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2014-07-23 19:02张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思政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同时,面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多样性等特点,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全方位实现育人目标。本文旨在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平台建设,对相关功能开发提出建设建议,以期对高职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教学平台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就向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网络技术如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接轨,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问题。笔者认为,面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实施,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实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研究探索如何建设思政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发挥其功能,作为延伸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影响的有效补充。

一、高职思政教学存在问题,呼吁网络思政教学平台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有很多局限性,如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师生的交往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深入调研学生需求,导致学生对“思政课”有厌学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学评价形式陈旧单一,不能客观、真实、有效评价等。重视“思政课”教师的教的方面,教的过程;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的方面,学习过程。课堂完全由政治课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高职人材的成长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网络教学平台是建立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可以让文字、图片、视频信息等多媒体资讯融为一体。通过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做到课前调研学生需求,课后反馈教学效果,课堂辅助材料补充,也可通过这样的平台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实现本课程内容实效性的特点。广大学生在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发表看法、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调节学生的思想情绪。

二、网络思政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教师影响力

教师魅力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以高尚品质陶冶学生;二是以优雅行为潜化学生;三是以渊博知识激励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相册、视频、博客、微博等方式,引导式地展现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理论、道德、价值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可以展示自身的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生活感悟以及表达其对社会热点的关切,让学生可以立体式地感悟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求。通过师生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感知更加丰满起来,教师的角色不再定位于理论授课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思政课教师,学生开始亲其师而信其道,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延伸自然水到渠成。

(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现在比较流行的思政网络课程教学——天空的教室基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际,利用网络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补充,支持课题、案例研究等教学模式,通过分班、分组、跨班共享等功能加强思政课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如果在易班上增设思修、毛概等相关课程班级,学生可以自主性关注比较喜欢的课程,在相关课程班级中,进行课程讨论、案例分享、师生互动、生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

针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理论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现状,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特色的实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有效延伸教学效果。

(一)通过建立虚拟班级,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学生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授,而对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往往无法满足。思政课教师可以有效运用群组功能,结合任教班级特点,建立网络教学班级,采取课堂共性教学和网络个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教案、布置作业、讨论话题等教学信息,还可以将视频资料上传至网盘,也可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交读书笔记,供教师批阅。教师还可以通过帖子互动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回帖和个别回帖进行指导,有效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补充。

(二)通过开设特色栏目,增强主题教育效果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特色栏目,如可以开设感悟人生、时事热点(三中全会专栏)、中国梦、集思广益等栏目。每个主栏目中,设有“生活聚焦”、“思考园地”、“学习探究”等子栏目,在子栏目“学习探究”中设有资料查询、信息链接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思考园地中上传相关问题,在“学习探究”中积极互动,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

(三)通过开展线上活动,推进第二课堂建设

大部分高职学生希望能在课下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效果会更好。更多的同学希望能够多的参与社会实践中,走出校园,体验社会角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前期可由召集人发布帖子进行宣传,采用投票功能进行调查,实践结束后,可通过微博和博客进行感想交流,通过相册进行展示,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有效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功能,推进第二课堂的建设,成为实践性教学的有效补充。

(四)通过设置专题板块,有效延伸教学效果

1.设立课件、教案、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料版块

教师及时上传与本课程各个章节、各个具体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教学视频等,便于学生下载,帮助学生增进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创建教学案例库,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建立相应的案例库,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利用案例,便于学生的理解。这些基本的教学资料的创建,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便于提高实体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效果。

2.建立作业版块,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程的习题作业

通过教学平台,布置相应作业,使学生在充分运用网络,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对每个班级的同学进行分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后再返回给学生,学生再把修改后的文稿发过来。同时教师在作业的选题上要增加开放式的选题,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交创造性的见解。网络提交作业地形式,改变了以往学生上交纸张、笔记为形式的作业,节约环保,是低碳经济时代所需要的。

3.设立教学视频等影像资料版块

教师要精心挑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等影像资料,选取那些最具有代表性、最有感染性的主题视频,建立教学视频库。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可以选取人与自然的视频素材,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从而理解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针对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具体的内容来精心挑选取邓小平的伟大一生、毛泽东的贡献等素材,让学生体会伟人的丰功伟绩,从伟人的人生经历中有所感悟。

4.建立育人板块,加强校企交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基本知识传授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育人功能,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向企业和社会输送品德高尚的职业人才。以我校为例,学生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成为盲点,面对此问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辟交流版块,通过校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总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挖掘开拓出很多功能,有效延伸思政教学效果,笔者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在思政教师不懈的努力下,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才能有效推动思政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14).

[2]王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

[3]刘伶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陈文.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8,(6).

[5]叶家艳.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探讨[J].课程教学,2011,(7).

[6]魏鑫.浅谈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2012,(9).

[7]范春风.面向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研究[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本文系2013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3-D-073,负责人:张帅)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