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艺术设计的产业化与发展趋势

2014-07-19 21:36赵鹏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产业化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赵鹏

摘 要:艺术设计的产业化是和今天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具有全球化与时代性、生活化、多元化、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性、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为未来而设计等几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艺术设计;产业化;发展趋势

一、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今天应用非常广泛,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造物活动中将实用与审美、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在艺术设计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艺术设计今天的产业化发展,既能反映我国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又和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艺术设计在文化产业各层次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知识经济构成的文化生存中,其本身即是一种产业化的行业。艺术设计是以创意驱动连接技术、科技驱动而触入文化产业核心层,早就参与了以网络、广告等现代生活方式和知觉环境为内容的文化产业的表层建构,且介入并带动了由文化用品、服务与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结成的文化产业的相关层构。服务经济是其产业化的立足点。

艺术设计涵盖广泛,它和人类工艺制造与生产、经济和商业宣传活动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划分,艺术设计至少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与产业研发相关的创意设计,包括工艺美术品、影视制作、工业设计、表演艺术、软件、动漫游戏、网络媒体以及数码娱乐等;二是与环境相关的创意设计,包括建筑、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和室内外环境等;三是与消费相关的创意设计,包括时装、时尚消费、发型美容等;四是与咨询策划相关的创意设计,包括广告设计、会展策划、市场调查等。可以说,无论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还是通过对文化魅力的渲染来增加产品的价值、促进产业的竞争力,作为正在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将是非常大的。

艺术设计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为消费产品提供时代审美情趣的新兴产业,艺术设计在本性上显然承担着文化与经济生活融合的历史使命。

艺术设计是物化的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特殊形式与载体,艺术设计不仅能够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是企业发展的现代手段。艺术设计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今天,已与国家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资源开发密切相关。这不仅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物化对象,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1世纪的今天,艺术设计凸显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向和态势,并呈现出全球化与时代性、生活化、多元化、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性、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为未来而设计等几种发展趋势。

二、艺术设计的全球化与时代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如果以信息作为时代的指示器,则整个人类都处在一个新的文化纪元兴起的开端。人类生活地域的重要性已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与信息工具的发展而逐渐消弱。多元化、多样化的国家与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同一舞台展现各自的风采,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产生分化,重新组合,不断形成崭新的格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新奇、陌生的文化不断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出现,使得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进而促使封闭的时空环境中的文化体系瓦解。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在多元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存在多维冲突、多种对抗的时代,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共存与发展的两大支柱。以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为视角,根据本国利益、条件、特点进行调整,把“现代”“传统”“民族性”“世界性”融为一体,确立全方位发展的战略概念,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的趋向,也是这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对科技环境和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抓住这一机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产业就能在21世纪充满勃勃生机,立于不败之地。

艺术设计以衣、食、住、行为对象构成一个完整的第二自然物化环境,即人类的生活方式,使得社会环境、科学环境、经济环境相互渗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世纪的中国正蓬勃发展,倘若能改变我们的视角,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或许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既然艺术设计以多层次的环境为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那么,我们不妨从这一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应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求变,进而能引领世界潮流。今天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组成也是多层次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追求自然也各不相同。符合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现代艺术设计类产品前景远大,继承历史精华并发展创新的传统艺术设计类产品同样也将大有所为。

三、艺术设计的生活化

和其它艺术类别相比较,艺术设计可以称之为改变人类生活的艺术,从古至今它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从住房到服装,从舟车到农用工具,艺术设计同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并且渗入到人们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的发展变化。

艺术设计是人类艺术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众多艺术门类中,艺术设计肩负着构建人类艺术化生活的重任。对艺术设计的重视,是人类对未来艺术化生活的重视,也可以说艺术设计的未来即是人类的未来。同其它艺术门类比较,艺术设计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具有实用和审美两重属性。艺术设计不像纯艺术一样限于上层社会和文人圈子之中,它直接与社会生活联系,包含社会色彩和共性因素的艺术设计因具备反映人类共性文化特性而成为“大众化艺术”,并始终围绕“人”这一主体。

当今时代人类已迈进21世纪,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思维科学、公共关系学、信息科学等空前繁荣,精神文明的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越,艺术设计发展所依从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知识的聚合已冲破狭小封闭的空间。现代的艺术设计预测着未来的发展,但前提是对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换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

