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氧代谢监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2014-08-07 11:22潘春记潘雷灵郑敏伟张巍
当代医学 2014年28期
关键词:有机磷中度乳酸

潘春记 潘雷灵 郑敏伟 张巍

早期氧代谢监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潘春记 潘雷灵 郑敏伟 张巍

目的 探讨早期氧代谢监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符合条件病例共56例,按照病情分为轻度组(n=20)、中度组(n=17)、重度组(n=19),对比3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剩余碱(BE)、乳酸值。结果 PCO2值重度中毒组最高(36.45±2.37)mmHg,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O2值重度组为(88.25±15.63)mmHg,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BE值从高到低分别为轻度组(-1.24±0.85)mmol/L、中度组(-5.34±2.31)mmol/L、重度组(-8.54±4.46)mmol/L,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乳酸值从低到高分别为轻度组(2.15±1.03)mmol/L、中度组(3.35±1.25)mmol/L、重度组(4.86±2.34)mmol/L,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乳酸的变化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情相关,可作为早期预后评价的监测指标。

氧代谢;农药中毒;预后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之一[1],全球每年有数百万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约有30万人口死亡,并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的国家[2],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危险分层目前仍然是以临床表现及胆碱酯酶来评定,但由于胆碱酯酶在预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3],临床应用受限。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6月~2013年3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氧代谢监测的参数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鹰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9年6月~2013年3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选择入院时已行血气分析检查且资料较完善的病例,剔除患病前有严重基础病和喷洒农药中毒者,符合条件病例共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4~76岁,。所有病例按中毒程度判断标准[4]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3组,其中轻度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0.5±8.3)岁;中度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3±11.6)岁;重度组19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1.8±9.5)岁。3组间年龄与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气分析检测参数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剩余碱(BE)、乳酸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间PCO2值重度中毒组最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2重度中毒组明显低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中度中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在重度中毒组含量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中度中毒组又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BE则重度中毒组低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中度中毒组又低于轻度中毒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相关参数比较

3 讨论

氧代谢障碍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细胞缺氧所致细胞生物能量代谢紊乱可造成细胞活动降低或坏死,最终成为导致各系统和器官功能衰竭的恶性起点,由此引发机体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监测机体氧代谢变化,评价组织细胞氧合状况对及早判断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尤显重要。当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大量有机磷农药在人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且比较稳定,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乙酰胆碱为中枢神经细胞突触及胆碱能神经的化学传导介质,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突触间冲动传导,引起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同时有机磷还可以作用于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神经一肌肉接头,阻断了其正常的信息传递,导致呼吸机的麻痹[5],另外有机磷农药的毒草碱样作用可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支气管痉挛,大量分泌物堵塞支气管、肺泡,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进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水肿更加严重,如不早期干预,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氧代谢监测显得更为重要。PO2、PCO2是反映肺通气和代谢性酸碱中毒的指标,当呼吸抑制时发生动态变化,可反映组织缺氧情况。碱剩余表示血液中碱储备的增加或减少的量,可更准确、更快地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的指标。间接评估因组织灌注不足引起酸中毒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的一现敏感指标,可独立预测创伤后并发症和病死率[6]。危重病患者由于低灌注和缺氧,使线粒体氧输送减少,乳酸合成增多,造成高乳酸血症,乳酸值反映了细胞水平能量代谢,和各脏器功能状态相关 ,能够灵敏反映病死率变化。随着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和低氧血症加重,高乳酸血症和乳酸酸中毒时有发生,如果不能在早期干预,将错过治疗的宝贵时机。后期由于组织长时间缺氧可导致局部代谢紊乱,呼吸循环衰竭,尽管给予充分的生命支持治疗,病死率仍居高不下[7]。因此,对氧代谢参数的早期改变在危重病的预后评价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危重病的治疗。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当出现组织代谢障碍时,也可出现动态改变。早期灵敏的氧代谢参数可指导临床及时积极干预[8]。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氧代谢参数的研究发现,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PO2在重度组可以出现有意义的实验室改变,但轻中度组间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E、乳酸在早期即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可以更早地指导临床治疗。

[1] 吴高永.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0例救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5):97-98.

[2] 徐绸,张锡刚,杨晓,等.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4):193.

[3] 钱向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变化与临床中毒程度关系的探讨——附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 13(4):237-239.

[4] 扬志寅.内科危重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8.

[5] 李艳辉,宋德彪,胡家昌,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相关临床因素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6):489-491.

[6] Donot R,Cerny V,Timothy J,et al.Managemeng of bleeding following major trauma:a European guildline[J].Crital Care,2007,11(1):414-436.

[7] Park M,Azevedo LC,Maciel AT,et al.Evolutive standardbase excess and serum lactate level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shock patients resuscitated with 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still outcome markers?[J]. Clinics,2006,61(1):47-52.

[8] 张海明,刘宇智,王海斌.动态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398-13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8.080

江西 335000鹰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潘春记 潘雷灵 郑敏伟张巍)

猜你喜欢
有机磷中度乳酸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小米手表
有机磷化工废水治理方法探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有机磷改性纳米SiO2及其在PP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有机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研究
产乳酸链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