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利他行为现状调查

2014-08-04 02:05曾庆梅 王国立
职业·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

曾庆梅 王国立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法调查秦皇岛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利他行为现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通过职业认同感、医德教育、人文教育和同理心培训来提高护生利他观念。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利他行为 利他观念

“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人所作出的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并没有明显利益的行为。护理工作是与人的性命息息相关的工作,护理人员利他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风和医患关系。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护生利他行为现状,探讨提高护生利他观念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秦皇岛某院校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566名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采用华中科技大学李艳芳编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采用7点计分法计分,得分越高利他行为的观念越强。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测查前对测查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问卷说明语统一,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发放问卷598份,回收598份,回收率100%,剔除回答不全面、多选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为94.6%。

(3)统计处理。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

二、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为秦皇岛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年龄为15~23岁,其中男生51名,占9.0%,女生515名,占91.0%。学习层次:大专205名,占36.2%,高职206名,占36.4%,中专155名,占27.4%。独生子女168名,占29.7%,非独生子女398名,占70.3%。

护生利他行为得分在66~131分之间,平均95.05±11.38分,与李艳芳调查所得大学生利他行为得分115.60分相比偏低。不同层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志愿者、同理心、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收取红包的态度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户籍地、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不同层次护生的利他行为得分不同,大专生最高,中专生最低,主要原因在于生源素质不同;高年级护生的得分高于低年级,说明经过教育护生的利他观念得到了提高;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做事情会更多从自身利益考虑,比非独生子女的得分低;志愿者由于平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助人的主观意识较强,得分高于非志愿者。

因为喜欢护理工作或为了救死扶伤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其利他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因为好找工作等原因的学生,说明以此为目的的护生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对未来肩负的责任有较明确的认识。对收红包的态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明确表示拒绝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8.9%,利他行为得分高于持其他态度的学生。同理心较强的护生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其利他行为得分明显高于选择其他项者的得分。

四、培养护生利他观念的策略

1.培养职业认同感

有关研究表明,是否喜欢某专业与其职业认同感显著相关。只有让学生从情感上真正喜欢护理专业,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形成积极的态度。通过强化专业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强化职业认知,明确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护理岗位的社会实践,增强职业适应力,逐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帮助。

2.加强医德教育

医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专业课教学中的医德教育更具体、形象,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此外要注重实习阶段护生的医德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让高尚的医德医风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将实习生的医德表现列入考核范围,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道德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和评议,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非道德现象,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尽量减小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

3.进行同理心培训

同理心与利他行为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同理心越强,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也就越多。让护生学会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识别患者的真实情感并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同理心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敬畏、尊重生命的情感,促进利他观念的形成。

4.实行差异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层次护生利他行为得分不同,这也提示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分析不同层次护生的共性及个性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促进护生利他观念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蕾,李媛,王倩倩.实习护生同理心与利他观念现状及二者相关性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2).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
10~12岁儿童社会价值取向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情绪的作用*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受益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的视角*
感恩和领悟社会支持在上海市临床医学本科生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间的作用分析
小学生利他行为倾向问卷的编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传承利他文化 弘扬助人品质
中庸实践思维视角下的网络及现实利他行为比较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