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的情感激发

2014-07-18 07:00杨桂琴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穿透力历史课

杨桂琴

摘 要: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把枯燥的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提高认识,达到提高情趣、愉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课;情感激发;穿透力;敢于犯错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设计不断涌现,一种积极向上的中学历史教学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由于考试模式、学科特征等因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情趣越来越越低。那么,提高学生学习情趣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做到语言精练,有穿透力,能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去学习。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历史的情趣。

其次,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敢于突破,打破朝代,章节等界线。比如,讲到昭君出塞,书中寥寥数语,学生会索然无味。我就问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吗?学生争先发言,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兴趣倍增,最终对昭君其人其事印象很深,既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又提高了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再次,把枯燥的历史教学与热播的影视剧结合。比如,讲西汉及汉武帝的大一统,先从《大汉天子》这个电视剧谈起学生介绍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等等,最终教师引导后落实在基本知识上,学生了解记忆汉武帝的大一统,卫青等抗击匈奴的战绩。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历史事实,把史实与电视剧中的大事正确看待,因为影视作品中有演义的成分在内,不能与史实等同。这样,改变了历史课看不见、摸不着,一味枯燥的学习,死记硬背的局面。从而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探究。

第四,历史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系剧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现代的历史教材中,很多的历史史实、人物、事件都被压缩了。所以,学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且知识学起来有些支离破碎的感觉。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相关事件,使学生直观地去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设定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深层次地去体会历史,愉快地学习,达到心理的满足,知识的满足。

第五,敢于犯错。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中,难免出现观点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应采取点拨、激励、暗示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思考,找出错误的源头,激发潜能,努力探索,与此同时,把知识与自身现实、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提高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是单纯的追寻过去,而是在修身,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经过探索、创新,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达到提高情趣、愉悦学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二中)

?誗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穿透力历史课
校长应该怎样做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X射线检测小径管探伤中的应用分析
李惠军:毕生一堂历史课
浅论莫言的小说创作特色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听剑桥院士聊中国诗歌“穿透力”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