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CCS工业服务发展纪实

2014-08-04 08:54李晓川
中国船检 2014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监理工业

本刊记者 李晓川

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工业服务作为工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整个工业的转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迫在眉睫。中国船级社(CCS)工业服务的发展是中国工业服务成长的一个缩影。它的成长、发展、转型升级或许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征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船级社(CCS)总部及各分社下属公司开始在工业服务领域进行探索,对于工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3年,CCS全资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和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CCSI)相继成立,两家公司分别以认证业务和钢结构检验业务拉开了CCS工业服务发展的征程。

“三产”整顿是CCS工业服务的一次转折。2001年,中国船级社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强“三产”整顿、加快工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陆上船级社”的战略目标。到2002年底,CCS基本完成了“清理整顿、公司重组和资产优化”,将社总部、各分社、办事处所属的“三产”公司,统一纳入工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垂直管理。

2002年,市场回归秩序,“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基调为CCS工业服务带来更多机遇与责任。由于CCS工业服务的步子走得早,几乎是跟某些行业的相关标准或要求共同成长起来的。所以,成长十年间,以CCSI与CCSC为主的CCS工业服务得到全面布局。

CCSC从只能提供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扩展到能提供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认证,认证专业范围进一步扩大,QMS从25大类发展到36大类、EMS达到31大类,OHSMS达到37大类;在保持国内认可机构(CNAS)认可基础上,又获得了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的认可,成为了我国少数几家获得UKAS认可的认证机构之一,在交通运输和仓储、冶金、机械、电子、能源等31个行业领域,可以签发带有英国UKAS皇冠标志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一次审核可颁发带CNAS标志和UKAS标志两套QMS证书。

不仅如此,CCSC还在企业信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根据《关于2004年认证机构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的的通报》(国认可函[2004]256号),CCSC在2004年认证机构顾客满意度评比中名列首位。CCSC的顾客满意度在91家认证机构中排名第一。随后,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满意度调查中,CCSC曾荣获了“获证企业满意度第一”、“机构审核员满意度第一”、“认证机构互评第一”。

2008年,随着市场的发展,为规避单一业务品种所带来的发展瓶颈, CCS工业产品处与CCSC合并重组,将原来单一的管理体系认证业务扩充为业务覆盖管理体系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集装箱检验、工业产品检验的新认证公司。

相对于CCSC前期较为轻松的局面来说,CCSI当时的情况比较艰难,许多业务几乎脱离航运领域,在桥梁建筑之间游走。十年,从行业人士口中的“门外汉”到“专家”,CCSI全体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十一五”期间,CCSI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桥梁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数十个领域。项目工程以润扬长江大桥悬索桥上部结构监理、重庆市轻轨较场口—大堰村一期工程机电设备监理、大连600T龙门起重机设计与安装监理、“基辅”号航空母舰改装工程监理、广州沥窖污水处理工程监理、CNOOC海上平台强度计算和安全评估、湛江港铁矿石码头工艺系统制造与安装监理、宁波北仑港集装箱桥吊的状态评估项目等为代表,CCSI在许多业务新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并迅速实现强劲发展。

在CCSI不断努力下,之前备受资质不足限制业务发展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CCSI先后获得了交通部水运工程甲级监理(含特大型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监理)资质、全国首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颁发的设备监理甲级资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等十余种资格证书,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公司发展空间越大所存在的问题也就越明显。在CCSI集团内部长期存在“一企三制”问题,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全面开展。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顽疾,2006年元月,CCSI通过对工业服务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CCSI完成了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整合重组,开启了CCSI现代化集团管理模式。这是CCSI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彼时,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已经掀起了新的浪潮。CCS加强科技力量的建设,于2001年6月8日全资组建的数码易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CCSE)。CCSE定位为高新科技企业,为CCS主体业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增值的信息服务等,有力促进了CCS信息产业化建设和发展。

品牌塑造

经历2009年的金融危机,国内大部分产业都主动或被迫进行了结构调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市场低迷给行业带来挑战,但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给CCS工业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在2011年以后,相对优化的市场给CCS提供了更多展现实力的机会,打造品牌正当时!

经过重组后几年的发展,CCS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了节能减排审定核查、职业教育与资质培训、风险管理和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领域新业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检验认证机构。抓住时代发展脉络,目前,社会公众对安全环保的意识和要求不断提升,CCSC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审定核查业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业务为行业安全、节能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不仅如此,CCSC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或项目起草的情况越来越多,逐渐在行业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2013年,CCS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认监委下达的行业标准《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参与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和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公共建筑》的编制任务;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开发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目前已通过联合评审与审定,即将在大连海事大学付诸实施。

