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越冬红嘴鸥幼鸟比例及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2014-07-18 11:54白林壮韩联宪鲁红林邓章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红嘴鸥幼鸟滇池

白林壮 韩联宪 鲁红林 邓章文 岩 道

(1.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 昆明市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滇池越冬红嘴鸥幼鸟比例及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白林壮1韩联宪1鲁红林2邓章文1岩 道1

(1.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 昆明市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采用捕捉取样、数码相机拍摄取样和查阅资料,对滇池3个区域红嘴鸥幼鸟比例进行研究。其中捕捉取样结合红嘴鸥环志在滇池海埂大坝进行,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越冬季分别捕捉131、339和475只红嘴鸥;拍摄取样于2013年1、2月和2013年12月2个越冬季在昆明海埂大坝、翠湖公园和滇池白鱼口进行,每地每季各拍摄 1 000 只个体;通过查阅资料,对滇池越冬红嘴鸥幼鸟比例及种群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2012年和2013年4个越冬季,幼鸟在红嘴鸥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23.7%、33.6%、48.9%、43.1%,其中2012年幼鸟增加比例极显著。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增长,其中1992、2002、2010年出现跳跃式增长。依据近年滇池红嘴鸥数量增长规律和幼鸟在越冬种群中所占比例,预测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未来几年内可能还有较大幅度增长。

红嘴鸥;越冬种群;幼鸟比例;种群数量;滇池

红嘴鸥(LarusridibundusLinnaeus)是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东部沿海的候鸟。在中国主要繁殖于天山西部及东北等地的湿地,越冬于中国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在云南滇池越冬的红嘴鸥种群,部分个体繁殖于贝加尔湖[1-6]。20世纪60年代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约300 只,1984年约 2 000 只。1985年11月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昆明市区觅食,市民和政府对其投喂面包和其他食物,当时越冬种群数量约 9 000 只。由于昆明市政府采取了定点投食、禁止捕捉和伤害红嘴鸥等保护措施,因此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种群数量达到3万只以上[7-8],冬天人鸥相戏互动成为昆明的一大景观[9]。学者对滇池红嘴鸥的区域分布、种群数量、迁徙规律、夜栖地、日活动规律、繁殖地和越冬地环境及生活习性对比、鸥粮研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4,7,10-13]。2011—2013年通过对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否因长期人工投食而发生显著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拍摄取样

于2013年1月25—26日、2月2日(2012年冬),2013年12月6—8日(2013年冬)分别在昆明海埂大坝、翠湖公园、滇池西南岸的白鱼口码头3个区域取样。利用佳能G15数码相机,随机选择鸟群中距离拍摄者较近的红嘴鸥,每张照片拍摄4~10只,拍摄距离为3~6 m。为避免重复取样,任意2次拍摄地点的直线距离保持在3 m以上,3个地点每次各拍摄取样 1 000 只个体。取样选择晴朗天气的9:00-16:00进行。室内利用电脑放大照片,统计成鸟和幼鸟的数量。

1.2 捕捉取样

结合红嘴鸥环志工作,于2011年1月(2010年冬)、2012年1—2月(2011年冬)、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2012年冬),在滇池海埂大坝用手操网随意捕捉红嘴鸥,分别捕捉131、339、475只进行环志,环志时记录成鸟和幼鸟的数量。

1.3 成鸟和幼鸟的识别

依据成鸟头、颈、尾上覆羽、尾羽及整个下体纯白,背、肩、翅上覆羽、次级飞羽银灰色,喙红色具黑色喙端;幼鸟三级飞羽和翅上覆羽淡褐,尾羽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喙橙黄色具黑褐色喙端等形态特点,来辨别幼鸟[11]。所有拍摄取样和捕捉取样的个体均能确定为成鸟或幼鸟。

2 结果与分析

在2012、2013年2个越冬季节中,取样的红嘴鸥群体中分别拍摄到幼鸟 1 480、1 294 只,占总数的49.3%、43.1%。其中翠湖公园2年分别拍摄到幼鸟476、432只,海埂大坝幼鸟分别为288、373只,滇池西南岸白鱼口幼鸟分别为 716、489只。拍摄取样和捕捉取样成鸟和幼鸟数据见表1。

