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观照视野中的《错误》文本

2014-07-25 06:04文/袁晓红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郑愁予互文性错误

文/袁晓红

摘 要:从互文性的角度浅谈《错误》写作技巧的后现代性,探讨《错误》如何在接受者的互文观照视野中,成就了一个古典唯美的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文化文本,从而对既“中国”又“现代”的郑愁予的《错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互文性;《错误》;郑愁予

郑愁予,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被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的《错误》又作为现代诗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从而成为现代诗的经典为大家欣赏喜爱。纵观诸多教案的设计,大都是从这首诗的“中国”特色上面下工夫,着力探究此诗在意境营造上的中国古典诗意美,而忽略了此诗的“现代性”特色。

的确,在意象选择上,《错误》里的几乎所有意象——“江南”“莲花”“东风”“三月”“柳絮”“春帏”“马蹄”“归人”“过客”,这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郑愁予似乎是毫不费力地将古典诗词中的这些意象重新进行了一个排列组合,于是,一个被人们称为经典的现代诗文本便诞生了。在意象选择上并不出新意的《错误》却让我们如此着迷,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互文效应作用于文本接受机制的结果。

“互文性”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范畴,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传统文本与现实的对立关系之后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摆到了第一位。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决定了文本的开放性,这就要求读者不能将某一个文本看作是终结性的文本。阅读某位具体作家的某个具体文本必须牵连到其他文本,包括这位作家自己的其他文本和其他作家的相关文本,读者只有在众多文本的相互参照中才能完成阅读任务。

这一点习惯上网的人都不陌生,相当于在文本中嵌入超链接。当涉及某个可以在其他地方出现并有着其独特意义的词语时,我们给其加上超链接,然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可以通过点击超链接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文本之所以产生意义的背景。

那么,我们试着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错误》。当然,我们不是在互联网上演示。只能把我们的大脑当作一个网络,然后来运用我们的知识积累实现超链接的功能。现在我们开始对这首诗中的关键词进行链接处理。

“江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陆凯《赠范晔》)@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颭,爱杀江南。(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东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柳絮”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柳》)@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辞》)

“青石街道” @黄花深巷,红叶底窗,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女冠子·元夕》)

“窗扉” @笑绿鬟邻女,依窗犹唱,夕阳西下。(蒋捷《女冠子·元夕》)@倚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

“向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归人”“过客”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忆江南》)

即使上面所@的链接项仅限于本人的知识积累,还不全面,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在这短短的《错误》里,集合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这一系列的意象背后同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我们在读到这一首《错误》的时候,也不仅仅是在读一个“美丽的错误”的故事,而是将我们所拥有的已经化为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国唐诗宋词等的古典文学积累进行了重温和二次创作。江南的如诗如画,莲花的高雅纯洁,东风拂柳絮的缠绵悱恻,青石街道的黄昏点点愁,望归人不到,过客之匆匆。这一切每个意象都不再单纯为一物,各自都是带着自己的一个或者数个故事进入到《错误》中的,它们背后是一个意象家族。古典诗词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能够体味这每一个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来阅读《错误》的文本,我们才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共鸣,才能深切地感受这首诗的美妙。江南的优雅娴静、莲花的高洁,都刚好符合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品格;花开花落的命运无常,东风不解人意的无奈,柳絮轻飘的浓愁,三月的美景却与闺中人无缘,却又细致贴近于闺怨的多层次感受;近黄昏,夕阳西下,对黑夜的恐惧层层加深,期望是归人而总是遇到过客的惆怅无解,在深巷里马蹄清脆中,比起温庭筠笔下女子的“独倚望江楼”更要令人“肠断”的。郑愁予就是这样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功力,将这些传统意象加以粘贴、重组,但是他又摒弃了后现代主义习惯性的“拼贴+戏仿”路数,而使这些意象被拼贴之后,带上更浓厚的古典色彩,不但没有消解诗意美,反而产生了更强的古典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就了这首诗歌的经典形象。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郑愁予互文性错误
郑愁予《错误》
生命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永不停歇的马蹄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