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笔染三春韵,抱玉才倾五彩瓷——探秘刘劲松的陶瓷绘画世界

2014-07-14 07:5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底径醴陵劲松

釉下五彩 《鸿雁》│瓷板│长175cm 宽84cm │刘劲松

陶瓷界的人都知道,醴陵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瓷城”。清末创烧的釉下五彩瓷独树一帜,被西方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开始,醴陵釉下五彩瓷一直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为生活用瓷、陈设瓷、宴会瓷、礼品瓷,被誉为当代“国瓷”。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醴陵人,刘劲松从事陶瓷艺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刘劲松也很幸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这是一个名师荟萃的地方,邓文科、熊声贵、邓景渊等都是陶瓷界德艺双馨的大师巨匠。此外,张守智、李正安、郑宁等专家学者也不时前来交流。刘劲松在陶瓷研究所二十年,转益多师,亲炙其学,深得真传,奠定了坚实的从艺基础。2003年起,他北上京城,求学数载,既考察一线市场动态,也关注传统名窑精品,更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益,眼界为之大开。近几年来,他投身陶瓷企业,在醴陵新世纪艺术馆担任艺术总监,潜心创作,直接与市场互动,推出了一批深得青睐的佳作,更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刘劲松言语不多,是个很有内秀的人。他的内秀,突出体现在他对陶瓷艺术的思考和实践上。

釉下五彩《相知图》│棒槌瓶│高46cm口径3.5cm 底径10cm │刘劲松

在艺术领域,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陶瓷艺术领域,除了传承与创新,还有一个艺术与工艺的永恒课题。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刘劲松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在这两对关系上做了自己的选择。就创作题材来说,刘劲松是专攻花鸟。其实,他之前是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都涉猎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艺术却是没有止境的。只选择花鸟作为自己的创作领域,这是一种智慧,合乎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旨。

釉下五彩《金玉满堂》 │手拉坯缸│高31cm 口径13.5cm 底径13cm│刘劲松

刘劲松的花鸟画,学宋元,师造化,兼工带写,观察细致入微,手法工整细腻,既有写实之功,也有灵动之趣。细而观之,有两点极为突出:一是注重笔墨情趣,二是注重用色。笔墨是中国画的安身立命之本。在釉下五彩瓷上体现笔墨,既需要深厚的书画功底,更需要对釉下五彩技艺的熟练掌握。刘劲松在创作中,有意将笔墨技巧与釉下五彩工艺相结合,传达笔情墨趣,如通过染和皴,甚至借助油画的“肌理”体现墨意。在用色上,除了传统的“随类赋彩”,有着油画底子的他还很注重画面的光线感,通过复色、罩色,使画面色彩丰富,呈现出静、清、雅、文的深邃意境,整个作品既有传统味,又透出一股新意。应该说,刘劲松的艺术实践是方向明确的,路子是对的,这些作品见证了他的思考和实践。

猜你喜欢
底径醴陵劲松
庄劲松美术作品
因瓷而生 为瓷而兴——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醴陵陶瓷文创新模式
因瓷而生 为瓷而兴
——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醴陵陶瓷文创新模式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王劲松:行走在边缘的一颗恒星
因瓷而生 为瓷而兴——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醴陵陶瓷文创新模式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大型卷筒绳槽底径测量方法浅析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