19)等;艺术陈设器:人骑马(图20)、人骑狮(图21)等。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造型、儿童嬉戏等儿童玩具。另外也有不少建築构件用器。

图18 金三彩瓷枕

图19 三彩香炉

图20 文官骑马

图21 武士骑狮

金三彩仕女在发现的金三彩器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形态与真人酷似,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它们的体貌姿态、衣着打扮时代感非常强烈。特别是女真贵妇女俑,面颊丰腴,细眉高鼻,神态优雅,妙丽婀娜。而且穿着异常华丽:头戴圆弧形窝帽,上身穿直领对襟窄袖旋袄,内着齐胸长裙,下穿百褶裙,当是金代女真贵族妇女最流行、最时髦考究的服饰。她们有的怀抱爱犬,有的手持铜镜,有的双手玩扇,有的两手交叠前握,光影闪动,仪态万方;入情入景,风采卓绝,显露着富足骄侈的神态(图22)。应该是金代女真族统治阶级奢侈浮华生活的写照。她们的绰约风韵,触动着人们的情感,撩拨着人们的心弦,见证着大金帝国的繁华与嬉闹。仿佛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金代那辉煌的气象和绵绵不绝、千回百转的历史故事。

图22 三彩仕女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淄川釉瓷釉色
如意
淄博少儿美术中心淄川校区刘亚群老师辅导的学生作品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宋代淄川名人王樵与奂山
试析山东淄川出土狮子构件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