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资源条件分析与区域特大城市合肥空间发展新定位研究

2014-08-03 05:58蒋晓岚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合肥中心发展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3)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是理论和实际部门的重要课题。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城市定位是最基本问题。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所选择的竞争性发展方向。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瞄准长远的核心竞争力,合肥的城市定位就是:大湖城市、创新都会[1]。作为全球唯一包容大湖的城市,世界“大湖城市”的定位将为合肥带来唯一性和更高品质。国际化的“创新都会”,则意味着合肥将以创新带动产业、社会和环境发展,参与区域和国际的高端竞争。那么,合肥这样的高端定位缘由及支撑条件是什么?对这样的定位该做如何解释和评价呢?

一、合肥城市高端定位的总体目标

根据“十二五”规划及远景展望,为服务合肥经济圈、全省乃至更广大区域,合肥将建设成为长三角次中心城市中制造、物流、科研、服务等综合城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一)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基础研究和军工技术优势明显,已经积累了较为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具备建设国家科学城的基本条件。在建设合肥国家科学城过程中,应构建特色鲜明的知识创新体系,形成面向全国的知识创新——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体系,这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要求,是加快安徽经济发展、推进合肥崛起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是全国21个二级交通枢纽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线网规划,以合福线、沪汉蓉线、商杭客运专线及宁西线、合九线、淮南线等六条铁路干线为骨架,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西安、成都、九江、商丘等八个方向,形成大型合肥环状铁路枢纽。江淮运河打通,巢湖贯通江淮,合肥将成为沟通长江、淮河水运的枢纽,航运能力也将得到大大提升,跃升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以推进工业化为核心,以知识经济和创新科技为杠杆,突出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大力引进并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基础科研、产业科技领域进行突破,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

拥有强大的服务业是合肥未来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须职能。凭借省会地位,依托便利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配合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接长三角其它城市,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传统商业服务功能,强力打造旅游休闲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教、信息、商贸物流等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培育发展高端消费、教育、家庭服务等面向后现代社会的服务功能。

(四)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

凭借合肥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市场区广大消费能力强的要冲地位,抓住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升级的机遇,依托省会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立足省域,力跨区域,大力发展贸易流通业,建设跨区域的贸易流通中心。

(五)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以巢湖为基底,以江淮文化为特质,以先进科技创新创意为支撑,以旅游与各种产业高度融合为特色,以智慧型滨湖旅游城市为蓝图,塑造世界“大湖大城”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典范,建设科技引领下具有江淮文化特质的智慧型滨湖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合肥高端定位的条件

(一)集约高效的城市化要求

1.麦肯锡对中国城市化的预测

中国城市化和强劲的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在未来的20年,这一情况将更为显著。麦肯锡预测[2],中国的城市人口将由2005年的5.72亿增加到2025年的9.26亿,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有望达到10亿。

10亿城市人口生活在城市,在城市化发展态势选择上,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增长模式。集中式增长:会出现少数巨型城市——人口2000万或者更多;还会出现“中心辐射”情境,即中等规模及小城市群将会出现在大城市周围。分散化发展状态存在两种情景:“分布式增长”,大量人口为150-500万的城市遍布在中国;“小城镇”主导情境,则会出现许多人口为50-150万的更小规模的城市。

集中式增长是最优方案。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超大型城市发展得都非常成功,也不是所有的中小型城市都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及地方特殊情况,中国大型的集中式城市要比相对较小的城市运行的更为高效,而且这种模式也是当前的趋势。

20年内,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巨型城市”将达到8个,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所谓“巨型城市”,就是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较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支配实际收入超过4万元人民币)中的41%,将住在这样的城市里,而2005年这个比例仅为1%。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中国城市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5%增加到2025年的95%;城市消费在GDP所占的比例,将由2005年的25%(3.9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33%(21.7万亿元),消费数额将增加近5倍。这意味着,到2025年,中国城市将形成一个重要的“全球市场”,消费总量和可支配收入,也将分别达到德国同期水平的近两倍、两倍以上。

而对于城市来说,做大规模就意味着留住消费,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的转化是必然趋势。过去10年内,中国总体GDP增长的50%来自于城市固定资产的投资,2025年,总体城市投资额占总固定投资额的比例将由2007年的79%上升到93%。个人消费的增长也主要出现在城市,从1990年到2005年间,中国城市消费市场崛起为独立的增长引擎,占总GDP增长的26%,预计城市消费在GDP所占的比例将由2005年的25%增加到2025年的33%。

2.省会城市的发展要求

2010年合肥GDP为2702.5亿元,在省会城市GDP排名连续三年处于第19名。人口占全省比重由2003年的7.1%提升至8%,GDP占全省比重由2003年的12.6%提升至20.9%,虽然在省域的首位度有所提升,但作为省会城市的规模始终偏小。

