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术休假制度对西南联大对外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

2014-07-23 15:44雷向阳常数何锦东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西南联大

雷向阳+常数+何锦东

【摘要】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取得了学术的高度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联大的教师激励机制之一——学术休假制度。目前学界对学术休假制度研究的论文甚多,而研究西南联大学术休假制度和对外学术交流的论文较少,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鲜见。

【关键词】学术休假制度 西南联大 对外学术交流 积极作用

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取得了学术的高度繁荣。西南联大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联大的教师激励机制之一——学术休假制度。目前学界对学术休假制度研究的论文甚多,而研究西南联大学术休假制度和对外学术交流的论文较少,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鲜见。本文试探析学术休假制度对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的积极作用、当今高校的学术休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学术休假制度的内涵

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指某些高等学校或中小学在教师连续满工作量工作若干年(如5年或7年)后给予的一次带薪(全部或部分)休假,时间常为1年或数月,目的在于使教师获得全时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习进修的机会。学术休假制度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 Eliot)首创,目前,学术休假制度在西方国家高校普遍实行。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休假制度

联大教师的学术假制度是清华大学教师休假制度的继承与发扬。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中规定,教师休假制度面向学校所有专任教师:本大学教授如按照本规程连续服务满五年而本大学愿续聘其为教授者,得休假一年,如不兼事支半薪,或休假半年如不兼事支全薪,但曾经休假一次者,须连续服务六年,方得再享休假权利。

据史料记载,联大时期申请过国内休假的有朱自清等10名教师;华罗庚、杨振声等36名教师申请过出国进修。联大的教师很重视这种休假制度,一是因为这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和奖励,教师可以利用该假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二是因为这是教师的一种权利,能够保障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安心做研究而不受教学和生计的打扰。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曾制定过限制教员和学生出国留学的政策,因此利用学术休假出国进修或研究的机会更显得来之不易。

三、西南联大的学术休假制度对对外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种教师激励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在激励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术交流亦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时间保障

学术休假制度保障了联大教师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所需要的必要时间,使其能够用这段时间去国内外其他大学或研究所了解课题研究现状,与其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进而激发新思想、新观点的产生,从而扩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宽度。学术假可以让教师完完全全地静下心来反思和回顾工作及研究的成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打破模式化思维,拓展研究视野。西南联大的教师利用这样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安心搞科研,不受其他外事(如教学、生计)所打扰,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去,因此较易出成果。据统计,联大期间,仅物理系以及清华大学的两个研究所,共发表论文108篇,其中国内58篇;国外50篇(其中NATURE4篇)。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殊属不易,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2.经费支持

除了充裕的时间以外,学术交流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在学术休假期间,联大提供薪金及研究费用对休假教师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时期学校的办学经费极其紧张,很多教师需靠外出兼职才能养家糊口,甚至梅贻琦校长的夫人也靠卖米糕来补贴家用。然而联大仍对学术研究费给予了较大的倾斜,保障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顺利开展没有中断。据史料记载,1938~1946年的学术研究费占总经费的百分比逐年递增,从1938年的4.3%上升到了1946年的25%,占办学总经费的四分之一强。而且该学术研究费并不包含教师带薪学术休假的薪水,带薪休假的教师薪水仍从教师俸禄中支取。由此可见,即使在艰苦的抗战年代,西南联大作为高等学府,仍然把学术研究放在第一位,想法设法为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四、当今高校学术休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术休假制度的好处不容置疑,西南联大的辉煌成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作用也日益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尽管我国教育部数次提出建立学术休假制度,而我国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仍然落不到实处,真正能够实行学术休假政策的高校寥寥无几。总的来说,当今中国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之所以迟迟不能实施,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科研经费上无法保证。学术休假的经费问题成为了制约学术休假制度发展的瓶颈。然而70多年前的西南联大,在战时办学经费极其紧张的极端条件下,是如何保证学术休假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我国高校的经费如果向西南联大那样适当向科研倾斜,而不是大兴土木搞硬件建设,铺张浪费,也能为学术休假制度提供实施保障。再者,高校还应借鉴国外高校的做法,拓展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做到政府拨款专款专用,民间资本积极吸收,教师自筹经费适当补给。当然,如何结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制定出符合新时代的学术休假制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人辞典(下) [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 [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二) [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5]沈克琦,赵凯华.北大物理九十年 [M].北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9.

[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六) [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7]杨晓辉.中日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比较 [J].教书育人,2006,(9):95-96.

[8]田丽萍.中国高校学术休假制度探讨——兼谈美国经验 [J].学园,2013,(10):51.

基金项目: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2013年项目《西南联大时期的对外学术交流研究》(项目号:13Y007)阶段性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雾霾与经济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