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2014-08-04 23:11黎玉明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技校学生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黎玉明

摘 ;要: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技校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读图技巧。然而,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机械制图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技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技校学生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车、钳、铆、焊等工种必考的应知考试科目,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考试取证以及工作岗位的工作质量。然而机械制图课对于初中毕业的技校学生来说,学起来并不轻松。笔者在历年考试统计分析中,得知机械制图课程的考试及格率、优秀率都比其他科目低,因而本文针对技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现状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一、教学对象及学习现状分析

1.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技校学生大多都是从初中毕业的中学生,甚至部分学生初中没毕业或者是外出打工又回到学校的中学生,技校门槛较低,总体素质每况愈下,普遍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的兴趣就不大。部分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较差。

2.学生学习现状

在历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逐渐递减。刚开始接触机械制图感觉到一股新鲜劲,可以摆弄制图工具自己动手作图,在第一章节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还有90%以上的学生学习,都能完成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随着知识的深入,在第二章三视图的时候基本就剩下70%的学生学习,到期末就只剩下20%~30%的学生在学习,而到第二个学期,受到不学习学生的影响以及课程有了一定的难度,这当中的部分学生也开始动摇了,教学出现困难,很多时候感觉是老师在唱独角戏了。

二、针对技校学生的教学改革

1.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本课程的一个缩影,也是学生接触机械制图的第一堂课。所以上好绪论的第一节课至关重要。绪论,必须精心制作。学生对一门新课程往往都有着期待,讲好绪论内容,激发学生的新奇感,使学生觉得本课程有奥妙可探,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了。比如,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粉笔盒。粉笔盒就是一个正方体,然而跃跃欲试的学生画出来的往往都是如图1所示的图形,这时,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就要引出可以画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很多学生都惊呼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表达一个如此简单的正方体。在教学中,往往习惯拿挂图展示给学生看,挂图是教学的一个工具,要拿一些工厂里的图样给学生看,让学生能接触到工厂里的生产与现阶段的学习息息相关。在绪论教学中,笔者拿了某企业的水泥搅拌车的装配图以及部分零件图给学生看,水泥搅拌车在生活中较常见,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初步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图1 图2

2.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的课时较多,技工类学生达到了160课时,分为两个学期的学习。教学的内容也较多,分为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达、图样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与装配图,在教学中,如果还对照着大学大纲,泛泛地把整本书的知识都讲解一遍,学生学得吃力,教学的效果也不明显。教学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当前形势,更要与企业接轨。技工类学生主要的培养方向是实用型、技能型的生产一线工人。因此制图课程侧重点在于技能,能读懂中等难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是机械制图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抓住主线——读图。针对教学内容,要适度地优化,以投影理论为线索,国家标准规定贯穿始终,再附以各种绘图、看图所规定的表达、标注方法加以强化说明。避开一些难度大、学起来困难的部分,尽量使所学知识简单化,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尺寸标注,学生没有实测的实践,较难完成较好的标注,然而当今企业的图样都是使用CAD画出来的,尺寸标注是自动生成的,所以在尺寸标注的教学中就应该侧重于识读尺寸。轴测图内容中,对于较难掌握的斜二轴测图,可以稍作简单介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大原因也在于正投影的认识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这部分内容必须反复讲解,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

3.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合技校生

技校学生适合动手操作、现场实践、手脑并用的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如在讲解组合体特别是切割类的组合体的投影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的步骤,运用切割类组合体的读图方法,采用橡皮泥、萝卜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一步步完成该形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完成对该图样的识读。与此同时,当学生完成上述制作后,结合学生制作的实体,对相应的点线面投影加以分析、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点线面正投影法投影规律的理解。这种教学过程设计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的动手过程里也包含了部分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通过制作的完成,为以后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灵活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灵活布置作业,侧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其他的一些科目,存在着抄作业现象,而机械制图作业,即使摆好答案出来,不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抄也抄不对。就比如第一章节里面的手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线,如果是抄来的作业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痕迹线都是不对的。要避免学生抄作业,鼓励学生讨论式地完成作业。学生作图,往往会卡在某个知识点上,或者漏画某根线条,学生一谈论一对比,就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的缺失,相对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学生也能较易地接受。在三视图形成的课后作业中,可以拿多个模型给学生作图,要求学生在五个模型当中任选出四个来画出三视图,学生会挑出认为比较容易的四个模型,会产生一点优越心理,都能较好地完成。

有兴趣的作业题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注意布置作业的兴趣性,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是十分有利的。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都是由模型画出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作图原则,依照模型画出三视图,或者是补画第三视图。在习题册里面有部分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两个视图去想象物体的形状从而完成第三视图,在这部分习题作业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泡沫、橡皮泥等易切物,根据自己对图形的理解切出模型,从而再完成第三视图,遇到此类作业,学生常常乐此不疲,兴趣较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对知识有了一定的巩固作用。

5.改进考试方式,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旨在把评价结果或结论反馈给教学者和被评价者,使他们能有效采取更佳的教育决策、制订教学或学习的计划,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的质量。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但是学习成果,不能只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依据,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定制度,注重过程评价。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弊端,往往为了达到合格率的要求,给学生出复习题、出复习题答案等等,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图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巩固学习的效果,所以平时的作业成绩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对于小部分后进生,鼓励其动手参与作业,同时对他们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有时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分耐心的教导,往往都能挽回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同时,机械制图可以采取章节测验,每个章节结束测验一次,不一定要求出试卷来测验,可以给出几个模型让学生画图,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零件图章节里,可以给出一个学生在实习中常见的模型,让学生完成模型的作图,相当于让学生完成一次大作业,没有应试的心理,能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个章节一次测验,又可以让学生有紧迫感,不仅能够巩固学习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是技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技能,必须掌握好这门语言。而我们的教学又必须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引导,读懂学生,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本学科教学的目的的教学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福灼,谢登斌.学科教学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果连成.机械制图(第六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校学生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技校生自信心的思考
关于合理运用小游戏促进快乐课堂构建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