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构建

2014-07-19 11:57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检索文物

赵 婕

(西安邮电大学 教务处, 陕西 西安 710121)

数字博物馆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构建

赵 婕

(西安邮电大学 教务处, 陕西 西安 710121)

针对数字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保护问题,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对数字博物馆所涉及到的元数据进行分析,构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资源的存储和检索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平台按层次划分为存储层、描述层、组织层和应用层,根据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分为资源共享、资源加工、其他应用等模块,通过数字资源互操作协议实现数据共享和检索需求。

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并且在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得到逐渐应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是博物馆传统展览方式向现代化展览方式转变的最佳选择,这种方式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契机。数字博物馆中的各类文物被数据化存储,更有利于文物资源长久并且有效的保护。目前,数字博物馆已成为世界博物馆新的发展趋势[1-2]。

数字博物馆构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工程,它涉及到博物馆日常业务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通常包含技术支撑平台、资源加工管理服务平台、文博业务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和文化服务展示平台等。由于数字博物馆中的资源是海量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因此数字博物馆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平台的建立对这些类型各异、分散在各处的数字化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3]。元数据为各类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规范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在数字博物馆中制定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利用元数据标准对资源实体进行元信息提取[4],对文物进行完整的数据描述,同时向数字博物馆中高层协议间的通信提供了标准数据访问接口。

1 元数据标准规范

1.1 元数据概述

元数据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对元数据有着不同的定义,针对数字博物馆本文将元数据定义为描述文物信息数据本身及文物信息数据特征的数据。元数据的基本功能包括描述、检索、选择、定位、管理、评估、交互等,为描述数字化信息的特征提供了一种框架体系,并利用公用的编码体系对信息进行组织、管理和传播。此外,元数据针对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起了机器可理解的框架[5]。

1.2 博物馆元数据的作用

博物馆元数据需要针对文物具有实体性这一特点来设计规范,文物的元数据,不仅需要图片数据,文本描述数据,还需要包括文本作者及创作时间。因为文物有雕塑,书画,建筑等多种形式,所以在使用元数据时应对元数据划分成两类:核心元数据、扩展元数据。核心元数据用来记录各类文物的共同属性;扩展元数据则作为可选项,用来描述不同类别文物的特殊属性。

一般来说,博物馆元数据的设计应具有以下功能。

(1)协助管理博物馆数字图像;

(2)协助维护数字化系统;

(3)协助检索图像;

(4)记录数字图像原件的使用;

(5)管理文物藏品;

(6)记录文物藏品使用;

(7)以便于数据检索的目的描述文物藏品。

对于数字博物馆来说,应先建立适当的元数据规范,既满足文物展出的要求,又利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

1.3 经典博物馆元数据标准

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成熟的博物馆元数据标准,可以基于这些成型的元数据标准来建立数字博物馆元数据。例如:英国的SPECTRUM体系,加拿大的“The CHIN Data Dictionaries”体系等;也可通过改造现有的描述图形图像信息的元数据标准来构建数字博物馆元数据标准体系[6]。

不管如何设计元数据标准都应满足以下原则:标准化原则、准确性原则、通用性与专用性原则、元素可扩展性原则、互操作性原则[7]。

2 数字博物馆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框架

博物馆元数据标准的建立仅仅为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数字博物馆还需要一些信息资源组织形式来高效地搜集、管理和处理资源。

2.1 数字博物馆的应用需求

资源检索服务为数字博物馆的首要功能,由于数字资源的多样性,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并确保不同系统间的资源互操作。数字资源的整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资源本身的特点来进行,整合的对象主要包括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功能结构、数据及其内在联系,通过重组、融合以形成统一的、高效的、效能更好的资源体系。信息发布和对外提供的资源检索服务都是建立在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同时,为保证数字博物馆的正常运行,该系统还需提供用户权限控制、资源信息控制等管理相关的机制。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数字博物馆应具有透明性,即当用户处于某一个系统时就可以浏览整个数字博物馆的数字资源;用户的一次检索是针对平台中的所有系统;用户无需知道资源所在的系统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数字资源信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数字博物馆平台下的各个系统之间能够进行交互,以保证数字资源元数据及检索服务的互操作。同时,为了避免平台内各系统、各用户间发生冲突,还需制定相应的数字资源定位机制以及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和管理规范。鉴于以上需求,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应该按不同层次、不同模块划分,以实现不同的机制,从而保证平台内各系统在能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还能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

2.2 数字博物馆管理服务平台框架设计

目前,数字博物馆对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 ,在管理服务平台中没有统一的设计,在对平台框架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层次划分,也要考虑模块划分。

