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2014-08-07 11:22张磊
当代医学 2014年28期
关键词:螺钉股骨机体

张磊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张磊

目的 比较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7月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CP组(n=43)与DHS组(n=41)。LCP组采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LCP与DHS2组固定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其手术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CP组手术时间(102.8±15.7)min、术中出血(229.7±105.3)mL均明显少于DHS组的(122.6±23.5)min、(358.2±197.2)mL;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91.3±5.6)明显高于DHS组的(80.5±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LCP与DHS均为临床常用内固定治疗方法,且疗效较为理想;LCP具有更为突出的远期预后,且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性多发病之一,其患者群体以老年人居多,且女性高于男性。该病主要骨折原因来自于直接或间接的外界暴力创伤因素,青壮年的骨质密度高、较坚韧,故多因受到高能量冲击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而老年患者因骨质密度较为疏松,在生活中受到低强度的外力冲击时即可导致该病,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机体状况也较差,十分容易发生跌倒而使股骨转子着地或受到撞击而导致骨折[1-3]。该病患者因机体受到创伤、活动严重受限而对其机体健康造成较严重影响,且患者本身机体条件较差,容易出现感染、肌肉萎缩、致残等不良预后情况[4]。本研究对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实施两种不同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对比观察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效果的差异,以进一步分析LCP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7月长沙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根据选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LCP组与DHS组。LCP组共有43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平均(71.39±5.27)岁;DHS组共有41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61~84岁,平均(70.68±4.95)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病例入选标准[5]:年龄不低于60岁,经临床检查符合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有明确的髋关节外伤史及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如患者外旋、畸形短缩、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并可闻及骨擦音或触及骨擦感,实施影像学辅助检查均已证实转子间骨折并可明确分型与骨折部位,患者机体能够耐受手术、生命体征稳定,均为新鲜骨折,拟择期行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病例排除标准[6]:患者机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或引起本人意愿因素不接受手术治疗而实施保守治疗患者,治疗中无法配合医护工作或不能按照医护要求完成全部治疗、康复患者,临床资料缺失或治疗后失访患者等。本次实验中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病例入组后进行系统性检查,对患者的既往史及现病史等信息仔细统计,充分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基础疾病、伴发疾病及对手术耐受情况;对影响程度较高的基础疾病如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予以积极的对症治疗,如有需要可请相关内科科室前来会诊,机体状况不良者可使用白蛋白等予以营养支持;并持续实施皮肤牵引等,做好术前准备。

LCP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患者常规消毒麻醉后呈仰卧位,在大腿外侧大转子体表投影处做纵行切口,将股骨干骨折位置包括周围的股骨颈基底部与大粗隆部均充分的暴露在视野内,对骨折情况进行探查并将附近血肿与坏死软组织等予以适当的清除;移位的骨折部通过牵引复位,在股骨上端的外侧使用LCP附于其上并用克式钉将其暂时固定,使用C型臂对骨折部位复位情况进行观察,满意后进行钻孔,钻孔位置使用螺钉套筒进行引导,钻孔后将适宜长度的螺钉依次拧入,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拉力螺钉将后侧骨折块或小转子进行固定并植骨;再次使用C型臂对复位情况进行透视观察,满意后对手术部位冲洗、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并留置引流管。

DHS组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系统固定,患者消毒麻醉后呈仰卧位,实施牵引直至观察复位效果满意,在股骨大转子体表投影处的下方3cm做直切口向下延伸,使股骨干上段的骨折处及外侧部分与大粗隆间充分暴露,通过定位球引导,在大转子下方钻入克式钉,使用C型臂观察钻入位置达到标准后沿其位置将针道扩大,使用适宜长度的螺钉完全拧入,并使用螺钉将套筒钢板固定在股骨干的外侧;放松牵引后将尾钉加固,向骨折端加压;通过C型臂观察复位固定理想后,对手术部位冲洗、逐层缝合并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对2组数据之间使用统计学检验。

