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2014-07-23 15:45曹石珠1钟嘉鸣2黄乃祝1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建学科院校

曹石珠1+钟嘉鸣2+黄乃祝1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三者的关系应是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策略培养学科带头人,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道路提升教师水平,坚持“稳定与创新并重”原则建设特色学科。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学科特色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些办学实力较强的高职、高专院校经调整、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明显提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好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为契机,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和能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轻学科建设、重专业建设倾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轻学科建设、重专业建设的倾向,即学科建设意识薄弱,底蕴不足,专业建设超前发展,专业设置罔顾学科现状盲目兴办热门专业,导致师资结构和水平无法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其实,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这三大基本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三者关系。学科建设是指学术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建设任务就是要改善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水平,改善学科结构包括改善学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三大学科的分布,改善每门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结构及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的结构;提高学科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水平提升、学术成果丰厚、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提高等方面。专业建设是根据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以专业知识传授和教育为媒介,以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为目标,把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建设任务侧重于改善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改善专业结构主要是指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关系,以确保人才的适销对路,提高专业水平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及教学手段改善、毕业生就业率提高等。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直接目的,针对具体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主讲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与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工作,建设任务侧重于优化课程结构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改造旧课程、开发新课程,建构不同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就是要做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参的落实、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教学督查、考评等。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是: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培养人才是以专业为单位,专业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高校要提高专业和课程水平,必须以提高学科水平为前提,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有赖于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学科建设正是从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等方面为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条件。没有实力雄厚的学科基础,专业难以上水平,课程难以成精品。与此同时专业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基地,在凝练学科方向、聚集学术队伍、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在专业建设中,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科研究方向明确,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通过专业教学有利于发现学科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聚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使学术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

2.学科结构大而全、无特色,红牌专业多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十来年的规模扩张过程中学科发展处于徘徊阶段,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学科带头人缺乏、青年教师比例过高、实践能力欠缺等,学科结构整体上呈现出大而全、无特色、红牌专业多的局面。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尽管都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但是这些特色专业所归属的学科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学科带头人缺少,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罕。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很不合理,管理机制又缺乏活力,新专业开拓极为困难,导致出现大量红牌专业。所谓红牌专业就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2013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正式发布,就业蓝皮书是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统计数据,就业蓝皮书认为:“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是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美术学”。令人遗憾的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具有这些专业。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曾说过:“大学永恒的传统应该是我们要永远年轻,永远要承诺不断更新自我”。改革只有进行时,学校要永远处于不停滞状态中,才能获得生机勃勃和发展。

3.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民国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足以说明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核心,说明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重要保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几年发展,在师资数量、学历要求上基本达标,但在师资质量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缺陷:一是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稀缺。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地处地市级城市,由于地缘劣势和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到数量足够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就算自己培养的“三高”人才由于上述原因也相继离校;二是“双师型”教师奇少。“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强弱直接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构建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亟须解决大问题,实践证明,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旨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嵌入式、整体合作式、分段式、订单式、顶岗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而这些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endprint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可持续发展基本策略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对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必须以更高的眼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和更好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优化管理,才能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1.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培养学科带头人

高校学科发展必须以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关键。实践证明,一所高校的某一学科有了高水平带头人就有学科的存在感,学科带头人走了,该学科也就名存实亡。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要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外引就是制定特殊政策、给予优惠待遇从企业、科研机构、其他高校聘请学校发展亟须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加大力度做好引进人才的稳定工作,包括落实相关物质待遇、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内培就是积极营造高校内部富有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选拔和淘汰机制,通过公平竞争、择优明确、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动态管理和滚动发展等措施,把有强烈事业心和献身拼搏精神、在实践中已做出成绩、取得重大成果、有较强科研教学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选拔出来,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支持,从而使学科带头人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升教师水平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校学科发展基本方针。自德国洪堡倡导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以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原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底蕴不足,学术理性尚未形成,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一心向学、一心向教的发展内驱力不足,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显得更有价值:首先,人才培养过程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和实践性,大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探究知识和应用知识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科学研究做支撑,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发现和创造人类最优秀的技术、方法、观点、思想等,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再次,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建立高水平教学科研基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创新人才。

3.稳定与创新并重建设特色学科

地方新建本科院在学科可持续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原则。要以稳中求进为工作的总基调,学校学科发展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尽量避免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大跃进”现象,正确处理好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三大学科的关系,优化每门专业中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结构及高校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的结构;制定学科发展激励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既要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又要体现政策的激励性,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要把改革创新贯穿学科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高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现状,结合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学科发展中长期规划,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战略思想,确定学科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培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高校的特色学科。当然,特色学科建设离不开当地文化氛围,如曲阜师范学院,利用孔子出生地和儒学发源地的优势,成立了“孔子文化研究院”,其儒学思想史的研究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成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此为榜样,努力建设适应学校文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

参考文献:

[1]张清杰.大学是汇聚智慧的灯塔[N].光明日报,2013-11-23(10).

[2]余小波.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与保障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3]马廷奇.论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8,(5):24.

[4]李琦.一般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M].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5.

基金项目: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CJ123);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构建地方新办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项目编号\[2012\]597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建学科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