表1 红嘴鸥取样数量和幼鸟比例

2.1 不同年份的幼鸟比例及种群数量变化

本次调查幼鸟比例和文献有记载的滇池红嘴鸥越冬期幼鸟比例变化见图1。

由图1可知,1987—2002年滇池红嘴鸥越冬期幼鸟比例变化不大;2010年明显下降,但从哪开始下降没有调查资料;2011—2013年显著增加,但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增长,其中1992、2002、2010年出现跳跃式增长,不同年份的种群数量见表2。

表2 红嘴鸥幼鸟比例与种群数量变化

2.2 不同地点幼鸟的比例差异

本次拍摄取样的3个调查区红嘴鸥幼鸟的比例存在差异。2012年越冬季滇池白鱼口幼鸟比例高达71.6%,翠湖公园该比例为52.4%,海埂大坝该比例为28.8%。2013年越冬季3地幼鸟比例分别为48.9%、43.2%、37.3%(表3)。

表3 3个调查区红嘴鸥幼鸟比例

3 结论与讨论

3.1 红嘴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

红嘴鸥每年10月中旬陆续迁到滇池越冬,12月上旬数量趋于稳定,次年3月上旬陆续北迁。Johnsgard对鹤类(Gruidae)研究认为:鹤类种群幼鸟比例为10%~15%,该种群为健康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14]。 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1987年2月、1992年12月及2002年1月份幼鸟占种群数量比例分别为30.0%、29.5%和30.8%,此3年的当年及之后的2个越冬季分别为1987、1988、1989年,1992、1993、1994年及2002、2003、2004年,红嘴鸥的数量分别为 6 000、5 000、6 000 只,11 000、11 000、10 000 只,及 21 000、22 000、24 000 只,数量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7]。 红嘴鸥的数量从1984年的 9 000 只,增加至近年来的 30 000 多只,呈阶段性跳跃增加,跳跃式增长分别出现在1992、2002和2010年,增幅均超过100%[7],可惜这些年份没有幼鸟比例相关资料。 红嘴鸥幼鸟比例在2010年越冬季为23.7%,小于30%,昆明市林业局于2010年12月红嘴鸥数量同步统计结果为 32 700 只,翌年越冬季数量减少为 31 400 只,幼鸟比例回升至33.6%;2012年越冬季幼鸟比例增至49.3%,远大于30%,相应的红嘴鸥数量为 35 850 只;2013年维持在43.1%,数量继续增加至 39 230 只。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认为,滇池红嘴鸥越冬种群幼鸟比例在30%左右时,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若大于30%,下一个冬季越冬种群数量会有明显增长。如果2014年红嘴鸥在繁殖期和迁徙期没有遇到恶劣天气等意外情况,该年度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预计还会有较大增长。

3.2 成鸟和幼鸟空间分布

拍摄取样数据表明:翠湖公园、滇池白鱼口2个区域的幼鸟比例大于海埂大坝,反映了红嘴鸥成鸟和幼鸟的空间分布有差异。蔡志扬报道,在上海崇明东滩越冬的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也有类似现象[15],推测可能是不同区域的自然因素和食物所致,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3.3 对红嘴鸥保护管理建议

韩联宪等曾报道了滇池地区长期取食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的红嘴鸥平均体重与在自然中觅食鱼虾的红嘴鸥相近,昆明市有关部门生产投喂的人工专用饲料能较好的满足红嘴鸥的能量需求,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因此能顺利越冬和迁徙,数量逐年增加[16]。依据2012、2013年越冬季幼鸟比例高达49.3%和43.1%,预测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还将有较大的增长。自1984年红嘴鸥进入昆明市区觅食,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说明昆明市政府、市民及游客为红嘴鸥投食有利于其种群壮大。但是,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应该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这个问题从未有学者和管理人员提及并加以讨论。作者认为,目前滇池每年超过3万只的红嘴鸥越冬个体,较之20世纪60年代的300多只,1984年开始人工投喂食物时的 9 000 多只,已经远远超出滇池生境的生态容量,在滇池越冬的红嘴鸥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投食获得食物。如果不控制人工投食总量,红嘴鸥数量将继续增长。在滇池生态系统中长期维持高密度红嘴鸥数量,对滇池生态平衡造成较大压力,建议管理部门控制投喂食物的总量,做好鸟情监测工作,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管理对策研究,将越冬红嘴鸥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数量范围内。

[1] 李文发, 赵和生, 栾晓峰. 红嘴鸥繁殖生态初步研究[J]. 动物学研究, 1989, 11: 310-316.

[2] 马鸣, 克德尔汗·巴亚恒, 李飞等.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清单及秋季迁徙数量统计[J]. 四川动物, 2010, 29(6): 912-918.