人口规模小。根据六普人口规模统计,合肥市域人口570.24万人,距离全国人口规模排名50位的南宁市相差约100万人。

表1 六普城市人口前50位排名

建成区面积偏小。合肥市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城市中的17位。目前超级城市北上广深以及重庆和天津,均已经达到600平方公里以上。南京市接近600平方公里。武汉和成都的建成区规模均已超过400平方公里公里。沈阳和杭州等城市的建成区规模达到300平方公里以上,合肥的建成区规模与西安、昆明、青岛和大连等城市接近。

表2 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25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名(2010年)

合肥市较小的城市规模,使其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偏弱。在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如技术、资本、信息等的集聚扩散能力不强;在产业集聚效应方面,由于规模偏小造成的规模效应不显,产业集群分工专业化程度不高,前后关联效应不强,分工互补效应难以发挥;城市实力的相对较弱,使其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也有所滞后,并进一步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城市软实力也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虽然合肥在科教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基础,但由于科教所需要的与城市规模相关的产业基础、文化实力、高素质人才等约束,与南京等相比较仍有明显差距。

合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旨在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这一定位,彰显了新的城市形象、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二)资源承载力要求

人口、土地、产业等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他们的规模也构成了城市增长的合理边界和支撑条件。城市增长边界的建立应使其满足规划期内的住房、工业、商业、娱乐、开放场地及其它城市用地的需求。

1.人口规模要求

依据《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与承载力研究专题》,运用综合增长率法、罗杰斯蒂模型法、回归分析法等多种模型进行预测,至2015年、2030年、2050年,合肥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为800万、1000万、1300万。

表3 合肥市常住人口预测结果

据在编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3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1000-1050万人,城市人口63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50万人,肥东、肥西县城市人口80万人。

2.土地的供给分析

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约2363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588.7平方公里,通过土地开发、土地复垦、耕地整理、村庄整治等方式,城镇建设用地可达883平方公里。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标准计算,可支撑增加883万城镇人口。

3.水资源承载力

合肥市域水资源总量为57.37亿m3,加上引泉入城、肥水农用、引江济巢等工程调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9.75—55.47亿m3,按照人均综合用水指标950升/日计算,可承载人口约1434—1599万人;其中,可用于生活的水资源总量为16.627—17.177亿m3,按照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287升/日计算,可承载人口约1587—1640万人[5]。

综上所述,以千万级特大城市为目标,给出一定的弹性范围,合肥市域人口规模约为1200-160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1100-1400万人。都会区人口规模可按1000万人口计。这样的人口规模可与南京、杭州相比肩,为合肥走向国际大都市奠定基础。

三、合肥大都会区空间选择

(一)都会区空间选择目标和策略

都会区的选择必须立足合肥城市全球、国际、区域定位的要求,承担起增长极的职能,实现与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互动发展,其空间应要满足产业发展、职能提升、可持续等目标,满足巢湖治理的环境要求。

在原有区划下,合肥市区逐步形成了同心圆的格局。但是同心圆结构用于超过500万人的巨大城市已经出现较多负面影响。行政区划的调整可使合肥有条件打开目前的不适应性,构建适应未来的高效格局。

从主城区的发展和形态来看,以老城区为核心,市级工业区在西、北、东等方向布局,加上长丰、肥东、肥西三县均采取靠着主城发展工业的策略,城区一度呈现被工业包围的态势,这种情况在滨湖新区开发之后有所打破,产业发展转呈围绕主城在东西两翼展开之势。

主城区的传统工业在城市外溢扩张的过程中基于土地价值、运营成本、环境公害和行政干预等原因,一方面与三大园区进行互动和整合,部分也呈现转型升级乃至功能调整的意向。尤其是沿着老城区至滨湖新区的南北向轴线,随着北城新区、行政中心、高铁枢纽等节点区域的再造,城区的南北向中间区域呈现出走向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征,可以预见近期内将密集地发生沿线地区的填充式发展、工业用途的功能置换。这一趋势无疑将形成一个以居住、商贸服务、商务服务等服务功能为主的主城核心区。

西侧的高新区和经开区得益于国家级园区的平台和较好的运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东北侧的新站开发区在近几年呈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态势。这三个市级园区承担了合肥工业做大做强的使命,并在土地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得到倾斜,也是未来将继续蓬勃发展的产业区域。肥东和肥西的县级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加大了与三大国家级园区整合发展的力度,未来也将进一步加强,使得产业功能的融合和提效成为可能。

巢湖的加入,使原有团块状向带状质变,巢湖自身的生态功能,辅以近岸尤其是北岸适度开发的居住、创智、游憩等综合服务功能,可以方便地满足产业、生活及综合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城市新功能的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空间。

