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

2014-07-23 19:02杨皓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动作示范体育教学作用

杨皓

【摘要】体育教学有别于很多学科的教学,必须做到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师掌握正确的示范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和保证,教师合理利用动作示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 动作示范 价值 作用

体育教学中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体育教师掌握正确的示范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和保证,教师合理利用动作示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动作示范的含义及形式

1.含义

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做支持。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形式

动作示范由于直观的特性奠定了它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体育教学内容由于项目多、动作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并不是十分容易,而教师的动作示范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这种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完整动作示范和分解动作示范两种。

(1)完整动作示范

完整动作示范是指教师按体育技术动作的顺序、节奏来演示技术动作构成的一种示范方法。这种示范方法的特点是能充分地突出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清晰地获得一个完整的动作概貌。通常用于单个较简单并易掌握的动作,如篮球教学中单一的传接球、原地各种投篮动作等,这些完整的动作示范,能启发学生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动作的完整性、连贯性,加强动作间的衔接。

(2)分解动作示范

在体育课程中,提高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体育教师必须采用分解动作示范法进行教学。因为动作较长、较复杂,教师一次性从头到尾的做完示范,学生只能了解大致的动作,对一些细节性的动作,不可能一下就掌握,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某一动作的具体细节,教师可以将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再逐一进行示范。例如篮球中的三步上篮、蹲踞式跳远等,这些动作比较细长,学生看完整的动作示范后很难掌握其中的重难点,这就需要进行分解动作示范,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动作的细节,使所学的体育动作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二、动作示范的价值

1.动作示范的表象作用

表象是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但它是深化知识,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对初学者来说,表象是打开知识的钥匙。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体育教学多以视觉求知为特点,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课题只是闻而不见,学生就不会理解课题。对初学者来说,如果教师不进行示范,就有可能使学生对该动作产生误解。

2.动作示范的启发性

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是教材最生动最形象的演示,这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喜欢多看,特别喜欢多看新颖的动作。教师提出课题后,学生的心理是急于要欣赏教师的动作,而不爱听教师过多的讲解,如果教师无视于学生这种心理,泛泛地讲解,就会使学生的兴趣索然。因此,当课题提出后,教师及时进行示范是学生心理的需要。优美的示范动作能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学生就会大有跃跃欲试之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对示范动作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最后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目的。

三、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动作示范目的的明确性

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某种动作的形象,它告诉学生这种技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如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采用哪种示范面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分解动作是使学生学习起来方便、容易记住,把各个动作学会之后再综合起来完整地学习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好动作。

2.动作示范的准确及优美性

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体育教学中准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而优美的动作示范则对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技术动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使学生在体验到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所以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既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兴趣。

3.动作示范的次数及难易性

对于简单的动作应少做示范;对于复杂困难的动作,应在学生练习中穿插几次示范,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动作;对低年级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在练习中多做示范;对高年级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在练习中少做示范。

4.动作示范位置与方向的合理性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的区别,尤其是中学生男女性别差异的增大,加之教学中动作技术难度的变化,导致学生会在动作学习中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学,以解除学生不必要的思想负担。示范前,还应注意分析动作的结构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观察动作的角度,讲究动作示范的各个“面”。可采用正面、镜面、侧面、斜面和背面等。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如篮球防守中的左右移动。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侧面示范,如跨栏跑的“摆动腿”上栏动作和“起跨腿”后蹬,提拉动作等。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安排具体的动作示范方式,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5.动作示范形式的多样性

动作示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重点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教授新教材时,教师就应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术结构,然后再根据该次课内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学习武术少年拳的教学中,应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动作示范一次给学生看,使学生初步了解少年拳的技术动作结构,再根据该次课的任务,进行分解示范教学。另外,也可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如录像、图解等,以弥补示范不足和增加讲解的实效性。还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让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然后教师加以分析,必要时教师可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加以对比。这样,正确的技术动作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过硬,应该是动作的典范。一般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一开始,就能受到教师示范动作的感染,在欣赏示范动作的同时受到一种强有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在教师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影响下,使学生油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之一。作为体育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表达和示范能力。通过形象生动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想练结合,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才能更得心应手,教师教起来才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昌繁.作示范的应用规则[J].中国学校体育,2003,(2).

[2]张孝民.体育教学中的讲解和示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4).

[3]王占奇.体育教学中示范法探析[J].内江科技,2007,(4).

[4]晓平.浅议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2,(1).

[5]大鹏.身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1,(3).

[6]平清.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J].体育师友,2001,(2).

[7]刘建.走进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ASS2013114)。

猜你喜欢
动作示范体育教学作用
论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本质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