CCSI则是抓住国家建设/设备工程的大规模投资机会,将规模投资带来的业务特点与自身传统技术强项及时联系在一起,创造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桥梁和公路建设、船舶及海洋设施建造方面进一步巩固了CCS的品牌力量。2013年,有港珠澳大桥监理项目美誉在前,CCS通过竞标获得了广东佛山魁奇路西延长线监理项目、京唐港区煤炭泊位堆场设备系统及配套设施监理项目;同时,公务船监理喜迎订单,通过竞标获得了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和黄渤海区渔政局渔政船、海关总署缉私舰艇、4000吨级科考船、海监总队10000吨和5000吨海监船等一批公务船监理咨询项目。

国内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历史并不长,但无损检测给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已有体现。2013年,CCSNDT实验室(科兰世公司)与CCSI无损检测板块整合。通过公司内部技术与市场融合,充分发挥CCS在相控阵超声和衍射时差技术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也拓展了CCSI的无损检测业务范围,为CCSI无损检测业务板块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CCSE正在从原来简单的管理程序开发进入工程计算程序的开发领域。2013年,CCSE工程软件建模能力不断加强,全年完成100艘船舶应急响应服务(ERS)、30 艘船体结构维护保养系统(METE)建模工作,完成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体系建设。

再出发

2014年工作年会,CCS 提出“在2011年业务基础上到2016年翻一番、到2020年工业服务与海工业务占CCS业务总量一半”的总目标。中国船级社副总裁莫鉴辉强调:“这个目标口号不是随便喊出来的,而是通过对CCS工业服务的发展空间可能性、方向、业务总成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

按计划,CCS工业服务在巩固和提高现有优势业务的同时,拓宽业务领域,扩张业务规模,重点拓展在役桥梁检测、有害物质检测、噪声检测和分析、振动检测、无损检测新技术服务、润滑油检测和状态分析服务等新业务;进一步加快资质建设,扩展在高速公路监理、铁路产品认证、船厂体系核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海外集装箱检验等方面的业务。

CCSI是国内最大的无损检验机构,目前开展的业务量已趋于饱和,但横向发展仍有空间,尤其在发展规模上实现区域间的优化。CCSI也是全国最大的船舶监理公司,不仅船舶监理的总吨量最大,南京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国家公务船监理、海外船东监理、船东代表的业务量也是最大。桥梁监理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以后,CCSI将会有一个品牌和服务能力方面的大幅提升;公路监理则从海南高速公路项目渗透,从江西、佛山、重庆各方面去拓展业务。

为了能够完成目标计划,CCSI光是传统业务的拓宽还不够,还得加强新业务的拓展。首先是噪声检测业务,通过与外面的技术机构联合,把CCSI现场检测、解决方案等服务提供给客户,实现整个服务领域的发展;其次是润滑油检测业务,润滑油检测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同时也是节能减排产品,所以CCS总部考虑让CCSI将润滑油检测业务做成产品向外推广;再有是通过基础研究,CCSI配合交通运输部的工作,容易在在役桥梁检测领域形成新的突破。

CCSI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完全成立一个比较综合型的支持中心,总部的管理相对弱了一些,跟公司发展的轨迹有一定关系。所以,下一步如何在现有格局上促进业务发展以及这部分工作如何定位,都是2014年CCSI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

从CCSC当前的发展来讲,体系认证仍是CCSC的主体业务,传统业务要增强活力,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等类新业务。2014年,CCSC还是要在节能减排领域纵深下去,国内碳交易市场刚刚建成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今年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第二年,市场空间还很大。着眼未来,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CCSC认证工作可能会迎来一些新的机遇,比如交通运输产品认证可能会有新的市场理念,CCSC认证工作能否作为一种采信手段来推广,要跟交通运输部积极沟通;另外铁路产品的认证,目前相关规定、认证制度均未公布,该领域也认证机构争夺的焦点。

按照“实用、先进、智能”的原则,CCS接下来将继续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CCS软件产品的服务能力,包括香港公约的一些数据服务、应急响应服务、工程建模服务,运作开发完成的结构数据库等。CCS信息化建设大的投入大概要持续到2016年,后边就进入维护阶段。到2016年,CCSE或将完成从CCS软件中心发展为真正的信息产业公司,到2020年,CCS的发展布局随着IT技术发展也会有新调整,可能会有一种新的市场定位,比如对外服务业务成熟,或者上市。

除此之外,早前CCS工业服务领域的3个合资公司:CCS跟DNV合作防腐工程 、CCS与劳氏合作轨道交通、CCS与ABS合资油气咨询服务,引进国外的服务模式并积极策划其在本土市场的发展,使得CCS整个工业服务板块更加充实。

莫鉴辉指出:“目前,随着工业服务领域的规模逐渐壮大,人才和技术的缺失成为制约CCS工业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今年CCS总裁孙立成在工作会、务虚会上都提到:我们要利用品牌、管理、技术、制度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形成对业务发展的推动。如何理解这句话?今后CCS工业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将统一品牌来经营,促进市场竞争力。这是比较大的动作,目前CCS正在做试点。”

CCS工业服务在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思路,走过了相对有效的发展阶段。长久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中缺乏了一个工业革命时代,这一历史似乎正在被颠覆,CCS工业服务的改革创新也将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监理工业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