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计算机病毒防范对策

2014-07-16 00:13李伟良程容斌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14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防范对策

李伟良 程容斌

摘要:该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防范对策,以期能减少病毒对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影响。

关键词:病毒特点;传播途径;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4-327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在不断的蔓延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们个人计算机的使用,如重要数据遭到破坏和丢失,虚拟资金,账号密码被窃等等,因此有必要对病毒的防范做下研究。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引导部分、传染部分和破坏部分。本质特点是一段程序代码,这种程序代码具有潜伏性和自我复制的特性,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破坏性。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

病毒附着在电子邮件中,一旦用户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感染电脑,对本地进行一些有危害性的操作。

2)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

由于操作系统固有的一些设计缺陷,漏洞层出不穷,这些漏动很容易被病毒利用悄悄的进入用户系统,就像你家里的门窗没关好一样,在你家可以进出自如。蠕虫病毒就是一种常见利用系统漏洞进行复制和传播的目的。

3)通过 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

现在很多病毒可以通过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将病毒程序通过这些软件以附件或网页链接的形式发送出去, 用户只要接收或者打开这个的附件或链接网址,就会被植入病毒。

4)网页

病毒制造者借助浏览器传播病毒的一种方式。他们在自己建立的网站或者流量较大的网站中植入病毒,最为常见的就是网页挂马。用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浏览这些网页后就会被植入病毒。接下来你电脑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是重要资料被窃取。

5)通过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传播

移动存储介质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存储卡(含数码相机、MP3MP4等),病毒通过这些移动存储设备在计算机间进行传播。

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

1)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不要上一些不正规不了解的网站,不随意下载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不随意打开从互联网下载的文件和外来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等),养成先用杀毒软件扫描检测后再打开使用的良好习惯,在输入重要的账号密码时,尽量使用软键盘,避免留下键盘记录,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个人计算机更安全。

2)安装正版专业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要随系统启动一同加载,并定期查杀计算机,还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的变种和升级能力极强,各防护软件的厂商都在不断地推出病毒库升级程序,用户应该及时升级以应对新型病毒的攻击。另外可以安装两种杀毒软件搭配使用,这样可以对杀毒软件进行优势互补,能够较好的查杀病毒。目前国内杀毒软件大多是不能互相兼容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国产与欧美相结合的方法。如360杀毒软件与卡巴斯基杀毒软件搭配使用,瑞星杀毒软件与欧美McAfee杀毒软件的搭配使用等。

3)定时升级操作系统安装补丁

很大一部分的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和传播的,安装补丁程序,能够修补可能被黑客利用的系统内在缺陷。使用Windows自动更新,可以自动检测目前操作系统需要安装的补丁程序。也可以使用辅助软件,如360安全卫士也可以检测操作系统的漏洞,并安装补丁程序。微软的XP操作系统已经于今年4月8日停止服务,为此为了确保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建议用户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Win7操作系统,并定时更新、安装补丁。

4)使用复杂的登录密码

许多病毒都是通过暴力猜测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大大的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建议口令8位以上,使用数字、字母和符号相结合的方法,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大小写和全角半角的变化,增加密码破解难度。

5)关闭或删除系统中暂时不需要的服务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后,通常系统会默认启动许多服务,其中有些服务是普通用户根本用不到的,这些服务不但占用系统资源,还有可能暴露操作系统的信息,并被黑客利用进行入侵。如Telnet(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此计算机并运行程序)、Messenger(信使服务),Remote Registry(使远程用户能修改此计算机上的注册表设置)等等。如果删除或关闭这些服务,将会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6)手工清除病毒

当出现的顽固和新病毒时,杀毒软件往往是束手无策的。这时可以考虑进入系统的安全模式,安全模式下病毒程序很可能没有加载,容易清除。在电脑启动时按“F8”键,会出现Window7的启动菜单,在此菜单中选择进入Window7的安全模式。进入安全模式后,用系统的搜索文件功能查找病毒文件,特别是可疑的EXE文件,如“SysAnti.exe”文件,搜索完成之后将可疑的EXE文件删除。

这时病毒文件虽然被删除,但在注册表里仍然留有多项残余信息,会对系统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在注册表中清理病毒相关的信息。从“开始菜单”选择“运行”,输人Regedit回车,即可进入注册表编辑窗口,在注册表编辑器的“编辑”菜单选择“查找”,在查找目标里输入病毒文件名,如前面提到的“SysAnti”,回车后系统会自动查找相关的选项,将找到的选项删除,然后按“F3”继续查找,直到查找结束。重启系统后未再发现病毒,至此,病毒被彻底清除。

7)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备份

要保障系统的安全,还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重要数据文档和系统要做到有备无患,将重要数据文件保存一份或多份到另外的存储介质上面,将现有的运行正常的操作系统通过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了这些备份,就可以不怕数据丢失、被毁,不怕系统重装,也将使我们彻底摆脱对计算机病毒的恐惧。

4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变换形式,而且这些病毒的入侵方式变得更加隐蔽,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个人用户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一定要采用非常规范的操作方法,同时用户一定要及时地了解相关的知识。只有通过用户自身的防范,才能更好地减轻甚至是杜绝计算机病毒给我们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曹运丘,陈真灵,王文斌.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234.

[2] 葛杰.计算机病毒的手工清除方法[J].福建电脑,2012(12):169-170.

[3] 周晶.计算机病毒分析及其防御对策[J].计算机世界,2012(1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防范对策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源自何处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