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独处

2014-07-23 00:20程立雪
婚育与健康 2014年4期
关键词:黏人洗手间视线

程立雪

【潮流】独处

当下越来越多的成人开始关注儿童内心,倾听儿童心灵的声音。于是,“独处”这个词儿就出现了。对于成人而言,独处是成熟的标志,善于独处的人,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对于儿童而言,独处,不仅能够缓解压力,更专注学习,还能培养安全感,更早形成自动自主的意识,为独立做好准备。

【求助】昭昭妈妈:七岁的儿子特别黏人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胆小,特别黏人。最开始是外婆带他,他就黏着外婆,外婆上厕所也要跟着,跟他说外婆就在门里呢,他就是不肯让外婆离开视线,于是只得将洗手间的门打开让他看见。

上幼儿园后外婆回老家了,他从此便黏上了我,连每次送他去学校都要哭上半天,我真是用尽了办法,鼓励、打骂,但毫无效果。现在虽然好了些,但是放学一回家又成了原来的样子:他写作业时,我非得在旁边守着;他下去与小朋友玩时,我不能离开他的视线……一个男孩子这个样子,令我与他爸都十分忧心。

点评:看昭昭的情况,也许和老人带孩子的经历有关,老人们只要小孩一不听话,就会威胁小孩有黑大王、白面鬼之类的来捉人。这方法倒也十分奏效,却造就了无数胆小怕事、不能让家长离开自己视线的孩子。如果本身是气质比较忧郁的孩子,这种情况会加剧。

建议:爸爸妈妈要尽快想办法弄清楚他这么黏人的原因,也许是幼时的某件事让他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会将自己抛弃掉;又或许只是胆小,害怕那些不存在的东西,比如神鬼之类。

弄清楚原因后,就对症下药。如果觉得爸爸妈妈会不要他,那么除了用拥抱、陪伴等亲密行为表达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外,还要培养他在家里的主人翁意识:让他认识爸爸妈妈的朋友,拥有家中的钥匙,得知家中的零钱在哪里,去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走动……增强他的安全感后,就可以有意制造让他独处的时间了。

【献宝】晓晓妈妈:八岁的女儿十分独立

我女儿以前也是很胆小的,与昭昭状况很相似,反正不肯让大人离开她的视线。我觉得自己有时候都要崩溃了,所以在她三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她。我喜欢看书,睡前总要坐在床上读一个小时左右的书,女儿开始总是缠着我讲话,我就递给她一本儿童故事书。最初时,她会将我的书从我手里拿开,而将她的书塞给我,要求我讲故事。我就跟她商量,妈妈讲一半,你自己看一半,因为妈妈也有妈妈的书要看。慢慢地,她也就能很安静地看完一本书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是去洗手间,或者下床去客厅拿点东西,她也不会叫我了。

再大一点,我跟她玩一个叫闭上眼睛的游戏。就是在白天的时候,放上一首曲子,我与她躺在屋里的某个地方,闭上眼睛去感受一切,并向她保证,妈妈一直会陪她玩这个游戏。开始她总是刚闭上眼睛就睁开眼看我是不是在,看到我后又闭上眼。但慢慢地,她可以闭上4分钟、10分钟,甚至15分钟。她习惯这样后,我们便改在晚上玩这个游戏,将灯关了,放上音乐,在屋子里躺上十五分钟左右。现在她已经可以听上一整首曲子,并且,也可以不放音乐玩这个游戏了。

当然,生活中她也很独立了,可以自个儿写作业,可以自个儿在客厅里帮她的娃娃做衣服,能自个儿从学校回家。有时候,我与老公要出去办事,留她独自在家里两小时也完全没问题。

点评:好方法。两个办法都操作简单,实用性非常好,所有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借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黏人洗手间视线
对某人而言,是为全部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常识:门要怎么开
嘴贱
那座山
嘿!吓到你了吗?
酒店配置有讲究
洗手间里的“小书屋”
我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