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分析

2014-08-07 11:22邱玲琍
当代医学 2014年28期
关键词:液化妇产科微波

邱玲琍

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分析

邱玲琍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3.65±0.62)d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0.86±1.27)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8.65±1.64)d,(18.50±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操作简单,切口愈合效果令人满意,治疗时间短。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效果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主要是指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脂肪细胞受损出现破裂、液化以及坏死等情况[1]。临床研究表明,脂肪分解后的脂肪酸能够刺激腹部切口导致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虽不同于细菌感染,但患者发生脂肪液化后切口感染率大增,也延缓了患者切口愈合[2]。本研究对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57岁,切口脂肪液化均在术后1周内发现并接受治疗。临床主要表现为切口周围有血性渗出物或淡黄色油状渗出物,切口无明显红肿,渗出物经细菌培养为阴性,部分患者切口有硬结。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合并症及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

微波治疗:患者无需拆开切口缝线,每天进行1~2次切口挤压,将渗出液挤出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给予微波照射,30min/次,2次/d,至患者切口完全愈合为止[3]。

传统方法:拆除切口缝线后使用生理盐水与双氧水彻底清洗切口,同时清除已换死的组织,完全排出渗出液后将大霉素盐水砂条置于内部,使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至患者切口完全愈合为止[4]。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评价 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2组患者治疗5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显著:治疗5d后,患者的切口拆线表现为甲级愈合;有效:治疗5d后,患者切口拆线后仍需要继续换药进行治疗,直至用药1周左右痊愈;无效:治疗5d后,患者切口拆线后裂开需要进行2次缝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7.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著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属于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集中于肥胖的患者[5]。本研究多数患者均合并肥胖,肥胖率达到72.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肥胖患者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层比较厚,术中难度也相应增加,手术过程中难免损伤脂肪组织和细胞,引发脂肪组织发生缺血而出现无菌性坏死,导致渗出液大增而影响患者切口愈合[6]。

田青山等[7]报道指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够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注意围术期控制血糖;肥胖患者实施腹部切口手术后辅助微波照射治疗,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外科医师的操作水平,切开患者腹部时尽量避免损伤血管或造成过度牵拉,缝合要整齐不留死腔等均可作为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另外,对于腹部切口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实施监控,及早发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及时治疗。

对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切口渗液及引流坏死组织情况,及早采取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的红外线照射或微波照射,加快切口愈合进程[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微波治疗的患者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操作简单,切口愈合效果令人满意,治疗时间短。

[1] 邢海燕.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8, 5(21):56-57.

[2] 曹东翔.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5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234-235.

[3] 付琼.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115.

[4] 李蓉.37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96-397.

[5] 杨庆雪.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8):63.

[6] Hellums EK,Lin MG,Ramsey PS.Prophylactic subcutaneous drainage for prevention of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cesarean delivery--a meta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7,197(3):229-235.

[7] 田青山,王皓,郭亚民,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16-3718.

[8] 尹珊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剖宫产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J].云南医药,2011,13(6):638-6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8.020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邱玲琍)

猜你喜欢
液化妇产科微波
为什么
辨析汽化和液化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微波冷笑话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煤的液化原理及应用现状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