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双向沟通机制研究

2014-08-07 13:52宋黔晖陈欣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效影响因素

宋黔晖++陈欣

[摘要]杨浦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之间的双向沟通,目前存在深层沟通、浅层沟通、无沟通三种形态。通过对三种形态的特征分析,探寻影响沟通机制运行的各种因素,力图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成效。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组织;行政管理层;双向沟通;影响因素;成效

随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方面的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越显重要。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把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双向沟通机制(以下简称“双向沟通机制”)作为提高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

一、 杨浦区双向沟通机制的运行现状

杨浦区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505个,笔者随机选取210个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对杨浦区双向沟通机制的运行现状得出如下基本判断:

(一)沟通现状

1.沟通主体倾向理性。74.88%受访者认为所在党组织在与行政管理层沟通前很注重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71.92%认为沟通时党组织会视情况而选择性接收听取行政管理层的意见与建议,75.86%认为沟通时行政管理层会视情况而选择性接收听取党组织的意见与建议。

2.沟通渠道基本建立。就“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是否建立了沟通渠道”,90.64%的受访者回答“是”,11.33%回答“偶尔沟通”,“从不沟通”的仅有2.96%。

3.沟通内容基本体现“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原则。依次是:涉及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的问题(66.01%)、涉及企业科研、经营、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决策(50.25%)、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50.25%)、党组织的重大活动或建制变革需要高管支持的有关工作(47.78%)、高管需要党组织出面疏导和解决的有关问题,如劳资矛盾(28.08%)、其他6.40%。

4.沟通方式多样但制度化不足。在建立了沟通渠道的受访企业中,沟通方式有不定期口头沟通、定期例会、党支部书记列席公司高层例会、书面沟通等。但随意性较大,不定期口头沟通最多(占51.63%),书面沟通最少(占5.98%),而且实现双向沟通的比例也不高,仅有21.20%的受访企业会“邀请非党员业主参加党组织生活”。

5.沟通成效谨慎乐观。有90.6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已建立沟通渠道”,但只有29.06%的受访者认为“沟通状况很好”,说明较大比例的非公企业党支部尽管建立了渠道,但沟通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

(二)三种沟通形态及其特征。根据调查中“您所在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是否建立了沟通渠道?”和“您认为当前所在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的沟通状况怎样?”两个问题的不同选项组合,呈现三种沟通形态:深层沟通、浅层沟通、无沟通,分别占受访企业总数的26.1%、62.6%、11.3%。处于浅层沟通形态的非公企业比重最大。

1.深层沟通是指所在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建立了沟通渠道并处于沟通很好的形态。从调查数据中呈现以下特征:

从沟通主体的身份来看,这类非公企业的支部书记以业主或者高层管理者居多,占28.58%,也有9.02%的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另据统计,在杨浦区47家“五好支部”非公企业中,支部书记是业主(法人代表)或高层(决策层)的有24家,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的有14家。

业主的态度既支持又参与。79.66%受访者认为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沟通良好是因为“业主支持”,72.88%认为是因为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强,获得了“业主的信任”。

沟通内容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建设(83.05%)、员工权益保障(77.97%)、企业重大经营决策(76.27%)问题,反映了这类企业的党组织融入企业发展的深度和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强度。

党支部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81.36%)、团结凝聚员工(81.36%)、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77.97%),反映这类企业的党组织找准了在非公企业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切入点。

从沟通方式来看,建立了制度并且具有双向性。76.27%的受访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有召开定期例会,也有党支部书记列席公司高层例会,还有非党员业主列席参加党组织生活等方式。

2.浅层沟通是指所在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虽建立了沟通渠道但处于偶尔沟通的形态。从调查数据中呈现以下特征:

从沟通主体的身份看,支部书记是“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居多,占67%。

从业主的态度看,属于支持但不参与或少参与。有29.5%的受访者认为沟通中“要看老板脸色行事”。

沟通内容中占绝对比重的是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的问题(100.00%),而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经营发展等较深层沟通话题比重较少,分别为57.14%和42.86%。

党支部的工作重点大多集中在帮扶困难职工(71.43%),相对较少放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7.14%)和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上(28.57%)。

沟通方式以不定期口头沟通为主,沟通频率为“偶尔”的居多,较少制定沟通制度。

3.无沟通形态是指所在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处于从不沟通的形态。这类党组织有四成是联合党支部,无沟通的原因在于党务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在主题内容、时间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经常发生冲突,有的支部成员甚至尚未亮身份,较难有沟通的理由和机会。因此支部工作仅限于党组织内部,如组织党员学习培训,甚至没有正常开展支部活动。

二、 影响双向沟通机制运行成效的原因分析

(一)党支部自身建设程度是关键。首先,党组织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度极大地影响业主的沟通意愿。调查中68.47%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业主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支部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可见,党组织的工作重心不仅要帮扶困难员工,还要在围绕服务企业发展、维护员工利益、发挥模范作用三大任务方面下功夫。

其次,党支部书记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业主的沟通意愿和沟通成效产生影响。目前,杨浦359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中,有114名担任管理层,是业务骨干。尽管他们在企业处于雇佣地位,但如果他们能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引导广大党员围绕企业发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然能取得业主的信任和认同。