[3] 仇福臣, 蔡勇军, 杜微. 扎龙保护区的繁殖水禽及其生境现状[J]. 高师理科学刊, 2002, 22(1): 45-48.

[4] 王紫江, 吴金亮, 黄海魁, 等. 昆明地区红嘴鸥的迁徙研究[M]//王月冲, 王紫江, 高正文, 等. 保护鸟类和谐发展.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6: 55-60.

[5] MacKinnon J, Phillipps K.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6] Gorke M, Brand R. Hew to live in colonies:spatial foraging strategies of the Black-headed Gull [J]. Oecologia (Berlin) , 1986,70:288-290.

[7] 王紫江, 黄海魁, 吴金亮, 等. 红嘴鸥在昆明越冬20年间的分布及数量变动规律[M]//王月冲, 王紫江, 高正文, 等. 保护鸟类和谐发展.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6: 36-42.

[8] 吴兆录, 赵雪冰, 王紫江, 等. 昆明越冬红嘴鸥适应人工喂食的野性丧失与管理[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9, 2(5): 1-5.

[9] 吴兆录, 郑曼丽, 潘帮珍. 影响红嘴鸥在昆明城区停留时间的因素[J]. 四川动物, 2008, 27(3):351-355.

[10] 吴金亮. 在昆明越冬红嘴鸥的夜宿地及日活动规律[M] //王月冲,王紫江,高正文,等. 保护鸟类和谐发展.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6: 51-54.

[11] 王紫江, 吴金亮, 吴介云, 等. 红嘴鸥[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4: 96-203.

[12] 王紫江, 赵雪冰, 杨明. 红嘴鸥在贝加尔湖的分布和繁殖[J]. 四川动物, 2007, 26(3): 552-554.

[13] 管晓霞, 赵雪冰, 吴兆录. 红嘴鸥对昆明两个景点游览人数变化的影响[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20(6): 85-88.

[14] Paul J. Cranes of the World[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3.

[15] 蔡志扬. 崇明东滩黑腹滨鹬的生态学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 2009.

[16] 韩联宪, 邓章文, 李晶晶, 等. 越冬期人工投食与自然觅食红嘴鸥形态特征比较[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2(3): 104-106.

(责任编辑 韩明跃)

The Ratio of Adult and Juvenile on Black-Headed Gull Wintering in Dianchi Lake of Yunnan

BAI Lin-zhuang1, HAN Lian-xian1,LU Hong-lin2, DENG Zhang-wen1,YAN Dao1

(1. The Faculty of Biology Scienc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China;2. Wildlife Shelter, Forestry Bureau of Kunming Municipal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China)

By the methods of catching and photographing to get the bird’s sample, we analyzed the percentage of juvenile Black-headed Gull in 3 areas of Dianchi Lake. Sampled and Black-headed Gull banding was carried at Haigeng dam of Dianchi Lake. During January 2011, January and February 2012, December 2012, and March 2013, we captured 131、339 and 475 gulls, respectively. Photo sampling carried at Green Park, Haigeng Dam and Baiyukou in January, February and December of 2013. Every season and every site, there 1000 birds were pictured. With consulting a lot of data, the percentage of juvenile Black-headed Gull in Dianchi Lake and population quant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 the periods of 2010, 2011, 2012and 2013 wintering, ratio of Juvenile was 23.7%, 33.6%, 48.9%, 43.1%,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the ratio of Juvenil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over, population quantity had maintained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1992、2002、2010, the increase was jumped. Base on the ration of juvenile and increase regulation of population quantity, we predicted the population of Black- headed Gull wintering in Dianchi Lake would be increased greatly in next a few years.

Black-headed Gull, wintering population, ratio of adult and juvenile, population quantity, change, Dianchi Lake

2014-01-18

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50097505)资助;依托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完成。

韩联宪(1955—),男,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学和自然保护区管理。Email:lianxian.han@gmail.com。

10.3969/j.issn.2095-1914.2014.04.021

S718.63

A

2095-1914(2014)04-0107-04

第1作者:白林壮(1989—),男,硕士生。研究方向:鸟类行为生态学。Email:766321406 @qq.com。

猜你喜欢
红嘴鸥幼鸟滇池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鸟类救助指南
灰头绿啄木鸟幼鸟这样离巢
德阳的客人
我国城市常见的红嘴鸥
彭泽救助3只领角鸮幼鸟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红嘴鸥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