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冠状病毒性疫病的诊治

2014-07-15 07:47白音昌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脊髓炎流行性周龄

白音昌

1 猪传染性胃肠炎

1.临诊症状。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在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在0-10%。断乳猪感染后2-4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2.机理病理。TGE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机体。病毒经口咽,食管,胃进入消化道,在小肠上皮细胞发生感染,导致空肠和回肠的绒毛显著萎缩。感染的上皮细胞受到破坏脱落,破坏了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功能,使肠道水解乳糖和吸收其他营养成份的功能下降,肠腔内高渗,导致严重腹泻脱水。TGE病毒经鼻腔进入呼吸道,在鼻粘膜和肺中增殖,然后经血液进入小肠。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2-18小时,仔猪发病后往往表现为严重脱水而死亡。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可见程度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胃肠充满凝乳块,胃粘膜充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弹性下降,管壁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泡沫状、黄色、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淋巴管没有乳糜。心,肺,肾未见明显的病理肉眼病变。

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小肠绒毛萎缩变短,甚至坏死,与健康猪相比,绒毛缩短的比例为1:7;肠上皮细胞变性,粘膜固有层内可见浆液性渗出和细胞浸润。肾由于曲细尿管上皮变性尿管闭塞而发生浊肿,脂肪变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线粒体、内质网及其它细胞质内的成分变性,在细胞质空泡内有病毒粒子存在。

3.防制方法。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的肠道疾病。(1)症状 临床特征为呕吐和严重下痢。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水一样腹泻,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2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很高,虽然各种年龄的猪只对此种病毒传染都是敏感的,但5周龄以上者很少死亡。(2)防制 发生该病时,立即将病猪与健康母猪和未感染的仔猪隔离饲养,以保护仔猪免受感染,圈舍清扫干净,并用草木灰水或碱水消毒,可用下列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每天2次;磺胺脒0.5~4克、次硝酸铋1~5克、苏打1~4克,混合口服。对失水过多的重病猪,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2 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一般死亡率达50%以上。

1.病原特征。导致本病的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它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多形性,近似球形,直径95~190nm,有囊膜,核酸型为RNA。病毒能在胎猪肠组织单层上皮细胞、CA—1细胞、Vero细胞中生长。该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对乙醚和氯仿敏感,60℃30min可灭活。病毒抵抗力不强,一般碱性清毒剂对病毒都有效。

2.流行特点。只有猪感染本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该病冬季和早春多发。

3.临床症状。潜伏期1~2d,仔猪症状明显,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1周龄以内仔猪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断奶仔猪和育成猪出现4~7d的水样腹泻,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成年猪症状较轻。

4.病理变化 病死猪消瘦、脱水。死亡仔猪胃内有黄白色乳块?小肠胀满?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小肠绒毛缩短?绒毛上皮细胞核浓缩、破碎、坏死性病变。

5.实验室诊断 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

首先是电镜检查。将腹泻病猪的肠内容物或粪便进行差速离心,然后负染,电镜下观察。其次是,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取病猪小肠作冰冻切片或小肠黏膜抹片?风干后用丙酮固定?再加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者小肠绒毛膜上皮细胞浆内呈现亮绿色荧光。

6.控制措施。第一预防。加强饲料管理,注意保暧?保持干燥,加强消毒。免疫:通过口、鼻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细胞弱毒苗或注射氢氧化铝灭活苗?也可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各口服1次弱毒苗?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4~5周。仔猪10kg时可再免疫1次。第二是治疗。目前还无特效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病情,降低仔猪死亡率,促进康复。腹泻严重的,可应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0g?水10kg)。应用抗生素可以预防继发感染。

3 血凝性脑脊髓炎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以呕吐、消瘦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特征,病死率高。

1.病原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病毒核心为单股RNA。该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等敏感,不耐热。

2.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多数是在引进新猪后发病。本病只感染猪,以仔猪最为敏感。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病毒常存在于上呼吸道和脑组织中,主要经鼻液传播,以呼吸道传染为主,有时鼻液污染饲料和饮水,也可经消化道传染。本病流行有一定自限性,产头胎仔猪的发病母猪,以后产仔可不再发病,常侵害一窝或几窝,以后猪群产生了免疫反应而停止发病。

3.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至6天。根据病程和症状临床分两种病型。呕吐衰竭型:常见于3周龄以下仔猪。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口渴、不食、便秘、消瘦、衰竭症状。体温有一过性升高。严重饮水障碍,水人口中不吞咽,似咽肌麻痹。较小仔猪几天后,严重脱水,昏迷而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较大仔猪症状略轻,死亡率较低,不死者转为慢性消瘦的僵猪。脑脊髓炎型:多见2周龄以内仔猪,尤其为4-7日龄猪。主要为脑脊髓炎症状。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被毛倒立。体温是一过性升高。轻度呕吐和便秘,有些病猪打喷嚏、咳嗽。发病1-3天后,出现神经症状,感觉过敏、步态不稳、趴地、突发尖叫,全身肌肉震颤、痉挛。四肢末端发紫,后肢逐渐麻痹,呈犬坐式。最后呼吸困难,眼球震颤。倒地昏睡而死,少数耐过者可康复。

4.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不明显。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呕吐衰竭型,肺呈慢性间质性支气管炎,肺泡上皮肥厚,肺气肿,25%脑组织中有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脑脊髓炎型,脑干部灰质部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形成管套。

5.诊断根据1-3周龄仔猪发病结合临床两型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认需做病原学和血清学试验,病原学采病猪脑,做病毒分离。最后以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病毒。诊断的脑脊髓炎型应与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相鉴别。呕吐衰竭型应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相区别。

6.防治目前本病无有效治疗药,也无疫苗。对猪场应加强引人新猪的检疫,防止传人。一旦发病,要早诊断,严格隔离消毒,防止病情蔓延扩大。

猜你喜欢
脊髓炎流行性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