因此在原合肥城区基础上,将机场及巢湖周边地区纳入,形成了西至派河和合九铁路,北至江淮分水岭、东至合巢芜高速公路、南至六巢高速公路的大合肥都会区,即城镇密集区,面积4835平方公里。

(二)都会区空间布局思路

合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要继续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道路。未来,按照服务之城、生活之城的建设目标,都会区是合肥市域开发建设最集中,资源投入最密集,也是城市化、工业化速度最快,综合功能最强,核心竞争要素最集聚的区域。应依据自然禀赋条件、现实发展基础、功能板块关系、区位价值等,对都会区的开发采取差异性的发展策略。

1.北部

城区北部的新站综合试验区、庐阳工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重要的产业基地。北部既有五湖连珠的生态优势,也有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优势,同时处在合淮工业走廊之上,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都会区北部应利用五湖连珠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居住、商业等生活功能,同时对庐阳工业园、新站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退二进三,促进整个北部组团的优化和整合。部分产业可以跳出都会区,搬迁至下塘重工业基地。

2.西部

现有的高新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良好发展势头,是合肥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及更旺盛的发展需求,城市面临继续西拓的趋势。保护好大蜀山、董铺水库等优势景观、生态资源前提下,西部组团内增加生产和生活服务配套功能,促进西部组团由产业园区向综合新城转变。在西部组团西侧,预控大事件预留地,作为市域战略性空间。

空间上,往西跨越西部组团,依托新桥机场打造空港新城。空港新城涉及合肥市高刘、吴山和寿县炎刘、刘岗等四镇,大力培育发展临空产业,带动全市产业省级、转型,是合肥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

3.南部

巢湖以南区域,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受开发建设影响较小,大部分保持原生态。规划继续保护并挖掘三河镇、白山镇、盛桥镇自然及文化题材,提高城镇建设标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环湖旅游大道,大力发展旅游,建设巢湖国际湿地示范区、生态观光农业等。

4.东部

合芜走廊是合肥市区域对接动力最强的方向,行政区划调整使合肥向东跨越发展成为现实。一方面要优化肥东空间布局,控制循环经济园产业发展,敞开主城区东部绿楔;另一方面,依托中庙—黄麓、柘皋镇分别打造创智新城、柘皋新型产业基地,作为合芜马城镇密集带的战略支点,同时满足合肥扩容提质的要求。

四、都会区功能布局评价

(一)组团发展

在“双脉双翼”的格局下,都会区形成由10个功能组团构成的组团式结构。城市主城区延续“141”的空间结构。具体含中心城区、北部组团、西部组团、东部组团、西南组团、滨湖新区。两个市级中心位于中心城区和滨湖中心,分别为老城中心和滨湖中心,前者为传统商贸中心和历史文化中心,后者为生产性服务中心。四个组团以产业功能为主,配置组团级中心。其它四个组团为空港组团、创智新城、柘皋产业基地和巢湖副城区。

(二)多中心网络

大城市的特征就是功能的多元性,正因为其承载多层次、多样化功能,因此具有高度的竞争性,这也是无数特大城市成功的重要经验。合肥当前的发展阶段及在区域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处于追赶型城市的角色,这意味着它在区域竞争中必须要打出“低成本”、“高质环境”、“高效服务”等因素的组合拳,单纯的低成本路线,或者直走高端路线,都无法应对当前的竞争态势。 “多中心网络”即是应对这一背景的空间选择。多中心的布局,可使城市可以在同一时间以多维度应对各种机遇。

在中心格局上,分为区域级、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以满足高、中、低档次的不同需要。如滨湖新区辐射整个安徽地区的、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某些职能甚至具有全国性或国际性。而位于产业园区的生活性中心,则在满足各项需求的同时,需以企业能够接受的低成本作为基本考量。

在中心的类型上,分为综合性或者专业化中心,专业化中心包括旅游中心、科教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等,使各种功能各有居所。老城区及滨湖新区同为市级中心,但在服务上各有侧重,前者重在传统商贸和文化,后者则重在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旅游也是合肥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其有完备的服务体系。

未来发展中,要逐步形成多层次综合中心,多个专业中心,以及其与服务地之间,依托公交体系形成节点网络状结构。

(三)适度高密度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集聚发展是实现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适度高密度,不是全域高密度,而是通过对密度的有效管理,使不同功能、不同区位上的建设高效合理,既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又满足环境景观和人的心理需求。合肥市刚刚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强化密度管理,是引导城市精明增长的有效手段。

[1]王富海,蒋峻涛等.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B].2012

(4):38—43.

[2]杨辰林.麦肯锡日前公布“迎接中国10亿都会人口”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9-2-18.

[3]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EB/OL].http://www.stats.gov.cn/2010—7—28.

[4]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11:467—484.

[5]黄斯炳等.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与承载力研究专题[B].安徽省城市规划院,2011(5).

猜你喜欢
合肥中心发展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