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练习中做好“松、静、匀、乐”刍议

2014-07-23 19:02戴一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放松乐感静心

戴一鸣

【摘要】笔者近年接触许多练习钢琴的小孩,发现共同问题是好动、没有耐心、弹奏时全身僵硬、没有乐感等。笔者建议通过做好“松、静、匀、乐”四个方面来改善以上问题。

【关键词】放松 静心 均匀 乐感

一、松

1.手和手臂放松。学钢琴开始,强调手型很重要。一定要将手指第一指关节勾回来,使指尖正对琴键,手心是空的,要有手中握着一个乒乓球或鸡蛋的感觉。很多学生为了保持这样的手型,造成整个手掌是僵硬的,加上家长平时经常提醒“手型正确了吗?“手里拿鸡蛋了吗?等语言。可做上下左右辅助练习:(1)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站着让练习者的两只手自然放松地垂直于身旁,没有主动动作,由他人拿其中一只手的指尖,把他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超过肩),突然放掉,让其完全这样松弛落下来。开始孩子紧张收宿,一旦有了体会,掌握这样一种放松的感觉并不是难事。(2)架“吊桥”,教师拿着孩子一只手,让孩子尽量放松肩关节,使肩与指尖像系在江河两岸的绳索一样形成一座活动摇晃的吊桥,摆动桥身上、下、左、右。通过上面练习,一方面巩固了手型问题,另一方面不是刻意去强调手型的问题。通过让练习者手掌自然放松置于琴上,手掌处于自然状态时,手型也很漂亮,此时弹奏出来的音色就会很好听,乐句也会很连贯。

2.身体放松,随音乐向左或向右发展,身体自然跟随,而不是保持僵持的状态,这样会不利于音乐的表现。

3.在快速大幅度练习和大跳时要学会手臂肌肉放松。这里所说的放松是运动中的放松,是积极的放松,是松而不懈,手指落键之后,指尖部位的肌肉及手臂都应处于放松的弹性状态,而非僵硬地死压琴键,也不是没有一丝的精气神。

4.手指也应当放松,但是要有点子的存在,指尖应当具有敏锐的触感,这样放松有利于使音乐更细腻,更耐人寻味。

二、静,即静心、耐心

1.不要因为追求考级而急于求成。一些练习者没有一定的基础,盲目的参加考级考试,拔苗助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对没有学习兴趣、好动的学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根据要欣赏的钢琴曲来制作与音乐的内容和形象相符的画面,可制作和幻灯投影来展示,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可帮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定期举办学生钢琴独奏音乐会,让学生去感受钢琴,热爱钢琴。

3.对于新曲分析,以及在演奏前做一些相关资料的整理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动作的放松,首先在于心态、神情,强调肢体,但不能忘记了声音、音乐本身。若全然放弃依靠耳朵,“以心聆听”去调整肢体的放松,也很难奏效。怎样去用耳朵用心聆听,这当然就少不了静这一点。

4.对于熟练的部分不要因为熟练而随意的对待,不熟练的地方要反复练习,巩固,这样才能保持整首曲子的完善性和连贯性。

三、匀,即节奏中的匀称

可通过各种运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节奏感。这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方式,也是在训练中采用最多的方法。这里要特别强调节奏训练,首先要让儿童感受并理解基本拍子的强弱关系,这是律动的基础。节奏练习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慢至快、由简到繁的练习原则。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和心灵。所以心中永远要有节奏。

据笔者了解,比较出名的教学法之一柯达伊教学法对节奏就有着很好的教学训练法。例如,在训练二声部音准时,用两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的结合,指挥孩子们做二声部练习,调整音准、训练听觉。教学中,笔者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音乐片断,如“d m r f,s l s m”等,要求孩子们按照笔者的手势唱出音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同时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多声部游戏。比如,利用教材中的歌曲《草原上》初步学会歌曲以后,笔者和孩子们相差一小节后进入,边做手势边唱谱。师生配合形成二部轮唱的效果。可以为歌曲配上固定低音,形成二声部效果,比如《两只老虎》加上固定低音D S, D的伴唱,或者一部分孩子唱歌词,另一部分配说节奏性语言,如:“X X X 0 / X X X O /”。演绎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四、乐,这里说的乐为乐感,乐趣

乐感和乐趣对一般小孩有一定难度,要对音高、节奏、调式、调性、和弦、曲式、旋律的感觉或者说是反应的灵敏程度综合。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乐感,单凭高超的演奏技术,是很难真正感动人的。乐感产生,这里有两种途径:(1)是天赋,即“灵气”;比如象王晓东,肖邦等,他们生来具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乐感。这是上天赋予他们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2)大多数人是经过后天的勤奋努力逐步培养而成的。要多读书,特别是人文科学方面的书。具体在钢琴教学中,笔者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加以注重。比如强调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表情记号进行演奏,在练习时不但要用心去听,去想。去体会,仔细的演奏好每一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严格的按照谱面上的指法,演奏技法去演奏,而且要边演奏心里一边默唱,要有表情的去唱。从一开始刻意地去做力度的变化,逐渐过渡到自觉的,自然的去表现音乐中的强弱的变化,进而发展到将自己和音乐融在一起,做到人琴合一。另外多听好的录音碟片,看好的有名的大师的示范表演,并且要多唱,对乐感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

五、结语

总之,对初学钢琴者,正确的掌握练习基本要求十分重要,练习钢琴时要充分体会放松的感觉,放松身体,让学生们学会用协调的动作轻松地弹奏钢琴,不急躁,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好好打好基础。注意各个方面的均匀,节奏的均匀,呼吸的均匀。心中有节奏有拍子。多读书,多了解各方面各个地区的文化,音乐知识。这样才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获得更多乐感和触动。钢琴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升华与享受,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这种感觉只有用心体会才能领略到。

参考文献:

[1]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 [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姜文子.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4).

[3]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辅导 [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2.

[4]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放松乐感静心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行走中的静心
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跳跃的黑白键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