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化学习终端的儿童认知系统分析与研究

2014-07-28 02:05高秀娟赵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形状注意力

高秀娟 赵锋

【摘要】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主要依靠直观感受,他们的注意力是极不稳定的,让儿童在数字化平台上学习时能提高注意力,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是面向儿童数字化学习终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儿童学习应用平台界面中图形符号与色彩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儿童注意力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儿童对信息的认知角度对儿童学习数字化平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儿童认知心理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35-01

一、目前儿童应用软件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逐渐开始广泛大量地接触移动数字化产品,而基于移动数字平台的早教软件产品随着各种手机,ipad等产品的推广也开始进入到中国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儿童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逐渐被大家所注意,而软件界面的设计也在广泛受到大家的关注。

目前国内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用户群体还没有取得足够的认识、对待,众多儿童信息产品不重视交互界面设计,原创性极少[1]。当前儿童多媒体教学系统界面设计中存在界面太过成人化,太多文字,缺少图片形象化,图标按钮没有趣味性缺少美观性,功能缺乏适当提示以及缺少帮助等提示。

二、儿童的认知特点

1.儿童对于图形的认知特点

《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向来都很注重事物的象征意义,在界面设计中的图标不但可以表述人们理想化的思维还可以使视觉产生丰富有趣的效果,并通过感性、含蓄的符号暗示用户,启发他们的联想,揭示信息或操作的内容和主题。例如不同的图形之间会有不同的认知顺序。

图1 幼儿掌握12种图形从易到难的顺序

图片来源:幼儿对几何形体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对于图形的认知,是慢慢由经验累积而成的。心理学家 D.Katz 和 F.L Goodenough 的实验表明:儿童在三岁之前是形状抽象占优势,然后再慢慢转入颜色抽象,以四岁半幼儿为高峰,六岁以后形状抽象又占优势。其他研究也表明,学龄前儿童形象认知发展最早,三岁前儿童已达 100%,三岁以后形象下,颜色抽象比率上升,四岁半颜色抽象达高峰,之后形状抽象比率又逐渐上升,但不显著,直到小学阶段,形状抽象达78%[2]。可见,幼儿形色认知是有年龄特征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三岁前形状抽象占优势,四岁时颜色抽象占优势,六岁是形状抽象占优势[3]。处于学龄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普遍偏爱有关小动物的故事,以及没有棱角的动画形象。对于他们而言,小白兔、小袋鼠等小动物形象具有善良特征;“圆乎乎”的无棱角形象,更具备安全感。

2.儿童对于色彩的认知特点

根据学龄前儿童颜色辨别能力开发研究结论得知,色相辨认测试正确率以黑色为最高,其次红色,白色,黄色,橙色,咖啡色,回答正确率较高的色相名称均属于生活环境中常见者。幼儿正确辨认颜色是基于其是否能够掌握颜色的名称,而其对于色彩象征的联想能力也以具体事物为多,对于学龄前儿童所认知的颜色多半是基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色相名称。

图2 儿童的视知觉在不同年龄段对色彩的喜好

图片来源:韩荣华 《新学习革命》

3.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变化

儿童对世界的概念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幼儿眼中,凡是能动的东西就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一方面,儿童用“动与不动”来区分物体的“活与不活”[4];另一方面,运动着的事物总能很容易吸引儿童的视线,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具有以无意注意为主,无意记忆的发展优于有意记忆的特点。3岁左右的儿童特别喜欢看广告。有趣的广告他们可以一动不动的看上10分钟。由此看出,儿童的注意始终具有明确的选择性,他们至接受那些使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他们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

三、 设计实践

根据上述分析与总结,设计了一款寓教于乐的儿童应用软件。整体风格简洁、大方,界面布局(如图3所示)合理有效,色彩鲜艳饱和度高,互动体验丰富多彩。

图3界面布局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利用软件本身的操作優点,优化了界面布局,使窗口面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显示更多内容,同时不会因为多窗口的跳动而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主要按钮位置固定不变,力求儿童在操作时更加容易,不必花费精力去记忆活着找寻按钮位置信息。

图4界面色彩搭配方案

用户界面设计中,字符与图底关系的色彩搭配很重要,字符主体色彩的特性决定了视觉传达的效果。根据儿童对色彩喜好的共性特点,配色方案经过多次比较、试验后,最终方案如图4所示,采用了互补的橙色与蓝色,既生动活泼又不显得凌乱,符合儿童的色彩审美心理。

通过研究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儿童注意力的所在,从形状、色彩和注意力上总结了儿童的认知特征,从而在界面设计中从视觉方面能够投儿童所好,让儿童不再因为受到文字符号的限制而无法进入这个世界,把学习变成一个参与的过程,使得寓教于乐的学习发生的更加自然,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席晓东.(2007).面向儿童的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2]彭红星,陈燕,肖磊,邹湘军.(2008).面向儿童的用户界面设计与可用性研究.

[3][美]卡洛琳#布鲁墨.(1987).视觉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刘秀珍.(1993).幼儿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形状注意力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让注意力“飞”回来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你的形状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