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比视角的高职教育与戏剧表演师生共享“表演权”的实现研究

2014-07-23 19:34包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高职教育

包峰

【摘要】从类比视角下分析,高职教育和戏剧表演在形式和过程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感,从这一层面进行,此相似感的存在,为高职教育和戏剧表演师生在“表演权”的共享实现上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而通过这一视角,更能为高职教育戏剧表演师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基于此,文章基于类别视角,对高职教育和戏剧表演师生在“表演权”共享下的有效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类比视角 高职教育 戏剧表演 “表演权”

英国表演学家谢克纳曾经说过,戏剧表演具有五个特质,一为某些事件发生在这里与现在的过程;二为不能挽回与不能取消的互换动作过程与情况中的结果;三为以某物作为悬赏给表演者和观众而存在的竞争;四为使参与者改变身份的创始;五为具体与有组织的使用空间。那么,在高职教学的实施下,从类比的视角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手段,就能将高职教育和戏剧表演师生实现出“表演权”的有效共享,为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资源。

一、类比视角下高职教育对教师“当众孤独”的误区与破解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并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尊师重教”是一个结合体,但是,这一观念在现代高职教育中却造成了一种误区。传统高职教育活动中,很多的教师都喜欢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展现在课堂上,甚至“当众孤独”。在现实的高职教育中,备受学生推崇的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同样深陷在这种“当众孤独”的境地上,还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深信不疑,乐入其中。而学生在面对这一情景时,那种被教师所制造出来的讲台的迷恋感,和观众对演员制作出来的幻觉舞台的迷恋感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同时,这种只有传道和授业,而无解惑的课堂活动,只是将观念装进了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教学情景的实施和思维的雕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学者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上,启发式的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在他们的脑海中所涌现的观点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此时,教师以思维触动为主,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体现,这一过程和剧场中看戏的观众极为相似。戏场中看戏的观众,在保持原有的认识水平上,以各种的理解为主,对戏剧表演进行观赏,这一过程就能完成自己的需求。同样,演员从角色中跳出,以另一种身份打破观众的幻觉,教师在课堂中跳出自己的权威身份,打破学生对教师和知识本身的知觉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其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质朴教学观念下,其所体现的核心本质是“学生与教师的对峙,但是,在传统的教师环境中却认为,教师就是演员,学生就是讲台下的观众,这种比拟虽然合理但不尽完善。而从环境戏剧所体现出来的意图分析,戏剧环境早已打破舞台的界限,给予了观众一个全新的视野。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演员的表演要想和观众产生一种良性、有效的互动,首先就要保证观众和演员同时具备这表演的权利,而这一观念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同时充当着表演者和观众,或者同时充当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种身份。

二、类比视角下高职教育与戏剧表演师生“表演权”的实现

1.对戏剧表演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在类比视角下,戏剧表演师生“表演权”的实现首先需要充分的信赖学生,让学生在信赖中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成长的力量,进而打开他们心灵上的窗口,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戏剧表演的五个特质中,竞争是一个主要的概念,而对戏剧表演中的学生来讲,“表演权”在师生之间的共享实现,竞争意识的体现尤为强烈,这就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演员的角色分析,一名演员角色塑造的是否成功和学生所掌握的技巧有着直接性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上至关重要。在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在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紧张、焦虑、恐惧和胆怯的心理,而在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不能对这些情绪进行良好的控制,忘词、跑调、表演停止的现象随时都会发生,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戏剧表演学生作为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分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在师生“表演权”的共享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鼓励学生对专业学习中的各种技巧进行刻苦钻研,通过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鼓励学生将学习中集中注意力,通过注意力的提升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这样,教师及时的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将赞美、信任和期待传递给学生,并用语言告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可以得到提高,而且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能得到改善。

2.将形体语言运用到戏剧表演之中

戏剧表演作为一种形象艺术,语言作为人们交往的工具,而形体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在戏剧表演舞台和高职教育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形体语言,演员可以塑造出更加准确和生动的人物角色,使自己所呈现出来的舞台更具冲击力和张弛力;而教师和学生可以使课堂活动的实施体现的更加具体、更具吸引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在戏剧表演艺术领域,形体语言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工具与材料。和口头语言相比较,形体语言使人们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的真实,丰富而又准确地体现着戏剧表演艺术人群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而形体语言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的讲解中,以形体将传授知识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这一形体表达,就能很快的捕捉到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课堂不会过分的死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学生就能以一个轻松的心态来迎接知识。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会将生活中的自己融入到戏中,进而在戏剧中将自己的理想、愿望,而演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肌肉活动、感官等统称为动作,这一动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肢体语言。观众通过对演员外部行动和所扮演角色,以及所传达故事情感的理解,就体会着演员所要传达的情感故事。同样,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将自己所要传授的内容以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口头语言对这些知识回应,通过思维、记录等肢体语言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这一过程和演员情感故事的传达过程相互呼应。形体语言是人体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集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形体语言的实施上,其具有着很强的实践型,也是演员所必须要训练和掌握的一门技巧,然后在感触肢体语言的基础上在表演中给予真实的发挥,并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内心世界的展现、塑造出一个生动而又鲜明的形象,在艺术领域中绽放光芒。

3.从生活中寻找戏剧表演的乐趣

当前教育工作的实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质朴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一种对持的关系,高职教育中,课堂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教学课堂没有秩序,而是将学生释放到这一教学舞台中,大胆地和教师对这个“表演权”进行争抢。这一争抢,并不是说对教师的不尊重,而教师也不必担心,课堂“表演权”的争抢会让学生产生藐视和不尊重自己的情况。在这一环节中的争抢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在打破传统教师长期霸占话语权的前提下,允许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这个交流和沟通的竞争中,对自己所具备的演员和观众角色进行转变。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演员所表现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并让观众从自己的角色中产生共鸣,那么,其作品的良好实现就需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提炼。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体现着,在戏剧表演师生“表演权”的共享下,从生活中寻找戏剧表演的乐趣,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值得学习的地方,从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出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教学的实践出发,在教学中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从人格上做到学生和教师的完全平等互爱,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想学、爱学、乐学、要学的心理,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在学习中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将师生“表演权”下的共享成为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从这一舞台中探寻学习的快乐。教学中,从学生的真实感受出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推广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对戏剧表演学生的学习来讲,不仅有趣,而且具有意义,某种情况下还能给心理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从类比视角对高职教育与戏剧表演学生在“表演权”共享下的有效实施,其得到了良好的实现,而在这一观念中同时可以发现,表演和倾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表演的视角分析,教育工作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贯彻着一个平等的地位,改善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存在和碰撞,对学生和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重组,这样学生才能在成为舞台焦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表演去说服并感染观众,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在自信中体现教育上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志华,章建成,黄银华等.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的不同组合方式对不同性质网球技能学习的影响——从闭锁性和开放性技能的视角 [J].体育科学,2011,31(5):65-74.

[2]张清.大学教学与戏剧表演:类比的视角 [J].高教探索,2010,(4):68-72.

[3]周闻.职业教育中音乐表演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J].戏剧之家,2012,(5):59-60.

[4]柳爱琴.高职教育音乐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J].戏剧之家,2010,(7):38.

[5]付宜新,曹岚.流程再造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 [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7,3(5):26-27.

[6]王莉君.基于能力培养的《戏剧鉴赏(话剧)》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J].音乐时空,2013.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高职教育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浅析戏剧表演中的感觉艺术
浅析喜怒哀乐音符元素在戏剧音乐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