再次,党员队伍在企业的表现也会影响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感。63.05%受访者认为“企业业主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党员在企业中能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是必要条件。从调查结果看,沟通成效不好的原因有89.16%与业主相关,包括“企业还在创业阶段,没有精力顾及其他(32.51%)”,“业主是党外人士,不理解、不支持党务工作(28.57%)”,“党支部书记作为企业员工,要看老板‘脸色行事(28.08%)”。这说明,对于无行政权力依托的非公企业党支部来说,企业决策层的支持至关重要。一些企业主,特别是非党员业主,对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热情,给予党组织的支持很少,也就谈不上愿意与党组织建立沟通机制。而有的业主要么自己是党员,要么对党怀有深厚感情,能认识到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政治优势,会积极主动与党组织沟通。

(三)非公企业的多样化形态、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度、党组织联建共建程度等是外部环境。首先,非公企业的多样化形态影响双向沟通机制的形成。一般而言,转制企业有较好的党建基础,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的沟通从制度上、机构上、人员上都是无缝对接。外资企业对党建工作缺少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认同,往往认为开展党建工作没有法律依据,更谈不上与党组织沟通,但在党支部的努力下,有的会渐渐改变态度,做到不参与但不反对,有的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依托工会开展支部工作。原生态私营企业不仅取决于业主个人的态度,还受到其发展阶段和规模的影响。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对党建工作需求强烈,往往会聘请信任的党组织负责人,相互的沟通也就较为畅通,但规模较小的主要精力关注企业生存,较少花时间精力与党组织沟通。

endprint

其次,上级党组织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让企业主意识到党建工作会促进其发展,从而增强与党组织的沟通意愿。近年来,杨浦区、街镇不同层面的沟通交流平台层出不穷,如非公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家沙龙、企业家俱乐部等等,极大推动了业主对党组织的认同和信任。同时,“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已成为杨浦区“两新”党建的一大亮点。如定海路街道建立的“党建带工青妇、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长白社区综合党委和街道商会建立的互动沟通机制,都密切了党工委和各企业间的沟通联系。

三、提高双向沟通机制运行成效的思考

(一)强化党组织自身建设,夯实双向沟通的基础。一要准确把握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定位。作为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党组织要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要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同向、互促共进。二要加强支部书记队伍的教育、选拔、激励工作。在思想教育上加强理想信念、党史国史、国情区情教育、党务工作实务、沟通技巧等培训;在党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的选拔配备上加强梯队建设,考虑工会、共青团群团组织负责人兼任;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争取在企业的晋升机会;建立企业解聘党组织书记上报备案制;给予更多政治荣誉等,增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推进“双培工程”。通过推荐优秀党员担任企业骨干,同时吸收企业中的优秀员工,特别是业务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提高党员在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比重,引导党员在企业发挥表率推动作用,赢得业主的认同和信任。

(二)加强对业主的引导和培养力度,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管理层的无缝隙沟通。一是教育引导。要分期、分批组织业主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党建也是企业品牌”的理念,自觉把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二是激励引导。把业主支持党建工作的情况列为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文明单位等荣誉以及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的必要条件,优先考虑大力支持党建工作的业主。三是加快培养。建立出资人入党的工作机制,把一些拥护党的领导、守法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主培养发展为党员。并建立合理的制度通道,规定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原则上由党员业主或决策层兼任,实现企业主与党组织的无缝隙沟通。

(三)优化外部环境,努力培育适宜双向沟通的土壤。一是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企业党员、业主和广大员工形成共识,主动参与到企业党建工作中来。二是政策驱动。在评选各类“实力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时,将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对党建工作开展好的企业,在政策扶持、资金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党建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导向。 三是搭建平台。充分依托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利用各种执政资源、组织资源,在更高的层面搭建与企业高管对话沟通的平台,组织高管培训班、经营管理学习班、报告会、联谊会、座谈会等等,及时向企业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向党和政府传递企业的意愿和心声。

(四)积极加强探索实践,推动建立健全双向沟通机制。第一,制定具体指导意见,按照“因企制宜、循序渐进、主动服务、双向互动”原则,就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沟通主体、沟通渠道、沟通内容、沟通时机、沟通成效评估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业主反馈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明确目标,规范要求、建立机制。 第二,把双向沟通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比如,把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列入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要求;把沟通成效与评选五星级基层党支部、评选党员示范岗、评选党建示范点、创建特色支部等工作挂钩;把丰富沟通内容作为增强基层党建网络平台互动性、评选优秀支部网站的标准之一;把沟通技巧列入支部书记和业主的培训课程等。 第三,开展课题调研,探索建立关于双向沟通机制成效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推动沟通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科学指导。双向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充满个性特征的行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业主、不同的党支部书记、不同的党员队伍,都会有不同的沟通方式。这个过程既需要从制度层面给予规定,也需要动态把握实践中由于沟通主体、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带来的不同沟通成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总结完善。

作者宋黔晖系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博士;陈欣系上海市杨浦区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周奕韵

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效影响因素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