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分析

2014-08-07 11:22邵宪辉
当代医学 2014年28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脑炎肠炎

邵宪辉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分析

邵宪辉

目的 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选取50例婴幼儿轮状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中热惊厥18例(36%),脑炎9例(18%),低血糖2例(4%),低血钙6例(12%),低血钠及低血镁各1例(2%)。所有患儿经治愈出院,且随访中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主要有热惊厥、脑炎、低血钙、低血钠、低血镁等,其中以热惊厥、低血钙为重。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惊厥;病因

轮状病毒易引发婴幼儿腹泻,在非细菌性腹泻中所占比例较大,为47.5%左右,多发病于秋冬季节[1]。目前婴幼儿轮转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其性命。因此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成为当下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2]。本研究对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了解该病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17例,年龄5~32个月,平均年龄(6.4±1.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有大便呈现蛋花汤、稀水形态,全身痉挛等。腹泻病情:腹泻发病5d内伴有恶心呕吐者41例,咳嗽20例,发热45例。其中轻度脱水32例,中度脱水12例,重度脱水1例。惊厥:病程第1d出现惊厥13例,第2d 23例,第3d 14例,持续时间在32s~15min之间。惊厥时体温在38℃以下者32例(其中体温正常者20例),38℃~39℃之间者10例,39℃以上者8例。

1.2 方法 对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患儿轮状病毒抗原为阳性,肠道细菌培养为阴性。同时对所有患儿行生化检验,患儿血钠在130mmol/L以下者1例,血钙在2~2.2mmol/L之间者6例,血钙在1.9 mmol/L以下者3例,血镁在0.74 mmol/L以下者1例,血糖不足3.5 mmol/L者2例,血钾不足3.5 mmol/ L者3例。生化检查后正常者36例,异常者14例,主要为压力略微上升。44例CT检查患儿中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45例脑电图检查患儿中出现轻度弥漫性异常慢波者15例,2周内完善好转。

给予所有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电解质纠正、酸纠正、营养液体补充、抗病毒等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归纳总结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症状发生的原因。患儿治疗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患儿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主要有热惊厥、脑炎、低血、低血钙、低血钠等,其中热惊厥18例(36%)、脑炎9例(18%)、低血钙6例(12%),分别占据该病病因前3列(见表1)。50例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没有1例丢失,且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抽搐等症状。

表1 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病因分析结果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小儿急性腹泻疾病,多发病于6~24个月婴幼儿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大便呈蛋花汤、稀水等特点[3]。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上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或性命[4]。因此加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病因及预后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对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病因较多。

3.1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分析

3.1.1 热惊厥 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树突、突触等还未完全形成,一旦患儿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兴奋、同步放电等,则极有可能引发惊厥,而感染发热是引起患儿大脑皮质神经元过于兴奋的主要原因之一[5]。本研究患儿体温超过38℃者18例(36%),其中8例患儿体温骤升短时间内(10h内)出现惊厥,经退热、止惊厥治疗后均有所好转。本组患儿热惊厥发生率为36%,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见高惊厥是引发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重要因素。

3.1.2 脑炎 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轮状病毒性合并惊厥患儿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后,发现所有患儿轮状病毒抗原为阳性,44例CT检查患儿中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45例脑电图检查患儿中出现轻度弥漫性异常慢波者15例,说明患儿伴有脑炎或脑膜炎症状。本组患儿中脑炎9例,所占比例为18%,在主要病因中排名第2,由此可见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是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

3.1.3 电解质紊乱及低血糖 本组患儿低血钙6例(12%),低血镁1例(2%)。为此需适当补充钙元素及镁元素。低血钠1例(2%),低血钠会引发脑水肿等症状,导致患儿颅内血压升高而惊厥,应给予血纳治疗。低血糖2例(4%),主要是因为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导致体内糖物质下降,从而引发惊厥。为此要有效预防低血糖情况。

3.2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治疗方法 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给予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纠正治疗,如思密达,不足1岁患儿一次1/3包,3次/d,1~3岁患儿一次半包,3次/d;葡萄糖(浓度5%,100~250mL)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2.5~5mg/(kg·d))静脉滴注等。此外,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钠、低血镁、低血钙)及低血糖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1] 李红冰.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36例病因分析[J].北方药学,2011(2):106.

[2] 张绮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2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14):89-90.

[3] 亓学海.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62例病因及预后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11):783-785.

[4] 刘晓燕,王曼知.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惊厥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10):42-43.

[5] 张桂华.12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观察[J].当代医学,2011(10):17-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8.026

山东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儿科 (邵宪辉)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脑炎肠炎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