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8-01 00:24胡丹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总数中性血常规

胡丹

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胡丹

目的 分析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沅江市妇幼保健院行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80例临床急诊发烧、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2组幼儿展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 实验组超敏CRP均升高,达到100%的阳性率,对照组阳性率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37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46.25%;39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48.7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5.00%。对照组1例患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1.2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5.00%;75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93.75%,和实验组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临床诊断中可以为医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儿科;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反映机体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的敏感指标,也是一种全身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1]。本研究选取80例临床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沅江市妇幼保健院行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急诊发烧、肺炎患儿80例作为实验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8岁,平均5.9岁。另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2组幼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组幼儿展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为在幼儿入院第1 d空腹抽取患儿静脉血液2 mL,将其加入装有EDTAK 2的真空管中充分混匀,做血常规样品使用。使用毛细管将2 mL全血精确吸取出来后,加入到金标液中,充分混匀,做CRP样品使用。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样进行CRP浓度检测,检测仪器使用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定参数时严格依据试剂盒的相关说明进行。检测试剂使用INVITROGEN公司生产的超敏-C反应蛋白试剂,检测前确保所有检测试剂均为使用有效期以内。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80例患儿CRP均升高,达到100%的阳性率,对照组仅2例升高,阳性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结果显示,实验组中37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46.25%;39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48.7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5.00%。对照组中1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1.2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5.00%;75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93.75%(见表1)。

表1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结果[n(%)]

本研究结果显示,CRP和白细胞感染程度呈现正性相关的关系。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RP和白细胞感染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RP是一种急性反映机体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的敏感指标,也是一种全身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CRP由肝脏合成,正常人体血清中的CRP水平较低,当人体遭受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时水平会急剧升高,一般在炎症开始后的12 h内就可以检测到CRP,在24~48 h CRP可以达到峰值[2]。一般而言,CRP的升高幅度和机体受到的感染程度呈正比。在机体炎症消失后CRP浓度会迅速下降,在2周内便可恢复正常水平[3]。

幼儿感染疾病的途径比较多,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一旦患病病情容易迅速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十分重要[4]。在幼儿发病时,CRP水平要早于白细胞上升的幅度,并且恢复正常水平也比较快,因此有较高的敏感性。传统实验室细菌检测主要通过对血液、脑脊液、痰液等样本的培养和分离因而制得涂片最后进行显微镜检测。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周左右,耗时较长,阳性率也比较低。而采集如脑脊液这样的样本也会给幼儿造成巨大的痛苦。因此就需要一种简便、迅速、阳性率较高的检测方法。血清CRP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样本要求量较少等特点,正好符合以上要求[5]。

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为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信息。目前,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存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如发生不良反应、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儿科医师可以根据CR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CR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均升高的患儿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对于其它情况的患儿要严格进行观察给予适当处理,不可将使用抗生素作为治疗的唯一标准和手段。

综上所述,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临床诊断中可以为医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天丽,章晓联.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新生儿支气管感染性疾病诊断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8(11):64-66.

[2] 夏慧.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1(12):43-44.

[3] 王佩菊,郭桂梅,肖丽.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在儿科的应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5(13):583-584.

[4] 闻金才.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痢疾中与获得性免疫的关系[D].蚌埠医学院,2011,7(21):14.

[5] 罗桂华.浅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婴幼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7(19):2120.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 reaction protein in combination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in pediatric test.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fever,pneumonia were chosen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0 healthy children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2 groups

tests of C-reaction protein in combination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C-reaction protein in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 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3 condition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re signif i cantly different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reaction protein in combination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can offer accurate,effective proofs to physicians,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Pediatric; C-protei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Clinical value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08

湖南 413100 沅江市妇幼保健院(胡丹)

猜你喜欢
总数中性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英文的中性TA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