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4-08-07 03:13张瑾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头课文作文

张瑾

中图分类号:G62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37-01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1.1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写作源泉。(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2)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3)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1.2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以及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教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作文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作文的思路。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道题目应允许学生从各方面去构思,学生愿意写什么,爱好怎么写,应该由他们自由去决定,教师不必强求一律。给范围自拟题的作文训练,用意就在于既让学生有内容好写,受范围约束,又激励学生发挥创见,广泛联想,消除作文神秘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利用课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 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4.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5.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级,口头作文仍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许多教师在作文课经常安排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而口头表达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事实证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

6.教师评议佳作推荐

按照以上步骤写下来的文章,已经经过作者自改――同桌互查――小组互批,错字、别字、语句不通基本上没有了。批改起来就轻松多了。最后教师要将批改后的作文分类,加以点评、推荐。大部分学生作品不需要单独指点,只要按类评议即可,少数文章需要课前当面批改,这样的缺点及不足应在班级强调,以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避免今后有其他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 对于此次习作的佳作亦要进行评析、请学生在班级范读并面向全班同学推广,如有可能就打印成稿,积极组织向校内外报刊、杂志投稿,并给予发表习作的同学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自然地被广泛地调动起来了,自信心更足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将日益得到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终就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会读、会说、会写。学好了"三会"作文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将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然好,但若抱着一定要试试自己能力的态度而死啃硬骨头,耗时费力,有时还收效甚微。

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头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背课文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口头作文