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探讨与研究

2014-07-23 19:02包套图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制度

包套图

【摘要】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展顶岗实习。本文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 制度

顶岗实习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阐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一、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实习”课程标准

1.三个阶段顶岗实习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实习过程、实习后总结。不同的阶段,需要学生做不同的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学生需要明确实习单位、实习细则等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企业,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学生要进行总结、汇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过渡。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旨在培养学生具有造船生产技术准备、船体计调、修船计调、放样检验、装配检验、涂装检验、船体工艺、船体分段技术、船体总装技术、船体生产设计、船舶舾装技术、船体涂装技术、放样、舾装装配、分段装配、船台装配等专业能力;且具备一定相关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船舶建造的各个岗位。

2.顶岗实习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

(1)顶岗实习教育、顶岗实习单位确定

顶岗实习前,必须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具备了专业的基本能力。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培养课程,指导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将来去企业实习打好基础。

(2)顶岗实习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顶岗实习前,必须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如结构与识图、船舶建造、船舶CAD/CAM,并参加放样、装配、工学结合等实训,使学生基本具备岗位专业能力。

(3)顶岗实习总结、汇报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结合顶岗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毕业答辩过程中体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同时反映岗位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充分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检验学生是否能实现岗位工作零对接。

3.顶岗实习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

整个顶岗实习,周期长,任务重。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良好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熟悉生产企业运作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操。

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措施探讨

1.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委员会

船舶工程系顶岗实习指导委员会各领导高度重视岗位实习工作,统一认识,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全员努力做好岗位实习工作。深入挖潜本系的校企合作单位岗位实习接待能力,尽可能统一解决没有岗位实习去向学生岗位实习问题。系内各单位,特别是实验室、实习车间,认真落实教学内容,妥善安排岗位实习学生的学习地点和教学内容。对个人联系岗位实习单位的,系内审批要严格把关,做到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能够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2.监管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

顶岗实习并不是学生随意找个单位去实习,而是学生去自己的签约单位去实习,这就意味着岗位实习和学生就业戚戚相关。毕业生在学院组织双选会期间,在落实就业单位的同时,就提出岗位实习要求,就业单位对此工作予以落实,基本明确实习时间和岗位实习要求。各专业制定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的专项计划,并认真落实执行。

在第五学期期末,安排专人在规定时间周,做好毕业生岗位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教学内容按照毕业生岗位实习指导书进行,重点强调安全教育、保密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同时深入贯彻学院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校内外指导教师起着不同忽视的作用。

3.顶岗实习信息资源库的构建

毕业生信息资源库是岗位实习管理过程中重要手段,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反映毕业生动态的直接数据,也是体现岗位实习科学管理的凭证。畅通多渠道指导和联系方式如系内设专人管理岗位实习学生,配合教务处指导、检查岗位实习工作;系内开通毕业生岗位实习指导、答疑论坛,指定专人管理,回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岗位实习单位的密切联系,跟踪实习学生动态;引导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给校内外指导教师,并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对已返校毁约的毕业生,做好登记,上报相关部门后,重新参加学院的各教学环节;不定期地抽查学生顶岗实习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

三、搭建顶岗实习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首先应针对建设目的确定其规模和布局。“船舶工程系‘顶岗实习教学网络平台”是专门为顶岗实习服务的一种网络系统,目的性专一,没必要盲目仿照各大门户网站投入过多成本,建设重点应为扩大平台互动性及增加使用人员的认同感上。例如本平台就按专业不同分设“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工程”和“船舶涂装工程”等五个子模块,考虑到学生在“中远船务集团”、“渤船重工”等企业实习人数较多,特设相应子模块,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检索信息。

自本平台开放以来,学生对于工作中的问题经常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现场记录,再上传到平台,大家共同讨论,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平台中还为学生提供个人空间,使学生可以将每天的工作心得体会进行保存,相对于传统的工作日志来说,这种新形式的网络日志更易被学生接受,并能提高学生记工作日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平台中还设有学生专用讨论区模块,在此模块中学生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船厂实际情况、学生在船厂中实际待遇等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热门话题人气过千,跟贴数百,学生各抒己见,创造出了一个极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目前“船舶工程系‘顶岗实习教学网络平台”时间上24小时开放,空间上全方位开放,使用对象包括学院教师、在校学生、毕业实习学生及相关专业人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提升岗位实习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院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送向职业岗位,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1.实现学生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

环境造就人,不同的环境,人们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学校里领导、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教育他们的时候充满了爱心和耐心,学生倍受呵护,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很高。可到了单位,有的学生反映带她的师傅不好,而忽视了现在自己已经是一名服务者,困难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对迷茫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意识到已经是一名单位的员工,是企业的责任人。所以在学校里老师应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而不能包庇,否则学生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对将来的工作是不利的。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心态乐观

在各实习单位的学生的心态都不一样,我认为是否有责任感、具备积极的心态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有的同学说为了将来的蓄势而发在积蓄力量,再苦再累也不怕,这样的同学勇气可嘉,值得称赞。而有的同学成天无所事事,或抱怨或颓废,师傅也对他印象不好。这样抱着消极的态度任何事情也不会做好的。应积极引导,并给予适时的鼓励,端正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人和工作。学生将来是否能干好本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所以岗位实习学生应该及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3.遵守企业、校两级规章制度

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一方面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需要与校内指导教师时刻保持联系,汇报自己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日常的道德规范和考核标准就应该严格,这样学生才能把这种严于律己的标准带到实习单位去。

五、进一步深化岗位实习工作

1.成立岗位实习专项事故处理小组。岗位实习期间,事故发生原因多样,时间随机,不好控制和判断,对此学院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合理保障毕业生权利和学院财产损失。

2.学校应该给专业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到船舶企(事)业单位走访和调研,甚至是挂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3.就业指导工作不是学院招生就业处的事情,而是全员师生以及企业教师共同的工作。就业推荐工作是检验教学管理的关键,其难度不亚于教学、学管等工作,学院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要将就业指导贯串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加强与家长交流,使学生、家长正确的评估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力而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总之,几年来岗位实习工作的开展,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经过研究,基本上理顺了岗位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明确了岗位实习内容,进一步确立了突发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决了岗位实习中几个难点,为深入开展岗位实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力维.由西南悉尼TAFE学院审视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J].职教论坛,2011,(33):93.

[2]俞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方式的创新与探索——以高职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 [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5-87.

[3]张宁新.有效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 [J].职教论坛,2010,(36):80-81.

[4]赵节昌.构建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究 [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73-174.

[5]林国安.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0,(35):36-37.

[6]王永福.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10,(32):46-47.

[7]李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J].教育与职业,2010,(32):172-17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JG13EB026)。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