骨折愈合是指髋部压痛、患肢纵向叩击痛消失,髋部活动正常;骨折处X线检查可见有连续的骨痂生成,骨折线不再清晰;不拄拐患者可负重行走超过30步或3min[7]。

髋关节功能情况使用Harris临床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4个维度、10个小项目,总分为100分,分值分配为:疼痛44分、行走(包括行走距离、行走辅助与跛行3个小项目)33分、功能(包括关节畸形、穿鞋袜、坐椅子、乘交通工具、爬楼梯5个小项目)18分、关节活动度5分[8]。

1.4 统计学方法 对2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LCP与DHS2组固定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其手术切口长度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C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突出,相比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对比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及承接应力特点,该处向上与股骨颈连接、向下与股骨干连接,因此需要同时承受股骨头传递下来的应力以及剪应力、压应力,该处所承接的剪应力最大。股骨大转子主要由松质骨组成,且位置相对表浅,在承受到外界剥离冲击时更容易发生骨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在摔倒或该处受到外界撞击时常会导致骨折的发生,老年患者该处骨折在髋部骨折中占有30%~50%的比例[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与机体健康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而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10]。且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因素,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基础疾病,机体状况相对壮年较差,这给该病的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在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主要方式,现临床上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有争议,部分医师认为股骨转子间的血运良好、较为丰富,且此处骨质多为松质骨,通过卧床牵引等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效果,且患者机体状况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11]。但笔者认为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对于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可引起肺栓塞;而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完善及器械的发展,外科手术效果增强,植入材料与组织相容性更好,对机体创伤减少,降低了手术对患者机体的要求,在患者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实施手术治疗。

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及假体置换,各种方法均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且各方法互有优劣[12]。本研究对2组较为常见的髓外固定治疗方式进行对比观察,其中DHS为传统常规治疗术式,LCP为近年来在临床上开展应用的新型术式。LCP的钢板形态与股骨近端解剖形态相符合,在临床使用中不必再行塑性而可直接应用,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与风险,也更为贴附人体形态,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同时固定所使用的3枚螺钉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及平面对钢板进行固定,分散应力,相比DHS具有更理想的抗近端旋转能力;且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可以使用拉力螺钉将粉碎的骨块予以固定,相比DHS操作更简单、灵活,所需手术时间更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LCP与DHS2组固定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促进骨折预后,其手术切口长度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C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突出,相比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LCP与DHS均为临床常用内固定治疗方法,且疗效较为理想;LCP具有更为突出的远期预后,且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1] 刘苏,徐又佳,王创利,等.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 61-63.

[2] 李万勇.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4):87-88.

[3] 梁远峰.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4):208-210.

[4] 王平,王彦平,王一农,等.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28例报道[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9):1038-1040.

[5] 蒋月姜,黄小云,夏经慧,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235.

[6] 窦永峰,孟涛,王志刚,等.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6):4889-4893.

[7] 郑国富,郑俊,金伟强,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医正骨,2011,23(5):37-38,40.

[8] 李建波,王刚祥.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347-348.

[9] 董桂贤,张宁,孙建华,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6):640-642.

[10] 刘刚,刘金星,张中发,等.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以及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0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6):622-625.

[11] 郭前进,王亮,甄相周,等.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27-2528.

[12] 胡阿威,喻爱喜,夏成焱,等.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3):185-188.

Objective To conpare the effect of using anatomical proximal locking plate (LCP) and dynamic hip screw (DHS) in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9 to July 2012 , 84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LCP group(n=43) and DHS group(n=41)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LCP and DHS fixation methods we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healing of the fracture, the operation incision length was similar; While in LCP group,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bleeding,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hip joint is more outstanding,compared with DHS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LCP and DHS were used for clinica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and the effect is ideal; LCP has more long-term prognosis is prominent, and the oper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safe, can be clinically specific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treatment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Elderly;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atomical plate fixation;Dynamic hip screw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8.070

湖南 410129 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 (张磊)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机体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ANSYS的液压矫直机机体的疲劳及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