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绿色物流法

2014-07-15 05:10左芳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物流绿色环境

左芳

摘 要: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也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这就要求物流产业法必须与环境法相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子部门法——绿色物流法。笔者结合环境法,对建立绿色物流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绿色物流; 物流法

随着作为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环境恶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21世纪,在我国物流业起步之初,倡导绿色物流,从环境保护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建设,使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形成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物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绿色物流沿着法制轨道发展,这就要求物流产业法必须与环境法相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子部门法——绿色物流法。这既是对物流法律体系的完整,又是对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

1 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物流活动的非绿色因素上。具体表现在运输、储藏、流通加工、包装以及装卸搬运等物流活动中。

(一)运输中的非绿色因素

運输中的非绿色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环境污染。如:造成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二)仓储中的非绿色因素

仓储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商品仓储必须借助一些化学方法养护,不慎使用将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有,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储方法不当,将造成爆炸或泄露使周边环境污染或破坏。

(三)流通加工中的非绿色因素

流通加工的非绿色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包装中的非绿色因素

包装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

1.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塑料袋、铝制易拉罐等包装会给自然界留下长久污染。

2. 使用一次性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3. 过度包装,过度包装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月饼包装为例,企业每生产10万盒月饼,包装耗材就等于砍伐4-6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全国每年生产1亿多盒月饼,也就是说要“吃掉”6000多棵树。按媒体报道,北京市每年因月饼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就高达2亿多元。中秋节一过,这些高成本的包装就全部变成令人心烦的垃圾。

(五)装卸搬运中的非绿色因素

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表现在装卸搬运时的野蛮操作,发生货损,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而这又易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

2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由此可见,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和发展。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包含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从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可见,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组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主导、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适用与物流活动。常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目标均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经济利益。绿色物流是在上述经济利益之外,还要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既具经济属性、又具社会属性的目标。绿色物流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在物流过程中在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注重按生态环境的需求,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尽管从宏观角度和长远利益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个体而言却是矛盾的。物流企业作为利益的主体,一般只站在微观角度上以本企业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在进行物流活动过程中很少主动顾及对周围环境和景观的影响,为此应制定有效的绿色物流法规鼓励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加强对物流活动的监控,以保证绿色物流的实现。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而且有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环境利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及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常规物流活动没有处理好上述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下降。绿色物流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物流流动、能量流动建立起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之间的平衡,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这种目标的平衡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法规才能得到落实。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生态伦理学产生与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列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安全和健康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伦理学也使人们对物流环境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传统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这促使人们产生一种强列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绿色物流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为了控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物流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生态环境。因此,绿色物流不仅是企业和消费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更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立法,用强制性手段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总之,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在物流领域的到有效的运用需要法律保障做后盾。

3 我国物流法律中环保体系的缺失

绿色物流战略的實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绿色物流事业、除了采取相关知识普及、专家型管理者引入等手段外,还必须通过制定适宜的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法规,完善绿色物流法制,加强执法力度,推动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如《清洁生产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些法规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针对物流领域的环境立法还远远不够,造成物流法律中环保体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

1. 绿色物流立法滞后,物流环节无法可依的现象时有发生,与绿色物流建设不适应。

2. 运用到物流领域的环境法多是义务性规范,缺乏权力性规范,难以调动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活动的积极性。

3. 绿色物流立法质量不高,政策性、原则性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差。

4.法规之间欠协调。体制分割致使我国物流立法分割甚至矛盾。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规划时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忽略了全局效益;只考虑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导致物流行业无序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由此看出,我国绿色物流法律建设薄弱,致使企业目光只是盯着常规物流。为了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必须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制度融入物流法律建设中,并加快绿色物流相关法规的制定。

4 建立绿色物流的法律建议

随着绿色物流的推进,物流产业尽快结合本行业具体情况,将环境法基本原则合理引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物流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建立绿色物流法律建议如下:

(一)限制过度包装

包装技术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点。由于包装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用绿色包装技术,应成为成功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

应抓紧制定物流包装法,首先,通过立法宣传使过度包装应成为各生产企业的共识。其次,规定过度包装属于违法行为,并且为了落实物体包装比率和层数限制,应对商品的包装要进行检查,奖励精简包装,过度包装的商品要罚款等制度。

(二)规范废弃物的回收

过度包装用的塑料制品需要200年以上再能被土壤吸收,这些化学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

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它们是从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中获得企业利益的,就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经济补偿,以恢复其价值。所以应以立法形式要求制造商、进口商和零售商负起将包装材料回收利用与再制造的责任。

(三)开征绿色稅

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消耗,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必将折损其价值。因此,环境资源的利用者和污染破坏者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承担经济责任,补偿环境资源的损失。其补偿方式可以是缴纳绿色税。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做好“绿色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规范“绿色税”和“绿色费”的收缴制度。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明确“绿色税”的意义,做到自觉缴付,并倡导消费者尽量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及运输方式。

(四)明确政府的环保责任

要做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首先要求在宏观、长远规划中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在物流领域就是通过合理规划物流产业园区布局、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才能实现。只有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才能承担这一责任。因此,《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在物流领域,政府环保责任主要表现在:制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物流产业政策,合理调整物流产业结构,搞好绿色物流规划,加强物流领域环境监督管理,协调环境工作,协助物流企业控制污染,落实物流环保设施建设,组织环境综合整治等。

在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绿色物流法的研究人们关注的更少,随着物流绿色化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绿色物流法制建设必将健全,不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会在物流法规中得到充分贯彻,各种环境法基本制度也必将在物流业中得到落实,为绿色物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爱华主编,《物流法律法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王芸主编,《物流法律法规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3]吴红霞主编,《物流法律法规知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4]刘小云主编,《物流法律法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

[5]胡兴成、喻靖文、杨爱明主编,《物流法律法规》,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6]苏彩、高晓琛主编,《物流法律法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

[7]李春富主编,《物流法律法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物流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