四、艺术设计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当代中国艺术设计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要认真研究现代生活中不同人群的需要,研究人们在各种条件下的需求,如人们的旅游纪念需求、欣赏需求、陈设需求、收藏需求、社会需求、各类应用和宣传需求等等。然后根据人们的需求,设计、制作各种材质、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艺术产品。中国艺术设计以其别具一格的风范、悠久的历史、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形质,为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艺术设计类产品生产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上,艺术设计类产品局限于特定地域、时空、题材,受当时当地文化、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以工艺美术为主的艺术设计品类主要采取个体作坊式的生产制作方式,或者前店后坊,制作外售;或者走街串巷、边做边卖。忙时务农,闲时从艺。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艺术设计类产品采用的是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各种门类的艺术设计工厂,多者达上千人,少者上百人,进行集中管理,批量生产。时下有观点认为,艺术设计生产应是“来自民间,回归民间”“化整为零”“退工还艺”,满足社会个性化需求。个性化体现出个人的智慧,个体作坊式生产就比较适合这种需求;而满足社会共性需求和规模化的消费,其生产工艺复杂,规模宏大,那就需要通过集体协作的社会化生产达成。因此,当代艺术设计,不论是产品品种、生产方式、存在方式、涉及领域,都不能一概而论,搞一个模式,而应该根据各自的规律与特点,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五、艺术设计与技术、科技的紧密结合

艺术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既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指艺术品、艺术现象;技术往往是一种手段、过程和方式。艺术与技术虽然同为“术”,但一是指“艺”之术,一是指“技”之术,二者属性不同,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因此二者内涵不能混同。艺术与技术虽然各不相同,各有所指,但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性。从本质上看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者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在各门艺术中,用技巧建构艺术形式,从而达到“艺术”作品之目的。

产品及产品的外观与包装设计是技术和艺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这种结合不仅仅是两种独立过程的合成,更不是一种外在的简单拼凑,它是一种把理性的技术与科技创新转化为适用于人的感性活动对象的过程。它要在技术规定性、科技创新与形式自由度之间作出选择平衡。技术规定性与先进科技含量体现了物质条件的制约与理性的要求,形式自由度体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创造与感性适应性。人们对商品的选择,总是看商品的造型是否独特,外观是否美观,产品是否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否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消费者选择产品,外观往往是选择购买与否的关键。

千百年来,艺术与技术及科技共同发展、紧密相关,技术是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发生、成长和延伸,艺术设计类产品内涵和物化形态也随之拓展、延伸。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艺术设计品,即是当时最新技术、科技创新的产物。时代发展到今天,现代艺术设计类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产品结构、产品展示、产品社会效益和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密切相连。其产品从制造到宣传,都涉及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因素。现代设计手段正“处于人类活动的两大领域——生产和艺术的交接处”,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科技与生产是相通的,现代艺术设计与生产的关系,亦即艺术和科技的关系。优秀的艺术设计类产品与现代科技联姻,科学技术既是手段,又是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在改造自然活动中取得新的控制力、创造力和物质财富。当科技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设计也必然随之改变。以物质为基础、技术为手段、科技为先导的艺术设计在技术密集、高科技发展的工业社会中将更加强烈、更加紧密地受制于科技环境。

六、为“中国制造”而设计

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二是国际产业的转移。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设计是属于“软科学”的范畴,制造属于“硬科学”的范畴;制造业是设计发展的基础,而设计往往成为制造业的关键因素。现代艺术设计已经不是传统存在方式与意义上的设计,从原材料制造到产品退役直至最后报废处理的各阶段,都要求设计与制造相结合。西方工业化强国发展的历史明确表明,艺术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样,中国的制造业也需要艺术设计的参与。优良产品是制造的产物,更是设计的产物,没有一流的设计也就没有一流的制造。产品的竞争实际上也是设计的竞争。在工业时代如此,在信息化时代也是如此。

怎样让中国制造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国际公认的优良产品?强化设计意识尤其重要。要使“中国制造”不仅是产品产地的象征,更应成为优良产品的标志,它是我们国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的象征,也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水平的象征。要倡导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使其成为中国设计师自觉的行动,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只有这样中国制造的产品才能成为世人心目中的优秀产品。

七、走向未来的艺术设计

设计是连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设计的历史是一部纷繁复杂的、随着人类文明演进而不断扩大内涵的历史。中国未来的设计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更加追求个性化还是更加回归自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明确的是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是前所未有的,设计是科技的产物,未来科技的发展难以预料,未来设计的发展同样也难以预料。设计本身具有未来性,在本质上是属于未来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揭示着未来设计的某些特征。可以说,设计是立足于于现实基础之上面向未来的设计。设计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的未来,因为设计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工具与手段。

当前人类的发展已进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艺术设计应当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一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化,艺术设计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身利益出发,构建新的设计思维与要素将成为新世纪艺术设计的主题。设计承担着对人类生存与心灵慰籍的双重重任。这是时代对设计行业和设计理念提出的严肃课题。新时期,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必将长期担负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品质的社会重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产业化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