2.2.1 数字博物馆管理服务平台层次划分

数字博物馆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划分成:存储层、描述层、组织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博物馆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在存储层中主要是存储全部数字化文物资源的多媒体描述信息,例如文物的文字介绍,图片信息、相关视频、对文物的三维建模等。数字化的文物资源有多种的媒体类型,使用关系数据库即可保存这些媒体类型之间的关系和用户针对某个资源的权限等信息。描述层即数字博物馆的元数据规范,该规范是在组织层中进行资源发布和互操作的基础。在组织层中,不仅要进行数字资源的相关操作,同时还要管理用户权限,并协调数字博物馆各系统间的互操作。针对用户还需为其提供检索机制使得用户可以完成对数字资源的查找。应用层则通过接口向用户直接提供服务,如资源共享、资源加工等,可将用户区分为博物馆管理者和博物馆参观者,通过组织层对用户权限的限制来在应用层中提供不同的服务。

2.2.2 数字博物馆管理服务平台模块划分

如果根据应用层中为用户提供的不同服务来划分, 数字博物馆资源检索主要划分为资源共享、资源加工、其他应用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博物馆资源系统结构图

数字博物馆资源系统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在信息检索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根据其权限提供不同的服务。

3 数字博物馆资源检索应用结构

数字博物馆资源存储的框架中定位机制需要满足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对元数据的检索服务设计就尤为重要。

3.1 数字资源互操作协议

数字资源互操作协议的英文作称为“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简称为“OAI-PMH”。

开放文献预研OAI框架是在1999年10月由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组织在一次学术出版联合组织的会议上提出的。OAI最初只应用于针对学术性电子出版资源的互操作及检索。随后OAI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2001年1月,OAI发布了OAI元数据获取协议,使网络上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得到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OAI-PMH发布的目的是通过元数据搜寻这种方式实现Web上信息发布的不同机构之间互操作,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应用无关的互操作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OAI-PMH框架图

3.2 检索服务

(1)基于OAI-PMH协议的,由服务提供者提供检索服务;(2)独立于OAI框架的,由元数据拥有者直接通过web服务接口提供检索服务。

以上两种检索服务都是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的,元数据的检索原理是用户进入统一的检索界面后,检索指令进入元数据的联合仓库如图4所示。

图4 元数据检索原理图

OAI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对元数据的检索服务主要完成了互操作的功能。服务提供者首先创建本地获取器程序,以完成针对元数据定期定量的获取任务,并选择性地对数据提供者发布的元数据进行收割,在整合映射之后进行本地存放,然后对外提供检索服务。同时,数据提供者并不会通过OAI-PMH把所有的数字资源都发布出来,它可能仅仅只发布数字资源的部分元数据,即数据服务者所获得元数据只是其中某些资源的元数据或者是某些资源的部分元数据而不是这一资源的全部元数据,但数据提供者又需要告知检索用户是否拥有其关注的数字资源,所以此时可以在数据提供者本地提供检索服务并以Web服务方式提供接口。这样既能有效保护元数据,又能让用户获得所关注的信息。

4 结 论

数字博物馆由于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本文针对数字博物馆中文物信息多样化的特点,使用元数据标准规范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构想,希望满足博物馆大量数字化资源的检索需求,解决多样化的文物信息资源的存储问题。

[1] 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EB/OL]. (2012-12)http:///www.sac h.gov.cn/tabid/312/ InfoID/29327/Def ault.aspx/.

[2] 李东,过仕明.我国高校数字博物馆建设探索: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博物馆为例[J].科技信息,2008(36):705-706.

[3] 卢民.有关数字博物馆资源共享问题的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1):51-53.

[4] 李玲娟,毕瑞英.网格环境中基于元数据节点的资源发现方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13(1):91-93.

[5] 刘子辉,陈强,彭渝,等.基于元数据的重庆地区电子文献资源整合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47-50.

[6] 熊拥军, 欧鹏杰. 图书相关文献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构建:基于预索引元数据仓储[J].图书情报知识,2011(6):101-106.

[7] 华苏永,顾建新,袁曦临.文物建筑数字博物馆元数据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1(2):39-44.

[责任编辑:汪湘]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digital museum

ZHAO Jie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 )

Aiming at storage and protection problem in the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digital museum, this paper analyzes metadata related to digital museum, and establishes a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for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digital museu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metadata standards. The platform is hierarchically divided into storage layer, description layer, organization layer and application layer, and divided into resource sharing, resource process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users, then data sharing and retrieval requirements is achieved through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 of digital resources.

digital museum, meta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2013-12-16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技术转移促进工程(高校类)基金资助项目(CXY1345)

赵婕(1979-),女,硕士,工程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电子技术研究。E-mail:zhaojie@xupt.edu.cn

10.13682/j.issn.2095-6533.2014.02.024

TP311.11

A

2095-6533(2014)02-0121-04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检索文物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文物的栖息之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文物掉包案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