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政治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的新途径

2014-08-04 20:17何秀兰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专业化有效性

何秀兰

摘 ;要:本文针对政治教学的现状,立足于专业渗透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尝试从教学情景专业化、教学任务专业化、教学场所专业化、教师形象专业化四个角度,阐述政治教学必须为专业教育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政治教学 ;专业化 ;有效性

职业院校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或技能型劳动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侧重于应用,从企业、行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以各种技能训练为重要抓手,突出职教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显然,德育仍是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注重技能训练的职业院校,面向厌倦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政治课程应当如何发挥其作用呢?笔者认为,政治教学必须贴近学生学习需求,立足专业教育,方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塑造人格服务的功能。

一、职业院校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政治课是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然而,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却因为课堂沉闷效果不佳、脱离实际难显成绩,成为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课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教学内容与专业脱节

政治课的理论性强,注重概念的解释、理论的讲解,看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教学内容与专业严重脱节,尤其是对有着明显轻基础、重专业倾向的技校生而言,更是无法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2.教学模式单调呆板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安排测试—学生参加应试的“满堂灌”方式,而技校生大多逻辑思维较弱。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他们很快就会因缺乏新鲜感失去学习的热情。

3.师生认识有偏差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就是教师的空洞说教,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相干,课堂沉闷而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认为学生难管,感到教育不能、学生不合作而厌教。

4.受社会不良舆论的影响

社会上,部分舆论推崇“技能本位”,甚至“技能至上”,致使政治教育处于“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很次要,忙起来不必要”的尴尬位置,甚至部分院校直接把政治课等基础课程压缩到几乎没有的地步。再加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并不是德、识、能较高者,使得职业院校中政治课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二、职业院校政治教学的新尝试

根据职业院校教学特色,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笔者认为政治课专任教师应当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强化政治教育为专业学习服务的意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的政治课只有服务于专业课,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不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学情境专业化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教学情境的设置理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职业院校学生报读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习得一技之长。专业素质是学生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专业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插上了飞跃的翅膀。

例如,笔者在进行“诚信”教育时,结合课前的教学对象——机电专业应届毕业生分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首先通过小品《非诚勿招》展示了一名机电专业学生在应聘银行电工一职时,丢弃诚信后的种种经历,引导学生感受诚信的重要性。紧接着,通过一位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求学时,因发现并恶意使用当地公交系统的设计漏洞逃票,被抓三次并记录在案,导致在当地找不到工作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最后通过两个案例(一是PLC专业课上没有完成作业是否会抄袭;二是下厂进行专业实习时,发现了老板偷工减料的行为会如何处理)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掌握知识点。

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创设学生求职应聘的实际情境,通过多个与学生专业贴近的情景案例,逐步渗透了诚信教育,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任务专业化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的学生常常需要与客户沟通,培养良好的沟通礼仪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绝大部分学生的空闲时间都耗在电脑上,在网络世界里,他们的知识面被极大地扩大,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但由于过多沉迷在虚拟世界而缺乏与人面谈、沟通的体验,特别容易忽略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礼仪问题。面对诸如此类的专业学生,笔者认为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的设计应专业化,创设出职场专业任务,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直观地认识沟通礼仪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例如课前首先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到商场拍摄顾客与售货员沟通的成功或失败案例;课堂上选播学生拍摄的录像,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分组讨论,把案例中销售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分别概括出来,总结出言谈举止得体的销售能成功,言谈举止粗鲁的销售必定是失败,从而引出礼仪在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表演,把职场人在商务洽谈中存在的问题搜索出来并进行修正展示。结合专业,设置模拟职场,布置专业任务,给予学生舞台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礼仪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突破商务沟通礼仪的实际运用。最后,通过图片展示职场中各种错误的行为举止,采用知识问答以及课堂练习由易到难地进行任务巩固,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知识点的教学,结合授课班级的专业特色,创设工作情景,设置贴近专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知识点的实用性,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展顺利,促使学生正视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场地专业化

研究表明,教学场所的质量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在生理上的不同感觉,也能使师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例如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时,为贴近专业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笔者把教学场所迁移到物流实训室,通过实践活动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本次活动课,全班同学被分成4个大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货物入库、货物配送两个项目中展开竞赛,各组学生在竞赛中争分夺秒,施展浑身解数,大展各自风采。然而,比赛是残酷的,成绩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时,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了!学生在参赛、观赛过程中,明显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引导下,团队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

诸如此类专业实践活动的教学,学生通过不同教学场所体验到政治理论知识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核心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知识点更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4.教师形象专业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内在修炼,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注重自身形象塑造,通过得体的打扮,专业化的形象,突出授课内容,更好地开展教学。

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专业班级讲授“责任意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走进课堂,指着安全帽说:“同学们,作为一名建筑工造价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家对它不陌生吧?这是建筑工人保护头部的防护用品,是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带好的‘安全三宝之一。我们今天就从安全帽开始讲起,共同学习有关在将来的职业中如何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知识。”教师的专业化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的身体力行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带上安全帽,向学生传递了教师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意识,带动了学生密切配合。巧妙的装扮也在无声地提升着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政治课为专业课服务,就是要求政治课专任教师应当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了解该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寻找政治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从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场地及教师形象等角度,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将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把学生从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庆.警惕“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14(2).

[2]王敏.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2).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专业化有效性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