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08-04 20:17吴寒涛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吴寒涛

摘 要:本文根据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调整、实验教学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考试方法的改革等多方面,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考试方法

目前,材料力学课程抽象性较强,课时数较少,教学内容又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考核方式过于局限。基于此,我们倡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兼顾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对策和新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一、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材料力学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照“拉压—剪切—扭转—弯曲”四种基本变形顺序。从拉压基本变形开始,就按照“变形特点—计算内力—计算应力—强度校核”的顺序进行讲解,再用同样的方式重复循环介绍其他基本变形。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虽然看上去清楚明了,但重复循环过多,显得教学内容安排没有新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大大降低。根据目前存在的这种情况,笔者从突出培养学生归纳和知识渗透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单元串联的模块式教学,将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受力特点、变形特点、计算内力、计算应力、强度校核”为单元体,将四种基本变形各单元体间的共性知识点进行集中分析讨论,这样既节约了课时,又突出了共性。在讲解拉压基本变形时,就将思路分析透彻,在其他基本变形分析时,教师只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和补充解释学生的遗漏与不足,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设置基本实验和选择性实验两种。其中基本实验是课程基本要求规定的实验内容,如破坏性实验和主要力学性能测定等,对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都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以加强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选择性实验中有的实验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有的实验只给予提示,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可重复性、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材料的各种基本变形破坏过程,能加深学生对各种基本变形的概念理解,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会造成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因此,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要注重多媒体与教师板书相结合,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解题的思路及方法,使教师与多媒体在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试方法

材料力学课程的计算公式较多,而且比较长,有些形式上也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如果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学生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记忆公式上,缺乏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考核。针对以上情况,对材料力学课程实行“一纸开卷”考试,由任课教师在考前一周发给学生印有“材料力学课程考试专用纸”字样的A4纸,可双面使用,规定学生可以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抄在专用纸上,内容不限,但必须是学生自己写的,不得复印。考试结束后,为便于考核,试卷和专用纸一同上交。由于没有闭卷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用在记忆公式上,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有效地使用专用纸上,促使学生把重点放在复习整理基本概念、知识理解和运用上。这样既减少了学生作弊的现象,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一纸开卷”的考试内容区别于传统考试内容,在满足于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侧重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笔者从调整教学内容、设置实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材料力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今后怎样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知识与能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等关系,还需要我们职业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洪霞.材料力学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2]陈茹仪,孙洪军.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3).

(作者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