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洋声乐唱法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2014-07-23 19:34唐宁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交流互动

唐宁艳

【摘要】西洋声乐演唱方法是近代通过西学东渐方式传入我国,其演唱形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都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起到了有力的补充和帮助。使得民族声乐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对民族声乐的传承发扬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西洋声乐唱法 民族声乐演唱 交流互动

中国民族声乐伴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上千年,在不断去其糟粕、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东方独特艺术声乐唱腔特点。随着近代西学东渐,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西洋声乐也伴随这股东进热潮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无论唱腔还是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内一些音乐学者应尚能、楼乾贵、赵海伯等音乐精英纷纷留学西洋,从西洋音乐中汲取营养来对民族声乐进行新的创作。这些国内顶尖音乐人才在海外留学归来后,一方面登台演唱声乐作品,另一方面开始为我国培养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和音乐创作人员。闻名全国的周小燕、黄友、高芝兰、沈湘、张权等音乐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国声乐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在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也根据西方声乐理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就是当时活跃在解放区舞台上的佼佼者。在这股创作热情鼓舞下,创作人员将西方歌剧艺术形式融入到传统戏曲、民歌演唱中,创作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夫妻识字》、《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这种新颖演唱方式和民风特色相结合,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西洋声乐对解放区民族歌剧、舞剧创作的影响

延安鲁艺时期,秧歌在解放区开展得红红火火,这种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非常适合大众普及,受到广大官兵群众的喜爱和积极参与。秧歌剧就是根据陕北延安当地民歌小调填词改编创作而成,这些秧歌剧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声乐演唱技巧,如《挑花篮》中的《南泥湾》、《减租会》中的《翻身道情》等。在这些歌舞剧中,以《白毛女》艺术成就最高,歌剧《白毛女》以当时现实生活为素材,人物造型、故事编排极具民族特色。在演唱和舞美借鉴国外声乐演唱创作手法,在整个舞台剧过程中,大量穿插民歌、戏曲、演唱形式,在演唱风格上不再一味体现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而是以真假声结合,以现代艺术形式进行艺术编排,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表演特色。歌剧《白毛女》一经公演,即可轰动整个延安地区,其影响力迅速传遍整个解放区。《白毛女》不但开创中国歌剧先河,同时也涌现出郭兰英、王昆、王大化等一批民族音乐歌唱家。从《白毛女》开始,民族戏曲和西洋声乐唱法开始大量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大量涌现。

二、传统与现代声乐之间的竞争,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音乐教育开始走上正轨,对于民族声乐要采用何种形式,曾在音乐艺术界展开过热烈讨论。对传统唱法情有独钟的一派认为,西洋声乐唱法声音颤抖或摇摆,咬字不清,表情夸张,他们坚持以民族特色来推动发展民族声乐。而革新派却以西洋声乐唱法科学,理论完整,音色优美,表现力强为由,希望用西洋成熟的演唱形式来改良中国民族声乐。这两种理论上的辩论持续很长时间,最终大家意见逐渐整合,即两种唱法应长期共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洋声乐教育开始走入高等大专音乐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受到正规化声乐教育的年轻歌唱家。中央也针对音乐文化教育做了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重要批示。同时,各级地方省市歌舞团体相继建立,在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为促进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西洋声乐唱法对民俗声乐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西洋声乐逐渐被国内接受消化吸收之后,民族声乐也完成了自我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对西方声乐的研究学习,找到了民族声乐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西洋声乐理论和发生唱法,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俗声乐科学发声理论的缺陷,对完善民族歌唱演绎体型,起到了积极作用。以舞剧《白毛女》为例,剧中喜儿曾有多段高音唱腔,就是借鉴了西洋声乐美声唱法,将一位性格纯朴善良,同时性情刚烈的女子性格特点,彻底表现出来。其艺术水准,已经大大超越传统民族声乐的表演范畴,是成功借鉴西洋声乐的具体实例。在唱腔演绎上,西洋声乐有着数百年的发生练习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而民族声乐唱法中只是对演唱曲目进行情感表达,没有以科学方式对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口腔发音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在表现力上,传统民族声乐没有达到西洋声乐演唱者所展现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是传统民族声乐所欠缺的环节。为了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精华,能长久流传下去,要符合时代特点和大众欣赏水平。只有传统与现代进行紧密结合,完善自身声乐演唱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民族声乐的发展。研究西洋声乐演唱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唱法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形式,这样的好处是拓宽了发展思路,通过融合交流,民族声乐演唱水平逐渐完善,从发声方法上看,西洋科学的喉部发声极大改变了传统声乐中直接使用本身嗓音和纯假声发音的弊端。在认真学习西洋声乐发声特点后,将民族声乐唱腔能够将真假声音进行结合,改变了以往声民族声乐中声音在特定情况下表达不到位的现象,丰富了民族声乐发声的表现力,使民族声乐唱腔更加生动感人,也更加科学。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是古代先民融合生产生活和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受思想文化影响,一直以来保持着传统文化色彩,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但是这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仍然有很多表现上的缺憾,而西洋声乐中的一些唱腔、发声,正好能弥补这些不足,使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上趋于完善,艺术表现力更加突出,得到世界广泛好评,真正对民族声乐演唱发展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武华.关于民族声乐发展问题之思考 [J]交响,1997,(04).

[2]徐敦广.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 [J].艺术教育,2005.

[3]林俊卿.歌唱发声的科学基础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4]孟晓师.民族声乐在其发展中的审美变迁 [J].交响,1997,(04).

猜你喜欢
交流互动
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激励教育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建设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
现代交互性建筑表皮设计中设计美的要素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论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
好习惯 好听力
互动交流,变“灌”为“导”的灵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