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语言特定表达及日本文化精髓问题的探究

2014-07-23 06:30徐灿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精髓日语

徐灿

【摘要】在日语教学的时候,通常会遇到特定表达,怎样合理运用特定表达,将是日语学习的关键部分。从日语语言表达形式的分类问题着手,并以此为根据探究日本文化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日语 精髓 特定表达

一、日语语言的特定表达形式分类

日语语言表达形式不一,在生活中较为频繁使用的主要有日常用语,即固定的句型表达形式、词汇表达形式和省略表达形式 3类。

1.句型表达形式

句型表达方式,是日本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用法,是具有代表性的日语语言。可以说,外国人学习日语的精髓,就在于是否能掌握句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并像日本人一样用形似更神似日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下面以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主要句型为例进行说明。

(1)“我要开动了”(「いただきます」)

「いただきます」来源于「いただく」这个单词,「いただく」是「もらう」的自谦语,表示从对方那里得到,也就是领受恩惠的意思。「いただきます」是日本人饭前坐到座位上,一拿起筷子就会脱口而出的用语。作为饭前的寒暄语,无论是独自用餐、和家人一起还是被人宴请,日本人都会毫不吝啬地说出这句话。

(2)“什么都没准备”(「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

日本人在款待客人时,常常在一番忙碌之后说「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什么都没准备,请您尝尝看)。外国人对于这样的表达通常会难以理解,桌上的食物明明已十分丰盛,却仍要说“什么都没有”。

(3)“对不起”(「すみません」)

这句话原本用来谢罪,一般理解为“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当给别人添了麻烦、想要表达感激和内疚之情时,也使用「すみません」来代替「ありがとう」(谢谢)。用「すみません」来表达问候,替代「こんにちは」(您好),更是屡见不鲜。可以这样说,「すみません」已成为万能句型,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日本人都将其挂在嘴边。

2.词汇表达形式

能否正确使用日语中的特定词汇,成为掌握日语、特别是能够讲一口地道日语的基础。尤其是其使用的场合和对象,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はい」

通常用于对疑问进行肯定回答,或应答召唤。例如:

これは本ですか。——はい、それは本です。(这是书吗?是的,那是书。)

这种表达,更多地用于会话过程中听话人对说话人的附和。据某项调查所知,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附和与点头的频率高达几秒钟一次。而在和外国人交谈时,日本人则对对方的冷淡不知所措,常常产生“他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这种疑问。显然,这些误会是由于不了解「はい」还有表示附和这一功能造成的。

(2)「ちょっと」

「ちょっと」在日语中的使用可以称得上相当广泛,既能表达数量程度少,时间距离短,如:そのチーズケーキをちょっとだけ食べたいな。(我想吃一点奶酪蛋糕);还可以表达程度之深或和否定形式呼应表达“不太……”的意义。例如,この問題は、彼にはちょっと難問かもしれない。(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可能是个相当难的问题);更可以表达婉拒。例如,明日はハイキングに行きませんか?——明日はちょっと…(明天去远足好吗?明天啊,明天不太方便……)。正是由于用法丰富,误用的场合才特别多。外国人若想正确使用「ちょっと」,必须掌握其在各种场合下的深刻含义。

(3)「遠慮」

作为日本社会中常见常听的词,不得不提到「遠慮」。无论在图书馆、博物馆,还是在机场、车站,都能经常地看到它。在日语中学者将「遠慮」翻译成“回避”“谦辞”“谢绝”等含义,它与汉语中翻译成“禁止”的语气区别非常大。因此,看到这个词时,常会有被委婉提醒的感觉,进而规范了动作者的行为。

3.省略表达形式

这种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开场白方式的省略表达

日语表达常常在发话前使用一些开场白,使得话题不那么突兀。由于这种表达方式能给对方思考和回应的时间,也能顾及到对方的感受,所以使用频率很高。当有意见要陈述时,往往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先委婉暗示。例如,率直に申し上げると…(坦率地讲……)或ご不満もおありでしょが…(我知道您有不满,但我还是要说……)。

(2)文末未说完的省略表达

日本人之间的交谈,常常在一句话没有说完时结束。这种用法频繁地出现在拒绝、道歉、解释原因等场合。假设对方邀请自己去做某事,如果想对对方传达自己时间不方便的信息,就会说“今日はちょっと…”(今天嘛……),而不是直接说我很忙我没有时间之类的话;如果在图书馆感觉到喧闹,就会说“あのう、ちょっと声が…”(不好意思,您的声音能不能……),而不是直接要求对方说话小点声或注意一下。

二、日语语言特定表达展现出的日本文化精髓

1.「和」の精神(和的精神)

模棱两可的措辞和永远不会从脸上消失的微笑,是日本“和精神”的完美体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关系中,日本人都极力回避给对方造成伤害、让对方为难或令对方出丑。正如「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はい」、「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等的使用,因为蕴含着对对方尊重和体谅的深意,所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日本文化中的“和精神”。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日本人对自然也保持着一份尊重和爱护,在这样的“和精神”下诞生了「いただきます」。

2.「察し」の文化(体察的文化)

永远将对方的想法和看法放在第一位、不会生硬地拒绝对方、不说激怒对方的话、不做伤害对方的事、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对方的真实意图等方面是日本典型的“体察的文化”。「遠慮」一词以及省略表达的运用正是这种文化的完美体现。

3.「以心伝心」の文化(以心传心的文化)

日本人在交谈过程中,会时刻注视对方每个细节动作、面部表情及每句话中的措辞。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尽量从对方的谈吐、表情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判断对方谈话的真正意图。日本人把这种表达方式称之为“以心传心”。意思是心领神会,心心相通。日本人认为只要有共同的生活基础和文化背景,即使不把事情和盘托出,对方也能完全明白。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了省略表达的频繁使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和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和」の精神、「察し」、「以心伝心」构成了整个日本社会最为显著的人际交往基础,因此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祝大鸣.强调“以心传心”的暧昧语言文化——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续探 [J].外语学刊,1999,(01):89-92.

[2]王纪芹.日语语言文化中的内与外的语言表达 [D].山东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髓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汲取思想精髓 书写奋进新时代巾帼答卷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缝补Boro items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用国学精髓为企业家“洗心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