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优化的维度分析

2014-07-23 15:42李春林王一宁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对策

李春林+王一宁

【摘要】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优化,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基本内涵入手,提出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优化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关键词】大学文化 育人功能 维度分析 对策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基本内涵

大学文化是以社会亚文化的姿态而存在的,它以其固有的智性和批判精神,与主流文化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微妙的张力关系。我们之所以说大学的特色是文化,是因为大学文化继承着大学的教育传统,体现着办学目的和特色,因而构成了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不同文化模式,这正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同时特色不仅仅作为大学之间的区别,特色更是一所大学在某一方面较其他大学明显的优势。“功能”,是指一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师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引导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思想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建设日益受到肯定和重视,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国内外多元思想浪潮的冲击下,大学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等方面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功力意识凸显,理想主义缺失;二是娱乐主义盛行,文化格调不高;三是心理问题严重,人文精神缺失;四是局部建设为主,整体观念不强。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逐渐淡忘了自身引领文化的义务和责任,缺失了对精神文化的把握和关注。第二,过度追随流行文化时尚和迎合市场化需求,损害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纯净与清新,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地推进。第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固守象牙塔的同时,忽略了校园内外有益的文化互动与交流,大学校园文化偏安一隅,封闭倾向依然存在。第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脱节的定位,忽略校园文化在业务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同时忽视业务工作对校园文化的支撑作用。

三、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优化的维度分析

维度是指一种视角,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个系统工程,是由许多环节、多种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围绕文化育人功能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以韦伯的理想类型法为方法论依据,本文初步构建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优化的“四维度”分析框架:即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制度保障和过程实践四个维度,相对应的指标分别为文化育人理念、文化育人要素、文化育人平台和文化育人实践载体。

1.价值取向维度——文化育人理念

大学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在大学文化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高层次的精神结晶,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道德信念以及对人的理解等,作为整个大学文化形态的精神凝聚,对大学各个方面起着引领和决定性作用。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每一个人的行为,包括他们的穿着、谈吐以及互相之间的帮助等。这种改革与竞争使得教师比以前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教育理念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比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不足2500人,但却在2011~2012年全球大学排行中荣膺榜首,该校自建校至今已培养出31名诺贝尔奖得住和32项诺贝尔奖。究其根本原因,该校的精英文化育人理念使然。

2.目标选择维度——文化育人要素

大学文化的结构,是大学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大学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对于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在大学文化的内部结构上,多数学者赞同大学文化是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在大学文化育人精神层面的要素中,大学风气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是长期的、稳定的。校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优良的校风是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的基础。教风对学风是一面镜子,对学风建设有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3.制度保障维度——文化育人平台

有了先进的文化育人理念,明确了文化育人的各个方面,必须搭建完善的文化育人理念平台。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大学理念平台。高校文化的创造在于立人,高校文化的发展在于发展人。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高校师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成果的享有者,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是围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二是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认识,整体规划,以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好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比如,某高校确立“传承与创新”“竞争与合作”“开放与沟通”“引导与自主”“责任与梦想”等五个文化育人平台。

4.过程实践维度——文化育人实践载体

“文化载体”是文化理念和精神的具体化。“文化载体”既是作为与抽象的理念、精神相对应的,体现理念和精神的具体的物质存在方式,又是将理念和精神付诸现实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大学的精神文化体系必须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活动,结成为物质成果,大学的理念和精神等才有意义,否则,大学学风、校园价值观、校训、校歌等仅仅就是个口号,大学的文化还是没有建立起来。载体建设就是把文化理念、精神物化和实化的过程,就是把大学文化由理论向实践转进的过程。建设育人文化载体的切入点应突出特色、重在实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先进性为特征的德育文化、创新性为特征的学术文化、内涵美为特征的环境文化、健康为特征的生活文化、规范和谐为特征的管理文化。这些方面既成体系,又相辅相成,反映了人才成长过程中品德、知识、学风、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诸方面的要求。

本文为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2012年度一般项目“高等学校学院特色文化育人研究”(编号:2012GJY02)阶段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