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师资的现状

2014-07-20 01:52吴金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河南省体育教师

吴金涛

(郑州华信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论河南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师资的现状

吴金涛

(郑州华信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近年来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河南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调研,针对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现状研究

1 引言

在 2003年 9月 1日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我国政府已经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民办高校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经对民办高校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在“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基本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总之,在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支持和鼓励下,民办高等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3].体育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民办高校中体育教育工作能否正常顺利的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这一重要角色.只有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和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科研水平,才能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多的政府支持.因此,重视民办高校师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 24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指的研究对象不包括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的下属学院.随机抽取了郑州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南阳职业学院、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 8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和教研部主任进行调研.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整理了大量关于国内外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相关论文.

2.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对河南省8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和教研部主任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 105份,回收有效的问卷 95份,有效率为90.5%.

2.2.3 访谈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电话联系,深入了解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数据,通过 EXCELL和 SPSS16.0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来源情况分析

表 1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来源(N=95)

从表 1中可以看到,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来源以兼职为主占 57.9%,退休教师占 10.5%.而社会招聘的全职人员占 31.6%,可见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来源渠道比较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省民办高校对教师来源的管理不够严谨,为了民办高校的更好发展,建议参照公办高校引进人才的制度和相关的福利待遇来实施.

3.2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以及性别情况分析

表 2 教师年龄分布(N=95)

表 3 教师性别分布(N=95)

从表2可以看到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的年龄以 30岁以下和 30-40岁之间为主,分别占 73.7%、17.9%, 而 40-50岁 的 占 5.3%,50岁 以 上 的 占3.1%.这样的教师年龄分布反映出河南省民办高校具有一支年轻的体育教师队伍,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反映出河南省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缺乏有教学经验的中青年老师以及相关学科带头负责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延缓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从表3可以看到,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中男教师占多数,而女教师仅占一小部分.在近两年的新教师引进中,为了迎合新时期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河南省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女体育教师的人才引进,比如体育舞蹈、街舞、瑜伽等专职教师,但是引进的比例偏低,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亟待引起民办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3.3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称以及学历分布情况分析

表 4 职称以及学历分布情况(N=95)

由表4可知,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方面,助教占 63.2%,讲师占 26.3%,讲师以上占10.5%.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分布不够合理,讲师和讲师以上的人数较少,这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条例》中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较多占69.5%、硕士及以上占 25.2%、专科占 5.3%.2008年之前引进的人才以本科学历为主,2008年之后,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教育的重视,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部分硕士学历人员也选择进入民办高校,从这点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水平远不及公办高校.因此,加强师资力量的引进是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4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强度情况分析

表 5 教师的工作强度情况(N=95)

从表 5可以看到,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强度以 16学时以上为主占 65%,14-16学时的占 14%,11-13学时的占 11%,而 10学时的占10%,根据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每周为 10-12学时[4],可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课时工作量较国家规定的课时工作量超出很多.体育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要担负课外训练和组织校内的群体活动,以及必要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之下,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民办高校所招收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先前的教师数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了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3.5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

表 6 教师的薪资待遇(N=95)

从表 6可以看到,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资在2500以上的占 15.8%,2000-2500之间的占 40%,1500-2000之间的占 37.9%,1500以下的占 6.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远不及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与公办教师的待遇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收入低的中青年教师也就难以安心教学,严重的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激情.《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5]该法对民办教师享有的与公办教师同等的权利方面也有具体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更进一步的深入调查,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收入情况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也是最低的,教师的待遇水平和不健全的激励机制,致使其工作激情不高,体育教学质量下降,民办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就相对落后,面对这样的问题相关学校的领导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6 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科研情况分析

表7 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情况

由表 7可知,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有 23人接受过培训,而 72人未接受过培训占 75.8%,由此可见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民办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中,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源的增加导致课时安排的较满,教师没有时间去进行培训;其次,对民办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资金不足.

3.7 河南省民办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情况分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要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离不开教师这一中坚力量.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中体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因此,稳定河南省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据实地调查分析得知,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队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一,民办高校本身的发展影响着教师的选择,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民办高校同样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比如昂贵的学费、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人文关怀的不到位等;二,政府职能部门的原因.比如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监督力度不够,相关福利不到位等.三,教师的自身原因.比如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教师心态不积极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来源渠道较广,主要以兼职为主.社会招聘的专职人员仅占一小部分.

(2)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年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性别方面,以男性为主.

(3)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方面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条例》的要求有所差别.

(4)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16学时以上的占 65%,造成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怠倦问题.

(5)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其工作强度不成正比,教师的福利得不到保障,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

4.2 建议

(1)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解决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薪资待遇问题,办理相关的保险使其与公办教师享有平等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重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普遍偏低的现象,提高其科研能力,使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3)进一步扩大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合理安排体育课时,使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减少体育与其他学科课时费的差距,稳定体育教师师资队伍.

(4)在人才引进方面,要以体育专职教师为主,并且给予女性体育教师以政策上的倾斜,改善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5)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6)加大对民办高校教育的宣传力度,正确对待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改变社会各界对民办高等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见.

〔1〕李琼.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湖南民办高校为例 [J]. 中国成人教育,2010 (11):50-51.

〔2〕http://www.studa.net/gaodeng/100421/1422383 2.htm l.

〔3〕张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8-50.

〔4〕胡跃梅.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12):32-33.

〔5〕黄国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5(6):29-31.

〔6〕http://sdkdb.sdkd.net.cn/2006/580/1/tashan.htm l.

G807

A

1673-260X(2014)08-0120-03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河南省体育教师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